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那位火辣的女服务员试图突破防线,靠近威廉时,汉克如同一道不可逾越的墙,不动声色地将她挡在了安全距离之外。这一幕,恰似剧场中的精彩桥段,让人忍俊不禁又暗自赞叹。
女服务员见威廉终于转过身来,脸上瞬间绽放出比夜店灯光还要璀璨的笑容,用她那甜腻得能融化巧克力的声音说:“先生,您看起来有些疲惫,是否需要我来为您送上一杯热腾腾的咖啡(哦,是那种能让人心情愉悦的hot coffee)?”
威廉只是轻轻摇了摇手,连眼神都未曾给予,便又冷漠地转过身去。四名USS成员心领神会,如同训练有素的机器人,整齐划一地向前一步,将空间再次压缩。汉克的声音,冷冽得如同冬夜的风:“抱歉,小姐,我们老板现在不需要任何服务,请您理解并离开。”
女服务员脸上的笑容渐渐凝固,最终化为一抹无奈与失落,只好转身,高跟鞋敲击地面的声音在夜店里显得格外清脆,却也带着一丝落寞。
威廉坐在包厢的沙发上,右手肘随意地搭在扶手上,手指轻轻敲打着下巴,目光穿过落地窗,投向了外面繁华而又复杂的都市夜景。他心里明镜似的,知道那个女服务员的心思
——不过是想借着服务的机会,搭上他这条通往财富与地位的快速列车,野鸡变凤凰的美梦谁不想做呢?
原本,威廉此行是为了顺道拜访詹姆斯·卡梅隆导演,听说他在华盛顿特区寻找投资,准备商讨一部可能改写电影史的大作。但刚才的小插曲,让威廉意识到,个人的隐私与安全已
经受到了威胁。购买私人飞机,以及在哈法市建造私人飞机场的计划,看来得提前提上日程了。毕竟,在这个鱼龙混杂的世界里,名声与财富往往伴随着无尽的麻烦与危险。
幸运的是,安布雷拉拥有自已的专属工程团队,那些被威廉大肆收购的土地,在他们的巧手下,很快就会变成一座戒备森严、设施齐全的私人军事基地。这样一来,无论是出行还是日常生活,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随后,威廉与汉克一行人搭乘专机,直飞华盛顿,与那位早已名声在外的大导演卡梅隆会面。威廉深知,与卡梅隆的合作,不仅仅是电影上的双赢,更是他个人品牌与世界顶级艺
术创作者的一次璀璨碰撞,一次可能让他的名字永远镌刻在影史之上的机会。 在那个被创意光芒照亮的平行宇宙中,《阿凡达》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它如同一颗陨石,轰然坠落在
好莱坞的版图上,不仅重塑了电影业的轮廓,更在整个影视银河中掀起了滔天巨浪。票房数字如潮水般汹涌,而这部影片背后的连锁效应,如同多米诺骨牌,催生出了一座座金光闪闪的收益城堡。
那时的詹姆斯·卡梅隆,尚未戴上“顶级导演”的皇冠,他的名头仅因《真实的谎言》那部震撼人心的作品而熠熠生辉,但随后,他却仿佛被投资界的魔法结界封印,无人敢轻易触
碰。原因无他,只因卡梅隆对电影有着近乎偏执的热爱,那份对大场面的极致追求,让每一帧画面都闪耀着金币般的光芒,却也让投资商的算盘珠子叮当作响——即便票房稳如磐
石,口碑如潮好评,最终落入投资商口袋的金币,似乎总少了那么几分沉甸甸的质感。于是,卡梅隆成了电影圈里那个让人既敬畏又远之的名字。
然而,在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宇宙里,有一位名叫威廉的奇人,他的财富深似海,眼界宽如天,对那几亿金币的流失毫不在意。他决定亲自下场,成为卡梅隆下一个梦想的独家赞
助商。但当他满怀期待地与卡梅隆会面时,却意外得知,对方心中酝酿的并非《阿凡达》的续章,而是《星河舰队》的第二征程。
在威廉所在的这个世界,《星河舰队》系列并未如原世界那般越拍越烂,反而如中断的乐章,留下了无尽的遐想。威廉对卡梅隆的这一决定没有丝毫异议,毕竟,卡梅隆可是被誉
为“续集之王”的存在,他的《异形2》与《终结者2》都是将系列推向巅峰的神来之笔。
但威廉心中藏着一个小小的坚持——他渴望原班人马的重聚,特别是那对令人动容的恋人,强尼·瑞哥与已逝的帝丝·弗洛斯。威廉提出,只要能让帝丝复活,剧本方面他全权放手,给予卡梅隆无限的创意天空。
与卡梅隆一拍即合后,威廉并未急于返回加拿大,因为他在这片土地上有着更为宏大的布局。他首先联系了建筑大师王兆峰,要求在最短时间内,建造一座能够承载万人以上的军
事基地,那里要有足够宽阔的跑道,让大型运输机如巨鸟般自由起降,停机棚内,每一架战机都是即将翱翔于星际的雄鹰。
此外,威廉还着手规划着蜂巢般复杂的建筑群,以及在广袤无人区建立起收容设施,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未知挑战。至于政府审批的繁琐,威廉只是轻轻一笑,将这项重任交给了精
明强干的律师弗兰克,仿佛一切难关在他的运筹帷幄下都会迎刃而解。
安德烈上校则继续履行着他的职责,日复一日地训练着UBCS(联合国生物控制部队)与USS(星际舰队),他们的身影在晨曦与暮色中穿梭,为即将到来的星河之战做着最后的准备。
在这个充满创意与奇迹的宇宙里,威廉与卡梅隆携手,正编织着一场关于勇气、爱情与牺牲的星际传奇,而这一切,都将随着《星河舰队2》的启航,震撼整个宇宙的每一个角落。
在辽阔的北美洲大陆上,两支原本陌生的部队,如同天边的星辰,在命运的牵引下逐渐找到了彼此的光芒。威廉,这位智谋与胆识并存的领袖,巧妙地设计了一系列融合策略,让
两支部队在实战演练中擦出了耀眼的火花。他不仅在战术上实现了无缝对接,更在心灵深处搭建起了信任的桥梁。例如,在一次模拟对抗中,他让一支部队扮演突袭方,另一支则
负责防御,通过激烈的交锋,两队士兵逐渐体会到了彼此的优势与不足,从而在相互学习中实现了技能的互补与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