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 > 三国:开局成了方块人 > 第44章 “说到田地…”

第44章 “说到田地…”

作为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在东汉末年,只有那些有深厚学识底蕴的家庭才会在儿子成年礼之际给他们赐姓题字,而典韦则始终是个没有‘字’的人,意味着他在社会上没有被正式的认可。

或者说,典韦出身的家境,并不了解“表字”

这一传统习俗。

“呃。”

典韦满足地拍了拍自已的胸脯,打了响嗝。

云小易轻笑着问:“吃饱了?”

典韦点了点头:“是,吃得很饱。”

云小易又道:“既然吃饱了,就来好好讲讲为什么你会出现在这里做山贼吧。”

典韦闻言也点了下头,随即讲述了一年前的事情。

那时,在襄邑,典韦遇到了一位遭遇不幸、背负冤屈的妇女刘氏。

刘氏一家无辜惨遭睢阳的李永**杀害,而刘氏本人也无法通过正规途径 ** 。

具有侠士性格的典韦决定为刘氏 ** 雪恨。

那时,李永正担任扬州吴郡富春县长,家里防守森严。

因此,典韦假扮成了一个等着朋友的人,开着车,带着鸡肉和酒。

当李永家门口的门打开时,李永亲自出来了。

典韦迅速从怀里抽出武器,当场击杀了李永和他的妻子。

完成任务后,他从车上拿了一把短戟,从容离去。

尽管李永的住宅在闹市之中,事后的追捕异常激烈,甚至有上百人追逐典韦,但都未能拦下这位壮士的脚步,最终,他安全返回到了兖州的陈留国。

不过,因为他是杀了朝廷任命的地方官员,此事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以至于连京城的皇帝都发下了捉拿的圣旨。

通缉令随处可见,加上典韦那超过两米的魁梧身躯犹如鹤立鸡群,极为醒目。

为此,典韦不得不隐居山林,躲藏了一年多的时间。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场追缉的压力逐渐减轻。

趁着这个时机,典韦找到了机会秘密地回到家乡看望了自已的父母。

此时他的母亲生病了,遍访名医均未能治愈。

恰好那时典韦听说冀州有个大贤人——张角可以利用符水治疗任何病症。

出于救母心切的心理,即使心中对这次旅行能否成功存有疑虑,他也决定踏上北上的旅途寻求张角帮助。

不料,他的导航能力不佳,一路奔波,却始终未能到达巨鹿,与此同时粮食也已经耗尽。

处于逃犯身份的他难以直接进城购买粮食。

在这种无奈的情况下,典韦不得已才选择了在道路上抢劫来解决温饱问题。

他从未打算 ** 为财,仅希望先解决当前的饥饿问题,待到将来条件允许时,再将所取之物尽数归还。

说到这里,典韦猛地站起,拍了拍自已的额头,说道:“哎呀,我母亲病着呢,得赶紧去找那位大贤人。”

随后他转头看向旁边的男子:“神人,你能告诉我该怎么去巨鹿县吗?”

身旁的褚纪听罢忍不住掩面摇头——竟然是这样一个直性子的男子,竟能打倒武功高强的儿子,真是苍天无情!

在一旁观察着这一切的赵云轻轻笑了:“我们目前所在的正是常山国,前往巨鹿实际上并不远,只需往东南方向走不到一百里。”

但他并未立即鼓励对方,而是询问道:“但是,您确定还是要前往巨鹿吗?”

面对提问,典韦坚定地点了点头:“当然是要去,我的母亲还在等待符水救人。”

赵云微微摇头,似乎对此人的单纯和执着有些无奈:“你还真是个老实人。”

听了这话,典韦略感不满,立刻回应道:“哼,你别以为赢了一次就自大起来。

我刚刚已经吃饱了,一点都不觉得害怕你。”

赵云听到这番话,哈哈笑了起来:“所以,现在不认为自已是个老实人了吗?”

面对反问,典韦毫不犹豫地答道:“当然是的!”

然而,赵云紧跟着追问:“那你为何放弃眼前的仙人而不求助,反而千里迢迢去寻仙人的仆人?你还说你不是?”

听至此,典韦顿觉羞愧,忽然醒悟。

他心里暗想:眼前的就是我苦苦寻觅的大仙人。

为什么我还执意远行呢?

于是,这位身形硕大的汉子猛地跪倒在云小易的面前。

即便如此,他的身高还是几乎与站着的云小易齐平。

“恳请神仙大人施以援手,救救母亲大人,晚辈愿以终生侍奉神恩为报。”

一旁的褚纪忍不住发出嘲笑的声音。

“真是个呆瓜啊。”

哪有人一遇到神仙大人就直接提请求跟随的事?话说回来……

我当时也是这模样来着。

只可惜,未能得偿所愿。

典韦并未过多思虑,只是跪伏于地,低头静待云小易的回应。

只见云小易看着典韦说道:

“你真的决定不变了么?要知道,即使不追随我,我也一样可以治愈令堂。”

此时典韦眼中透露出精明的光芒:“决不反悔!能得机会近侍神仙大人您,已是万世不易之福,他人连梦也难及。”

对此,云小易有些意外。

倒是个外表粗犷内心细腻的奇特人物。

而且他心中早已有意向收下典韦。

如果不留他,

难道真要让他再去遭那些旧路的苦?

最终落个受曹操贪图美色牵连的下场吗?

“好吧,我答应你的要求,从今日起,便跟随在我身边吧。”

典韦听罢,眼神立即变得璀璨夺目,接连磕了好几个头,激动地说道:

“多谢神仙大人,感激不尽,多谢神仙大人。”

在一旁的赵云见状微愣,很快反应过来,打趣道:

“典韦兄弟,原以为你是粗中有细,没想到竟是深藏若虚啊。”

“上次比试就算我侥幸获胜吧,日后还望多多指教。”

典韦憨厚地笑着,胸脯一挺回答说:

“那自然不成问题,那天因没吃饱才让你捡了个便宜,等我饭饱酒足一定能把那招给赢回来。”

赵云闻言大笑道:

“好的,我就等着那一天的到来,典韦兄弟。”

闻此言,唯有褚纪立于原地,满是愕然。

神仙大人竟然答应了?怎么会呢?

他只不过比我更纯朴一些,力量比我更强大些许……唉,说到底还是我不配啊。

褚纪面上浮现出一丝沮丧之色。

但很快就调整了过来,

命中该有则有,非分强求终归是枉然。

可能是自已无缘侍奉于神仙大人的身边吧。

这时,云小易清了清嗓子开口:

“行了,别跪着了,快站起来。

既然选择了随我左右,那往后就不要再这样行大礼了,我们这里有自已的敬礼方式。”

“赵云,教你弟弟们子午揖手之礼。”

“其他不懂的地方也可以跟着学习。”

说到最后这一段有关孔子形象被曲解的部分时,

其实这也反映出历史上的一种现象,

统治者出于某些目的可能会特意塑造或改变历史人物的形象,

使某些方面逐渐被淡化或者被刻意忽视,

而这种变化的背后往往含有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或政治权力的动机。

如文中的描述提到,“儒以文乱法”

反映了儒家思想与当时法律规范可能存在矛盾或冲突的情况,

而这种描述也间接说明了统治阶级通过强化某些特定的思想或行为准则来稳固自身统治的方式。

只有限制武力,通过僵化的科举文章限制知识分子的思想,才能保障封建统治的长久稳定。

随后,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武力强大的个人再也无法起到决定性作用。

即便武力出众,也不过是菜刀之下的败将,更何况面对着美式快 ** 的强大火力。

礼仪结束之后,

典韦急切地问道:

“仙人大人,我母亲病情危重,不知道我们何时能够启程回乡为她诊治?”

一旁的赵云插言问道:

“典韦大哥,能否冒昧问一句,您的家乡何在?除了双亲外,是否有其他的兄弟姐妹?家中田地的状况又是怎样?”

典韦如实答道:

“我的家乡在兖州的陈留国已吾县,我是家中唯一的儿子,没有兄弟姐妹相伴。”

“说到田地…”

历史中本有着极高的战斗力并带领三千 ** 四处游说的孔子,却在后世被塑造成一个体弱多病、书生气十足的老学究形象。

以至于儒家提倡的六艺都被遗忘丢弃了。

这或许也有统治者刻意为之的因素,毕竟侠客用武力挑战法律权威,学者则可能利用笔墨扰乱社会秩序。

为了维持长治久安,统治者只能通过严格禁武和八股文考试来控制武力和言论。

然而,工业时代的到来使一切发生了变化,个人的武艺显得微不足道。

即便是武艺超群之人,面对现代武器也无能为力,更何况那些更快更致命的技术。

完成行礼仪式后,

典韦便急迫地问起了归乡救母的事宜;而一旁,赵云则对典韦的家庭情况产生了兴趣,向他询问详情。

“典韦兄,可否请问你家坐落在何方?除了父母还有别的兄弟姐妹吗?家庭的土地状况怎样?”

典韦老实木讷地回应道:

“我家地处兖州陈留国的已吾县,独生子女是我,家中并无兄弟姐妹。”

他继续说道,“关于土地…几年前遭遇干旱,家里把所有土地都变卖了,父母现在在村里一家富裕的人家当长工。”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