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获得了政策支持与贷款后,李阳满心欢喜地开启了养殖事业的新征程。他深知,这是一个全新的起点,每一个决策、每一个步骤都关乎着养殖场未来的命运。
李阳首先来到了种苗市场,这里熙熙攘攘,各种牲畜种苗琳琅满目。他在市场里穿梭,仔细地挑选着适合自家养殖场的种苗。在一个角落里,他发现了一家口碑不错的种苗供应商,摊主是一位名叫孙伯的老者。孙伯头发花白,但眼神炯炯有神,一看就是在这行浸淫多年的行家。
“孙伯,您这儿的种苗看着都很精神啊。我想养些鸡和猪,您给我推荐推荐。”李阳客气地说道。
孙伯上下打量了一下李阳,缓缓说道:“小伙子,养鸡的话,我这儿有两种不错的品种。一种是芦花鸡,这种鸡适应性强,肉质鲜美,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另一种是乌鸡,有药用价值,价格也相对较高。养猪的话,这长白猪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还有黑土猪,虽然生长慢些,但肉质紧实,口感好,很多老顾客都喜欢。”
李阳沉思片刻后问:“孙伯,那这些种苗的养殖难度怎么样?我刚开始搞养殖,经验不是很丰富。”
孙伯笑了笑:“芦花鸡和长白猪相对好养一些,对环境和饲料的要求没那么苛刻。但乌鸡和黑土猪就需要你多费些心思,尤其是在饲料搭配和疾病预防上。”
李阳权衡了一下,说:“孙伯,那我先各买一部分芦花鸡和长白猪种苗吧。等我积累了经验,再考虑扩大其他品种的养殖。”
孙伯点头称赞:“小伙子,你很谨慎,这是好事。刚开始别贪多,把基础打好才是关键。”
在购买种苗的过程中,李阳结识了另一位年轻的养殖户小王。小王热情开朗,他看到李阳认真挑选种苗的样子,便主动搭话。
“兄弟,你也是刚开始搞养殖吗?”小王笑着问道。
李阳回答:“是啊,心里没底,所以格外小心。你呢?”
小王拍了拍他的肩膀:“我养了有一段时间了,刚开始也走了不少弯路。养殖这行啊,学问大着呢。你看这种苗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后期的生长和产量。还有饲料,可不能马虎。”
李阳深有感触地说:“没错,我也在担心这些问题。你有没有什么好的经验可以传授传授?”
小王想了想,说:“我觉得吧,除了选好种苗和饲料,养殖场的卫生一定要搞好。定期消毒,给牲畜创造一个干净的环境,能减少很多疾病的发生。另外,多和其他养殖户交流,大家互相分享经验,能少踩很多坑。”
李阳感激地说:“太感谢你了,小王。你这几句话可真是说到点子上了。我以后肯定得多向你请教。”
小王爽快地说:“客气啥,大家都是同行,互相帮助嘛。以后有啥问题,尽管来找我。”
种苗采购完毕后,李阳马不停蹄地将它们运回了养殖场。林晓早已在养殖场等候多时,看到种苗运回来,她的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李阳,这些种苗看起来真不错。我们一定要好好照顾它们。”林晓说道。
李阳点头道:“嗯,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更加忙碌了。你负责鸡舍这边,我来管猪圈。每天都要仔细观察它们的状态,有任何异常都要及时处理。”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阳和林晓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养殖工作中。他们每天早早地起床,给牲畜喂食、打扫圈舍、检查健康状况。
一天,李阳在给猪喂食的时候,发现有几头小猪的精神不太好,食欲不振。他心急如焚,立刻找来了村里的兽医老张。老张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兽医,性格沉稳。
“老张叔,您快看看,这几头小猪是怎么了?”李阳焦急地问道。
老张仔细地检查了一番,皱着眉头说:“这可能是感染了病菌,我先给它们打一针抗生素试试。你最近是不是换了饲料或者有什么其他异常情况?”
李阳回想了一下,说:“前几天换了一种新饲料,会不会是这个原因?”
老张严肃地说:“很有可能。新饲料的成分和质量都需要时间去适应,以后换饲料的时候要逐渐过渡,不能一下子全换了。”
在老张的治疗下,小猪的病情逐渐好转。这次事件让李阳深刻地认识到养殖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
随着时间的推移,养殖场的牲畜逐渐适应了环境,开始茁壮成长。鸡舍里的小鸡们羽毛日渐,猪圈里的小猪也长得膘肥体壮。
看到养殖场的初步成果,李阳的父母也来到了养殖场。他们看着那些健康的牲畜,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
李阳的父亲说:“儿子,你这养殖场搞得有声有色啊。当初你决定转型养殖,我还担心你搞不定,现在看来,是我小瞧你了。”
李阳笑着说:“爸,这还只是刚开始,后面还有很多挑战呢。不过我有信心把养殖场做大做强。”
母亲也说道:“阳阳,你和林晓都辛苦了。要注意身体,别太累着了。”
林晓在一旁说:“妈,我们知道的。您和爸放心吧。”
李阳望着养殖场里的一切,心中充满了希望。他对林晓说:“林晓,我们的努力开始有回报了。只要我们坚持下去,未来一定会更好的。”
林晓微笑着回应:“是啊,李阳。我相信我们一定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