首页 > 都市 > 60年代:从山林出来的养殖大亨 > # 第 34 章:赵刚婚事

# 第 34 章:赵刚婚事

在村子里,赵刚的婚事可是一件大事。他和相恋许久的姑娘晓妍,终于决定步入婚姻的殿堂。晓妍是邻村的一个善良姑娘,温柔娴静,与赵刚的豪爽勇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李阳得知这个消息后,满心欢喜地主动揽下了筹备婚礼的诸多事宜。他深知赵刚为他们的事业付出了许多,如今兄弟大婚,定要办得风风光光。

李阳先是召集了村里的几个好兄弟,成立了一个临时的“婚礼筹备小组”。其中有能说会道、擅长协调各种关系的阿强,心灵手巧、对婚礼布置颇有心得的小美,还有力气大、能帮忙搬运东西的大力。

他们围坐在村子的老槐树下,开始商量婚礼的各项细节。阿强率先开口:“这婚礼得有个像样的场地,咱村的祠堂宽敞,打扫干净布置一下,肯定很气派。”

李阳点头表示赞同:“阿强说得对,祠堂是个好地方。不过布置可不能马虎,小美,你有什么想法?”

小美眼睛一亮:“我觉得可以用红色的绸缎和灯笼来装饰,红色喜庆。再在四周摆上一些鲜花,增添些浪漫的氛围。”

大力在一旁挠挠头:“那桌椅板凳不够咋办?我可以去邻村借一些,但得提前说好。”

李阳笑着说:“大力,这事儿就交给你了。你去办的时候,记得客气点,把借的数量和归还时间都写清楚。”

在筹备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小麻烦。比如请厨师的问题,原本预定的村里的老厨师突然生病,无法掌勺。这可急坏了大家。

阿强皱着眉头说:“这可咋办?老厨师不来,这婚宴的菜可就没了着落。”

李阳沉思片刻,说道:“我听说镇上有个年轻的厨师,手艺很不错,而且价格也合理。我去镇上找找他,看看能不能请他来。”

李阳来到镇上,找到了那位年轻厨师小郑。小郑是个很有想法的年轻人,对自已的厨艺颇为自信。

“你想请我去村里做婚宴?”小郑有些犹豫,“我在镇上的饭店也挺忙的。”

李阳赶忙说道:“小郑师傅,我们村里的这场婚礼很重要。我们知道你手艺好,只要你能来,我们肯定不会亏待你。而且我们村的食材都是新鲜的山货,你可以尽情发挥你的厨艺。”

小郑听了,有些心动:“那行吧,看在你这么有诚意的份上,我就走一趟。不过我得提前去看看你们的厨房设施。”

李阳带着小郑回到村里,小郑查看了厨房后,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这炉灶得修一修,火力不够旺。还有这厨具也得更新一些,这样我才能做出更好的菜。”

李阳立刻安排人按照小郑的要求去准备。

晓妍的家人也来到村里,商量婚礼的一些细节。晓妍的父亲是个朴实的庄稼人,他对李阳说:“李阳啊,我们就希望这婚礼能顺顺利利的,别太铺张浪费。”

李阳笑着回应:“伯父,您放心。我们会把婚礼办得既热闹又得体。赵刚和晓妍的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婚礼前夕,大家都在紧张地忙碌着。阿强带着几个人在祠堂里挂灯笼、系绸缎,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这可得挂牢点,别到时候掉下来砸到人。”

小美则在一旁指挥着摆放鲜花:“这束花放在这儿,那束花放在桌子中间,要错落有致。”

大力忙着搬运桌椅板凳,累得满头大汗,但脸上却洋溢着笑容:“这婚礼肯定很热闹,累点也值得。”

赵刚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心里满是感动:“李阳,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们。这婚礼要是没有你们帮忙,我都不知道会乱成什么样。”

李阳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什么呢,咱们是兄弟。你能娶到晓妍,我比你还高兴。”

终于,婚礼当天到来了。清晨,阳光洒满整个村子,祠堂里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村民们纷纷前来祝贺,孩子们在人群中跑来跑去,兴奋地看着这热闹的场景。

赵刚穿着崭新的喜服,站在祠堂门口,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晓妍则在伴娘的陪伴下,缓缓走向赵刚。她穿着红色的嫁衣,美丽动人。

婚礼仪式开始,村里的长辈主持着婚礼。他庄重地说道:“今日,赵刚和晓妍在此结为夫妻,愿他们相濡以沫,白头偕老。”

赵刚和晓妍在众人的祝福下,交换了戒指,深情地望着对方。

婚宴上,小郑师傅的厨艺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一道道美味的菜肴端上桌,有鲜嫩的山鸡汤、香酥的野兔肉、美味的野菜团子等等。

村民们吃得津津有味,不停地夸赞着:“这菜做得太好吃了,这婚礼办得真不错。”

李阳看着热闹的场景,对赵刚说:“兄弟,今天你可是最幸福的人。以后可得好好对待晓妍啊。”

赵刚紧紧握着晓妍的手:“李阳,你放心。我会用一辈子去守护她。”

晓妍羞涩地笑了笑:“谢谢大家,让我有了这么难忘的婚礼。”

夜晚,婚礼在欢声笑语中结束。村民们渐渐散去,赵刚和晓妍回到了他们的新房。李阳和其他兄弟们则在院子里收拾着最后的残局。

阿强打着哈欠说:“这婚礼虽然累人,但看到赵刚和晓妍那么幸福,一切都值得了。”

李阳看着满天的繁星,感慨地说:“是啊,希望他们的生活也能像这星空一样,美好而长久。”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