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白兔、陈招娣、陈艳和另外两个抢到第一轮,都是自已拿着鱼叉自已烤。这时蒋正龙带着刘铁锤来了。
刘铁锤“小舅舅,我要吃肉夹饼”。
林玖赶紧做了一个递给刘铁锤,又做了一个递给蒋正龙。蒋正龙“我先不吃这个,吃完烤鱼再吃”。
林玖只能自已把肉夹饼吃了。
蒋白兔“爹,您先喝着茶,我烤好了先给您。铁锤跟在姥爷身边坐着,要去水边我揍你,爹您看着点,别让他去水边”。
这时又来了两个妇女,蒋白兔把鱼叉递给陈艳拿着,赶紧跑过去接人。回来给林玖说“玖娃,赶紧给领导来个肉夹饼尝尝,这时我们大主任刘美兰和王大姐”。
刘美兰“那就尝尝吧”。
蒋白兔“这个肉夹饼挺香的,先垫垫,大菜是烤鱼”。
林玖做好了肉夹饼递给刘美兰,刘美兰开口“林玖同志,我要感谢你啊,你给我们送的鱼太及时了,其他几个车间主任都找到我了,我可是没有答应啊,咱车间的其他同志也是等着的,你得多送几次啊”。
林玖“刘主任,有鱼我肯定紧着你们,不然我姐要揍我,可是这地界的鱼每个月也就钓三天五天的,其他地方现在不知道,正找着呢”。
刘美兰“哦,也是啊,你这一天一百多斤,五天就是七八百斤的,是不能每天都有啊,反正我不管我就要鱼,办法你自已想。还有啊,叫我刘姐吧,我又不是你的领导”。
接着小声说“我已经给厂领导打了报告,如果不出意外,下个月你姐就是小组长,工资涨五块加两块岗位,每月多七块钱,你要好好帮她”。
林玖“谢谢刘姐了,您看这样行不行,只要有鱼我就送,然后找机会我给你们食堂送两头野猪,但是得保密,到时候您和领导沟通一下,给我点布和棉花”。
刘美兰“你能搞到野猪,还两头”。
林玖“我是尽量,上次给轧钢厂弄了一头,他们食堂主任找人带话我没答应,这几天钓到的鱼都送到你们棉纺厂了。他恨着我呢,所以要保密”。
刘美兰“好样的,以后有野货就送咱厂,让轧钢厂喝西北风吧,咱们这里可都是奶着孩子的,这些可都是祖国的花朵”。
林玖赶紧做了一个肉夹饼递给王姐“怠慢了王姐,您先吃着垫垫”。
这时陈招娣烤好了拿着鱼叉走过来“刘姐您先吃着,我等着下一轮”。
刘美兰“白兔啊,以后多组织这样的活动,下次我帮你约一下工会啊财务啊什么的,别整天大大咧咧的,别就知道在小班里转,没出息”。
蒋白兔“主任我以前也想组织来着,以前不认识玖娃不是”。
刘美兰“林玖同志,这鱼新鲜,有辣味但不是太辣,吃了我可是迷上了,你以后多辛苦,帮你姐一下”。
林玖“我听刘姐的”。
一群人吃着唠着,都喜笑颜开的。蒋正龙吃完就去替换了林盛,老爷子现在喜欢这样的高光时刻,他走到小树边看着大树窝子的仨老头愁眉苦脸,心中大笑“小样儿,以为抢了窝子就能吃着了,等着吧”。
刘美兰吃完了先走,走之前要了两个肉夹饼,林玖做了四个,给她两个,也给王姐两个,刘美兰看着林玖笑了心里想着“小子真会做人”。两人笑呵呵地拿着肉夹饼走了。
又玩了一会儿,人们逐渐散去,都笑呵呵地离开。刘丽是中途被人牵着走的,走的一个心不甘情不愿。
最后只剩下蒋白兔陈艳郑瑜。
陈艳“林玖,给我仨肉夹饼呗,带回去给我公爹尝尝”。
林玖“好啊,仨够不够,我多做几个吧”。做了六个用纸袋装着,还装了点卤货给带上。陈艳高高兴兴地带着郑瑜,郑瑜不想走但是找不到留下来的理由,也就跟着嫂子走了。
林玖把剩下的十几个薄饼还有一些卤货装在篮子里,又装了两条杀好的鱼“姐,这些带回去晚上吃,路上买点豆腐,熬汤可香了”。
说完开始收网装车,让林盛先回去。林玖骑着三轮去了帽儿胡同,今天收获相当好,还剩四十多条鱼和二十多斤杂鱼,得找地方消化了。
来到帽儿胡同大槐树下,五个老头都在,只是金爷今儿个是观众,那爷和一位胡子较长的老头对弈。
林玖停好车招呼道“老几位都挺好的”。
金爷“林玖你这车挺好,怎么琢磨的,得是四九城独一份吧,颜色看着也喜庆”。
林玖“这个可是费了老鼻子劲了,开始骑着舒服就成,后来发现又不对,改着改着就这样了”。
那爷“林玖怎么着,今儿个得空跑过来跟我们几个老头磨牙”。
林玖指了指车里“那爷,您给我那东西成了,今儿个带一条给您尝尝鲜的,您看是现在给您,还是跟您一块儿家去”。
那爷“能有多大,现在给,小了我可是不要的”。
林玖过去打开桶盖,抓出一条四斤多的黑鱼“那爷,这条您满意吗”。
那爷“可以啊小子,你这是把鱼王抓了吧。得,一个鱼头豆腐汤,加一个红烧鱼,再来半斤小烧,美,美啊”。
几个老头看着鱼,眼睛都直了。金爷“小哥,匀我两条,这样的我出一块”。
林玖“金爷,咱可不敢买卖,那可是投机倒把呢,吃了黑枣可是不划算的,咱得做个好公民”。
白胡子老头“小哥,我叫康古训,你可得匀我几条,我有急用,我用东西和你换,咱不买卖,咱换,那也不算投机倒把”。
那爷一手提着鱼“林玖,康老爷子可是御医院出来的,他家好东西多,他小儿媳奶着孩子确实是需要”。
林玖“那成吧,换可以,各位大爷,按两斤大米换一斤鱼,你们可有意见”。
康古训“没意见,没有意见。小哥先跟我家去,胡同第三家,我们家里说”。
说着就上去推车,林玖赶紧抢先推了车“康爷,哪能让您动手呢”。
康古训“林玖,你是帮了我大忙了,我这小儿媳妇刚生没几天,奶不够,我这当公爹的也着急啊,可是去菜场全是小杂鱼,不管用,有了这些可是救了小孙儿的命了”。
一分钟来到了院子,直接将三轮推进去,这是个一进的小院,主房三间东西厢房各是两间,院子挺大得有两百百平方,地上是青石铺的,已经磨的很平了。
东厢房前是三十平方的葡萄架,正屋前是一对麒麟,大门口是一对石抱鼓,院坝收拾的很干净。旁边是个小鱼池,里面靠着边有高出水面一米的假山,看样子也就十个平方多一点。
林玖“康老爷子,门口那石抱鼓有方有圆,有什么讲究吗,您给我说说呗”。
康古训“那个啊,也没个固定的说道,也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文官用方的武将用圆的,有些人也乱用”。
“咱老百姓啊方的圆的都成,现在也不兴这个,你看院角的那对就是方的,门口又是圆的,所以啊没有固定的”。
“小哥,我想着要十五条,养在小池里,够着半个月的吃食,养着也新鲜,多了小池也养不下,你看我用什么换”。
林玖“老爷子,您那对石抱鼓要是没有什么说道就给我,十五条您随便挑,你要是想留着,咱再商量”。
康古训“那哪成,那对石抱鼓不值十五条,你亏了”。
林玖“不管了,这个不是买卖,不存在亏了不亏了一说,我喜欢那物件,您拿鱼有用,咱都得了利,都高兴就成”。
说着提了一桶来到小池边,打开盖子,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康老头大笑,卷起袖子开始抓,也没有去选,小的一斤多大的三斤多,都算一条,一桶抓完,十四条。
林玖将空桶提了回去,打开另一个桶盖,抓了一条三斤多的“老爷子,要不这条用盆装着,今晚炖了”。
康老头带着林玖进了厨房,将鱼放在盆里,灌了点水,又回到院子。这时金老头带着两个人进来。
金老头“林玖,这是我家老二,那个是那老头的侄子,你看我这鬼面沉香换三条成不”说着递过来一个木制圆环。
林玖接过来“成吧,您自已挑”。
金老二“我这把紫砂要是卖,值个五条八条的,换四条成不”。
林玖接过来“成,您自已挑”。
那大哥“我这个扳指,换两条吧”。
林玖收了点点头,三人提着鱼去了。
那老头过来“林玖,还有多少,别让几个老家伙换完了”。他看了一眼不到二十条了,于是拿了个紫砂壶“林玖,这把壶给你包圆了”。
“但是得有个条件,以后得紧着我先换,你觉得呢”。
林玖拿着壶看了又看,这个他是真不懂,就是单纯地觉得多看一下,看看那爷的脸色变不变。
林玖“那爷,这个我也不懂,想着那爷也不会诓骗我的,那就换吧”。
那爷“你不懂就换,哈哈哈,爷们,你亏不了的,这可是内院出来的”。
林玖“那爷,这么多您吃不完,时间长了也不新鲜了,要不这样按着这个量,我每次给您两条三条的,给足为止,您还信不过我吗”。
那爷“小哥,这晴备雨伞饱带干粮,这大的做风干鱼小的晒鱼干,这些够我用仨月了,新鲜有新鲜的吃法,风干有风干的味道”。
“这年头不能挑啊,有口嚼谷就不错了,去我家吧,以后有了再给我送点,我记着你的好”。
康古训“小哥,半个月二十天的您再来一次,我那小孙子就得活了。我这本本草是明代手抄,您看着给”。
林玖拿起翻开看着,一水的小楷,中间还有些评论“老爷子,这个您舍得”。
康古训眼神暗淡“没什么舍不得的,一闺女俩小子都不跟着学,我们这帮人又不受待见,能换了东西活小孙儿的命,值了”。
林玖“那成,不拘大小给您二十条,半个月后送来,您看成吗”。
康古训“那有什么不成的,我想着能换十条,小哥厚道,咱心里记着”。
林玖把那对石抱鼓搬上车,跟着那爷去他家卸了鱼,骑车回家。
回到四合院家里停好了车。来到西跨院,看着平整出来的地有小一亩,走到前面,两棵树已经栽上,葡萄架已经搭好两边各插了两根葡萄老藤。
雷师傅在带人做厢房基础“主家,您来了,再有两三天就成了”。
林玖“雷师傅,这计划赶不上变化,您合计合计,给我把房子也建了吧”。
雷师傅“主家,您给一千二,但是得再等十几天,我答应了一活”。
林玖想了一下“雷师傅,我想着掏一个地窖,三十来平方的,入口放在厨房合适吗”。
雷师傅“掏地窖没有问题,厨房有水不是很保险,要是放在厢房第二间就保险多了,给您做的隐蔽一点,您看成吗”。
林玖“按您说的,您看多少钱合适”。
雷师傅“您给一百元吧,只是这掏出来的土不老少,是在后院平铺还是运出去,要是运出去的加三十元”。
林玖“雷师傅,中午饭还是你们自已解决,给您加五十元。这是三百五,您想着先备点料,开工时给您五百做完结五百,您看成吗”。
“那个土就平铺吧,能省着钱呢”。
雷师傅“那有什么不成的,主家放心,材料肯定给您用瓷实了”。
来到中院“德财,你奶在家吗”。
孙德财“在呢,在糊盒子”对着屋里喊“奶,玖叔找您”。
孙大娘出来“玖娃,有啥事”。
林玖带着孙大娘来到西跨院“孙大娘,我想种点玉米,想请您帮忙,主要是我没有种过地,弄不好,我给您十五斤玉米棒子,您看成吗”。
孙大娘“那有什么不成的,只是这工具,你看这也是十年没有种地了,没有工具不成啊”。
林玖摸出十元钱和两张工业票“孙大娘,您看着淘换两套,我这以后都要种地的,有两套应该够用了,钱不够我再补”。
林玖带着她来到外院门的位置,指着右手边说“孙大娘,这片不动,我有其他用”。
说完带着孙大娘回来,林玖回到家,装了二十斤玉米棒子又来到中院“孙大娘,这十五斤给您的,这五斤是种子”。
孙大娘“种子要不了那么多,有两斤就够了”。
林玖“先用着吧,种完再说”。
这时贾张氏开口了“林玖,那玉米挺新鲜的,借大娘二十斤”。
林玖“贾家婶子,借你可以你什么时候还呢”。
贾张氏“什么还,我家借东西用还吗。哦,我是说有钱了就还”。
林玖“那等你有钱了我再借吧”说完转身走了。心里想着你会有钱吗,棺材本都飞了,又想着,这都几天了,怎么还没有发现呢,好玩,挺好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