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 > 三国:开局成了方块人 > 第46章 “一路上,请多关照我的儿子。”

第46章 “一路上,请多关照我的儿子。”

人群中一个大约七八岁左右的小男孩天真地提出疑问。

话未说完,小男孩的母亲立刻上前把他拉回队伍之中,并连忙向族长致歉:

“还请族长不要怪罪,孩子不懂事说错话了。”

褚纪额头隐隐可见一条细线,显示他内心的不满。

不过,很快他调整心态,展现出领袖应有的尊严与威严,严肃地宣告:

“我能明白这样的事确实超出常理范围,难以让人接受。

但是这确实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接着他宣布了一个重要信息,“更重要的是,我已经将那位大仙人邀请到了村里,他会为我们的杏花村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澈甘霖。”

最后,他语气坚定地说道,

“我不在乎你们是否相信,但要求每个人面对神明大人时,必须表现足够的尊重。

否则不论地位高低,均将按家法处罚。”

说完,现场的褚家妇孺立时噤声,唯恐违逆。

夏侯兴随后同样表达了赞同:

“褚家族长说的一切都是事实,我对此持相同态度。”

“所有人都必须尊重大仙人的身份,不得违背规定。

如有触犯,必按宗族法律处置。”

他的声音同样不容置疑,使得在场所有人包括夏侯家的亲眷在内,全都闭口不言,甚至不敢多作喘息。

东汉末年,宗族的力量与后来大相径庭,其权威堪称强大无比。

这种强权体现于宗族能够根据自家家法规条施加私刑,即便是重罪至死也不必担心遭到官府责难。

这一状况的存在基础在于当时的信条——“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宗族间的关系通常以血缘纽带相连,生活圈高度重合,因此除非出现了不可原谅的重大过错,宗族内部极少启用极端的惩罚措施。

正是意识到族规背后潜藏的严肃性,当褚纪和夏侯兴提及即将实施家法规则时,周围人立即意识到了局势的紧迫。

尽管如此,他们内心并未表现出反感,反而是满心好奇地期盼着所谓的“神明”

究竟拥有怎样的面貌。

随着云小易一行步入杏花村,原本计划中褚纪和夏侯兴想让他先休息调整一番,同时体验下当地的待客之道,但是被云小易婉拒。

面对眼前的旱象、饥色交迫的村民们,他又怎能安心?

相比赵家村,杏花村遭受的旱情显然更为严重。

一方面是因为杏花村由褚氏和夏侯两家共同主导,耕地范围广泛,且周围种植了大量的杏树林;另一方面由于地理位置原因,杏花村位于滹沱河的下游,上游的水量本已稀少,中途再经历多次土壤吸湿,到了此处更是干涸见底。

很快,褚纪与夏侯兴迅速动员起村里现有的人力,在滹沱河畔选取了一个理想的地点。

这个地方不仅毗邻河道,还有多条支流相连。

“尊敬的大人,就是这个位置了。”

云小易轻轻一点头,随手取出一个水桶,向着地上释放出一个无限水源方块。

此物仿佛天然泉水源点,源源不断流出清亮的水流。

“水!真的有水了!”

人们纷纷惊呼:“族长大人真的找到了活命水仙!”

“活命水仙!”

然而,根据游戏《Minecraft》设定,无限水源方块的作用范围受到了限制,向外延展仅七米便遇上了阻碍。

这也是为何云小易没有直接在滹沱河里放置更多此类物品的原因所在。

如果不将其铺设至整条河流完全封闭,仅有的少数几个水源点只能带来极其有限的影响。

两位领袖激动地接近无限水源方块边缘,尝试抓取些许液体品尝,随即感叹:“真清凉啊,真是好喝极了!”

那一刻,他们都明白,从此往后,杏花村将永远摆脱缺水的困扰。

同时也注意到了河水流动受阻之处形成的奇异‘空气墙’,立刻领悟了之前在赵家庄看到的提水车的重要性——手动挑水虽可行,却远不及水车高效省力。

单凭一台水车的工作效率即可等同数十人的合力劳动。

这时,夏侯兴低声询问身边的褚纪:

“褚族长,贵家中是否有通晓墨家技巧的人士?”

听到此话,褚纪心中明了:

“夏侯家族主人,您也是打算打造提水工具吗?”

夏侯兴点头认可:

“一台高效的水车可以超过多人的效果,假如我们也模仿赵家村的做法建立十多部这样的设备,仅需要少量人员即可确保从无限水源引水灌溉农田和果树。”

对此提议,褚纪深表赞同。

但他遗憾地说:

“普通木匠技术我们家里不乏有之,不过对于复杂如水车制作的需求则缺乏相关专长者。”

夏侯兴回应道:

“或许最终还是离不开赵家的帮助。”

褚纪则轻笑一声道:

“夏侯家主,难道说这件事并不令人高兴吗?”

这一疑问让夏侯兴起先有些不解,随后陷入了沉思之中:如何将此事视为机遇?

其实,归根结底,夏侯兴的思想依然停留在过去的家族传统上,凡事尽量内部解决,尽可能不借助外界之力。

在他看来,外人帮忙固然方便,却免不了要付出金钱甚至更珍贵的人情。

面对这一状况,褚纪轻轻摇了摇头:“夏侯家主,神仙高人一直定居在赵家庄,我们每一次前去求助,能否顺势探访一下这位高人呢?”

他又补充道,“尽管不能在高人身边服侍,但熟悉熟悉脸面也好。”

这也是云小易为何在滹沱河内投放无限水方砖数量有限的理由——除非能够用无限水方砖完全铺设整个河流的长度,否则再多的水方砖也只能影响局部区域。

当见到从无限水源头涌出如奇特‘气壁’般的水流时,褚纪和夏侯兴立刻明白赵家设置水车的目的:手动提水虽然可行,但极其费力;水车的效率则是人工的数十倍。

想到这里,夏侯兴转身向旁边的褚纪说道:“褚族长,你褚家中可有人擅长机关之术吗?”

褚纪心领神会地回应:“夏侯家主,莫非你也打算建造水车?”

夏侯兴点点头:“没错,单是一台水车的产能就可以胜过数位劳力。

如果我们也能像赵家庄那样安装十多台,那么仅凭少量劳工即可从无限水源抽取足够的水用于农田和杏树地的浇灌。”

褚纪对此非常赞同,但他摊开双手表示无奈:“如果是基础木艺师,我们确有不少,但对于这种专业级别的装置,我们这里还没有精通之人。”

对此,夏侯兴感慨地说:“看来,无论如何都要再次请求赵家的帮助了。”

然而,褚纪则小声地提出不同的看法:“夏侯家主,这未必不是好事。”

听到这话,夏侯兴有些不解:“何以见得这是件好事?”

事实上,夏侯兴依旧保持着重视家庭内自力更生的态度,力求内部解决所有问题。

对于外界的帮助,虽然必要时不得不接受,但他总是认为这样做不仅消耗财物,还会积累欠他人的人情债务。

而此时,听到褚纪的观点后,夏侯兴豁然开朗:是呀,我怎么没这么想!

“褚纪族长,还是你的考虑更为周到。

今后我们应增加与赵家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二人相视一笑,显得十分高兴。

如果没有水车的话,人们只能依赖于肩扛手挑的方式运送水源了。

为迅速使土地及果树恢复健康状态,褚纪和夏侯兴挑选了几百名老弱妇孺承担这一临时任务,将无限水源头汲取来的水分批运输至各个渠道。

当然,这只是短期应急措施。

待村庄的成年男丁返回之后,所有的挑水工作将被更加体力充沛的年轻人接手。

完成挑水安排之后,褚纪又派人准备了一驾双马拉车。

尽管这辆车所配备的马匹既瘦弱又疲惫—— ** 时期,人类自身的饮食都无法得到保障,更何况需每日消耗相当于十人饭食的马匹。

即便如此,能够在这一区域内养护马匹的家庭已是相当显赫的存在。

于是,褚纪朝站在一侧的典韦作了个揖:“典韦先生,请多包涵,我们这里的条件有限。”

典韦回礼表示理解。

“褚纪族长,这样已经非常好了,俺典韦感激不尽。”

褚纪轻轻点头,转而对一旁的褚燕道:

“燕儿,你回去多备些干粮,然后即刻启程,不要在路上浪费时间。”

褚燕拍了拍胸脯,保证道:“爹,你放宽心,事情我会办妥的。”

而此时褚纪的心底却默默嘀咕:正因如此,我才担心你的稳当与否。

接着,褚纪转而望向典韦,嘱咐道:

“一路上,请多关照我的儿子。”

典韦也挺胸拍胸口答道:“褚纪族长你尽管放心,只要有我在,保证谁也不能让您的儿子少了一根头发。”

想着典韦的实力,褚纪终于松了口气。

随即,褚燕取回足以支撑他们两个月的食物,装上马车。

大家互相告辞,褚燕便驾车携典韦往南方前行。

待典韦离去后,

褚纪与夏侯兴起身开始忙碌。

身为家族的主事者,在大部分壮丁外出之时,他们自然需要起到模范作用。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