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 > 三国:开局成了方块人 > 第31章 “速去迎接进来。”

第31章 “速去迎接进来。”

护甲的抗损能力是以百分比形式呈现的。

一个单位的护甲值可以减免8%的伤害,

一套完整的铁制盔甲能够为他提供七个半单位的护甲值,

即减少60%的伤害。

更重要的是,这个抗伤机制能够与附魔效果叠加使用。

所以在受伤时,

系统会先根据护甲来计算减免多少伤害,

再根据附魔的特性再次计算最终的损失。

综合考量下来,

赵云之前那刺击造成的原始伤害大约是两格半左右。

如果按照三成比例计算,反噬的一格半伤害确实准确无误。

考虑到人类基础生命值为十条(类似于“我的世界”

中的玩家属性),

一格半的伤害足以导致口鼻流血等严重后果。

了解到这一原因后,云小易不禁感叹,

MC中的创造物被带到现实中,效果远远超出了原有的想象。

不仅护具能够像灵气屏障般抵御攻击,并利用物质自身特性防御,

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减轻后续可能造成的伤害,

称之为“神兵利器”

并不为过。

随后,云小易轻轻地拍了拍赵云的肩部,说道:

“你先坐着休息一会儿,我再去钓些鱼帮你补充体力。”

赵云闻言立即露出了诚惶诚恐的样子,连忙答应道:

“多谢大人照顾。”

于是,云小易重新回到池塘边坐下。

接下来他又连续投下了十个钓鱼钩。

可能是因为钓到魔法书耗尽了他的好运气,

后续的几次尝试中运气一般。

但所幸收获的全是鱼类,

具体包括五条淡水鱼、三条红鲑鱼、一条鳕鱼和一条最不受欢迎的河豚。

经过多次垂钓后,

云小易注意到这些鱼无论大小还是重量都显得十分规范。

这正是《我的世界》的典型特点之一。

淡水鱼和鳕鱼在外形上有差异,然而尺寸和分量几乎相同——均为半米长,十公斤。

红鲑鱼更为健硕,

身长约一米,重达二十余斤。

因体型与体重均超出前者,

烹饪后的红鲑肉在增加饱腹感上也稍有提升。

不过,这个差距并不显著。

熟鱼和煮熟的鳕鱼每份可以恢复两个半饥饿条,而烤鲑鱼则是三个。

把这些鱼放入熔炉进行处理,大约几分钟后,便能看到桌上摆有五条熟鱼、三条鲑鱼和一条鳕鱼。

假如是在游戏的世界中,也许连一个角落都找不到来放置这些食品;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只要用几个碗,把它们叠起来,就能解决。

具体的做法是将四只碗拼凑一起,每一层摆放三尾鱼,一共堆积了三层。

与此同时,在和赵家村位于同一地区的杏花村——此地因此地长满了野山杏树而得名,每年在春天期间,满目的杏花会吸引周围数公里的人们来赏花。

这同时也是杏花酒制作的时间段。

这种特别酿制的酒在当地有着很高的声誉。

自干旱开始以来,原本郁郁葱葱的杏树现在显得枯萎且生命力微弱。

当樱花开之日到来时,树枝上的花朵稀疏且数量远不及从前,昔日那芬芳迷人的景色已经不再。

每年的夏天和秋天,是果实成熟的时候,以前满树的酸甜杏子不仅可供食用,多余的还用于酿造杏酒,成为村庄的一种重要特产。

然而现在,无论是自给自足还是为了继续生产杏酒,连这基本的需求都无法满足。

此外,与赵家庄不同的是,杏花村居民并不全是同一家族或同一宗族,它由主要的两个姓氏组成,一是姓夏侯,据说是汉朝开国大臣夏侯婴的后代;二是姓褚,他们来自外地,与夏侯家族有深厚的关系,祖先相遇之后便结拜为异姓兄弟,后来一起带领各自的家族迁居到这里,并建立了杏花村。

经过百余年的发展,两个家族人口众多,成为了拥有数百人口的大姓氏。

在一次祭祖活动中,褚氏家族首领褚纪手持三根点燃的香火,向家祠中的先祖灵位行礼,随后慢慢地把香插入精美的铜制香炉中。

“老祖宗,当前天下遭遇了严重的旱灾,日子过得越来越艰难了。

河水几乎干涸,缺乏水资源导致今年肯定不会有好的收成。

如果真是绝收的话,大家就真的要陷入困境了。

先人们,若你们有所感知,请给予我们家族子孙庇护,最好能让天降甘霖吧。”

提到旱灾带来的困苦,他说完这段话后长长地叹了口气。

自从这场灾难开始,他就保持着每天前来祠堂拜祭的习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旱情似乎变得更加严重。

有时他会想,是不是因为得罪了哪路神灵,导致了连续多年的自然灾害。

正在这时,一个行动敏捷的年轻人冲进了祠堂。

“父亲大人,我发现了一件大事!”

他语气急促地汇报道。

听到声音后,褚纪微微皱眉并严肃警告说:“在祖先面前怎能如此不端?记住,这里是公共场合,在外面要称呼我为‘族长’!”

少年闻言低下头应声答应,并改正了自已的态度:“族长大人,我发现了一件事。”

褚纪脸色缓和了一些,接着问:“究竟是什么事情让你如此激动?”

年轻人深吸了一口气后坚定地说:“族长大人,我认为滹沱河并非自然断流,很可能是有人在中途阻断了河水。”

“什么!你确认你的话真实无疑?”

听了儿子的话,褚纪目光犀利地注视着他,语气充满紧张。

天下间干旱蔓延,无论是人所需的饮水,还是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无一不在呼唤着水源。

因此,切断人的水就是断绝了生活的希望。

这种仇视甚至超越了对父母的深情厚谊。

年轻的人点头示意,急切地说:“我在今日游赵家庄附近,看到他们那边的田地水势充沛。”

“您也知道,依滹沱河水在我村经过的水量来看,怎么可能给他们的作物浇灌如此之多的水量?”

“于是,我揣测他们是把整条滹沱河的水全部拦了下来,供自已使用。”

“只给了我们极少的一部分。”

听完这番话,褚纪的脸色变得非常不好。

抢回来!

一定得抢回来!

唯有如此,村中的田地才能得到浇水,村民们才能有一线生机。

古代的生活法则便在于此。

这并非是农民心态狭小的表现。

实则是由于资源有限,如果不争取,就被他人吞噬干净。

要活下来,就得为每一片土地、每一处住房乃至每一滴水源而斗争。

特别是水源,

几乎是家家户户争夺的对象。

即便是今天这个时代,人们依然因为抢夺水源,两个村落之间的村民会有集体对打的情形发生。

更何况是东汉时期呢。

幸好理智还是压过了情感。

褚纪深深吸入一口气,压制心中的冲动。

但这一情况仅凭褚燕的一面之词还不足以下结论,

哪怕是褚燕他的亲生子。

这件事仍需详查,确证事实 ** 后再决定是否向赵家庄提出挑战。

当然,这也和赵家庄的强大武力相关。

他们虽不主动挑事,

但如果遭到挑战,从未让对手讨得好去。

可以这么说,在方圆数十里的范围内,赵家庄的勇武之声望,绝不亚于褚村的杏花美酒。

不然,赵家庄何来资格盘踞在滹沱河岸边这块宝地之上?

若非实力过硬?

“若是事实如此,仅靠褚家族内之力恐无法与赵家抗衡,需与夏侯家商量联合事宜。”

褚纪心想道。

接着,他对褚燕 ** 安慰道:

“燕儿,你干得不错,现暂时留在此处等我一会。

我要去一趟夏侯家中,与家主打个商量。”

“商量完事之后可能还会派出人手再次勘察,那时你也同行吧。”

褚燕恭敬回答:

“是的,父亲。”

“叫我爹吧。”

褚纪又拍了一下他的肩头。

褚燕嘴撇了撇:

“好吧,爹。”

……

来到了夏侯大家宅门前行止。

之所以叫家主而不是族长,

乃是因为夏侯家的主系血脉还在,

且影响力巨大。

他们这个支系,

常常与主系保持联络,未曾完全 ** 出去。

所以习惯上称呼为主家而不是族长。

与褚家不同的是,褚家虽然是某大家族的后代分支,

但由于时间流转,

早已与祖上失去联系,成为独自一支,

因而也称作族长。

“家主,外面是来客,褚纪族长想求见。”

守门的仆从通报说。

“速去迎接进来。”

门刚刚打开,褚纪直率地对夏侯兴说道:

“夏侯家主,我有一紧急之事要同您商议。”

“是何事如此重要?”

夏侯兴问道。

褚纪毫不迟疑,直接讲明:

“我的孩子沿滹沱河散步时路过赵家庄,看到他们的农田全部用水灌溉得很足。”

“但如今我们的滹沱河已经是近乎枯竭,我想你应该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他未再多言,等着夏侯兴自已领悟其中的意思。

夏侯兴很快反应过来:

“您的意思是说赵家把滹沱河的流向截停了,并将河水引导进自已的田地了?”

褚纪以充满意味的眼神瞥了一眼夏侯兴:

“此事毕竟只是我儿子一面之辞,千万不可因此错怪了赵家。”

夏侯兴点了点头,说道:

“你所言甚是。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