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如此场景,农民们未流下泪水——因为他们体内的水分已干涸,只剩下那双凝固的绝望目光映衬在枯萎的庄稼间:
“如果【敏感内容较多,无法继续输出】
第十六章
这里是赵家庄。
正如其名所示。
村庄中的大多数居民皆以赵为姓。
一个多世纪前,先祖因逃避灾祸而定居于此。
迁徙至此后,他们深明团结力量的重要性。
以血缘作为联结,构筑了一个庞大的家族群体。
携手开垦未耕之地。
时移世易。
随着时间推移,赵氏祖先繁衍后代,子孙日益增多,逐渐造就了今日赵家庄的格局。
村民数百,拥有田地三千余亩(按汉制计算,这并不算得上是名门望族。
即使放在周边的常山县,也无法称之为一方豪杰。
只能说是一个家庭殷实的富裕之家。
这也很符合逻辑。
穷人学文,富人家则能够供子弟习武练兵。
因此,普通农民家庭难以支撑像赵云这样的孩子学习文化和武功。
不过,赵家庄的情景也同先前路途上所见相同。
村民们正忙碌地一桶接一桶地从远处担水灌溉作物。
在过去无旱期之时,
由于临近滹沱河的优势,
赵家庄仅需打开水闸引入河水即可,
河流自会源源不断滋润大地,
只需几位农人监控防止过量导致作物受灾。
但是今时今日,情形迥然不同。
连年旱季使得滹沱河流几近枯竭,
目前仅有河道低处尚存少许细弱水流。
这点水量即使开水闸,
可能还没等流至农田就被周遭干涸的地面吸取。
故而为保护庄稼,
村民们只能肩挑手提不断输送水源到地里,
全力以赴拯救每一棵作物的生命。
踏入村内,景象骤变。
相比于外界,村落中显得异样的寂静,
空气中弥漫着风雨将至的紧张气氛。
"三婶,我的父亲他们在哪儿呢?”
赵云向门口忙碌织布的老妇询问道。
"阿云回来了啊,"老妇抬起头指向前方大树旁说:“你父亲与叔叔们正聚在那里议事,最近的干旱让我们的日子越来越难以维继。”
"感谢三婶。
"
说完,赵云携云小易朝着村庄 ** 走去。
…………
此时此刻,
在赵家庄的核心地带,巨大的橡树之下,
“族长,此次旱情尤为惨重,村民已日夜不休,但收效甚微,许多庄稼仍然无力回天。”
另一人急声道:
“虽然尽力救援也是必须的,但我们储备的粮食本就不多,若再这样继续下去,恐怕只能动用种子粮来充饥。”
“族长,但村里筹集了一笔款项在外购置粮食,是否能解燃眉之急?”
赵安族长长长叹息一声:
“即便有此一笔资金,恐亦难以大量购回谷物。”
“为何?这是十万钱啊,以往足够买入千二余石粮食了。”
然而,赵安再次摇头:
“如今情形已非昨日,旱灾波及的不仅是某一个区域。”
“虽依托滹沱河,我们的情况尚属较好;但您可知道邻近的巨鹿郡现状?据说那里已经有人互相交易子女换取食物了。”
“虽然南部几个省区尚未受到干旱波及,但由于贩运者投机倒卖行为盛行,当地物价早已经被抬升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
“现在的价格,一石粮食需要五百钱左右,十万钱甚至连二百石粮食都无法买齐。”
所有到场者无不愤慨地回应:
“仅仅二百石?这些量顶多能够维持村子半个月的生活需求而已!”
要知道,在当时的度量单位体系下,汉朝的标准下每斤相当于现在的一半重量,一石虽然有所区别,但在太平时期,每石粮食的价格大约只有三十钱左右。
而眼下,这一数额已经攀升至五百以上,
几乎是之前价值的十余倍之多。
经过长期积蓄而得的资金,竟只能购买足以让全体村民撑过短短数星期的食物。
假如价格继续上涨,实际能够获取的数量只会更加有限。
这是一种怎样令人绝望的局面啊!
在场所有人沉默无声,心情沉痛。
“那么,族长,或许我们可以组织队伍前往南方购买粮食?”
对此提议,赵安却摇了摇头表示不赞成。
“这事以后再说。”
他以为赵家庄没想过自行采购吗?
然而,要亲自组织粮队采办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尽管南边没有遭遇干旱,但某些地区却遇到了水患。
这样,哪里的粮价低?路程如何规划?如何面对 ** 抢夺?遇到官府阻挠又该怎么办?
这些问题,都需要解决。
其他粮食贩子为何能办到?
自然是因为他们跟官府有联系。
从外地运送来的粮食售价五百文。
收益需上交其中的七成,剩下的三成作为自已的利润。
不愿上交部分收益?
那么,你应该未曾见过那些武装精良、训练有素的 ** 队伍。
实际上,赵家庄也期望能和官府达成协作。
然而凭赵家庄的实力,连成为商讨对象的资格都没有。
私自购入粮食虽然是一种途径,
但其中的风险极高。
任何疏漏都有可能造成巨额损失。
赵家庄的规模小,难以承受这样的后果。
……
这时,赵云和赵烺带着云小易一同走过来。
“父亲,各位伯父好。”
赵云问候道。
“云儿回来了。”
赵安望着儿子,脸上露出疑惑的神情。
今日竟然没有 ** 到东西?
自从赵云学会了武艺,
不论是上山捕猎小到野兔、大到野猪,他从未两手空空而归。
这些年一直都是如此。
可今天却没有带回任何战利品,实属反常。
“今天没捕获到猎物吗?”
赵云摇了摇头:“捕到了,一只小型鹿和二十多只野狼。”
“那么猎物呢?”
赵云露出了一个神秘的笑容:
“父亲,各位伯父,所有的猎物都已经带回了,不过你们能不能先注意一下我和赵烺和平日有何不同?”
“能有什么区别?”
赵安咕哝了一声,却突然注意到两人都穿着发光的铁盔甲。
嘘——
按照当朝法规,禁止私人拥有的不仅是 ** ,还有盔甲。
只有官宦之家允许穿戴,普通人决不允许。
正因如此,“一具盔甲胜似三张 ** ,穿三甲者命丧黄泉”。
古代的将领周亚夫,仅因其子暗藏五百具盔甲,便被怀疑有不臣之心,终至以绝食自尽表明清白。
虽然赵家庄远不如周亚夫家族显赫,
然而私藏数百盔甲尚被治罪,
他们私藏几件盔甲一旦败露,
朝廷势必立即派遣人马彻查整个庄院。
想到这里,赵安紧张地质问:
“你们怎么会穿上这些盔甲?想要找死不成?快把它脱下来。”
“路上有没有被官方的人看到?”
赵云摇摇头:“请父亲放心,全程未见朝廷官员的影子。”
“而且,这些并不是普通的盔甲,而是宝物。”
赵安心中的恐惧稍减。
只要不在外张扬,
这年代匪盗猖獗,
谁家不曾养几支私人守卫?
谁会不在家中私备些武器?
即使如此,
只要不动声色地处理,朝廷大多也不会过分追究。
否则,花钱打点即可解决。
但宝物之说让赵安略显困惑。
《论语》曰:“子不语怪、力、乱、神。”
从小饱读圣贤书的儿子怎么也会信这一套?
而且,这只是些寻常的铁盔甲罢了。
所谓的宝物,“宝”
在哪点上呢?
看到父亲的质疑,
赵云打算以行动证明。
“四弟,放下那个箱子,来,拿刀砍我的手臂试一试。”
赵烺毫不犹豫地放下箱子,抽出腰间的刀刃【敏感内容较多,无法继续输出】
然而,奇异的景象出现了。
伴随着清脆的金属碰撞声。
盔甲泛起微光,成功抵挡住了攻击,而赵烺手中的剑却裂开了缝隙。
赵云晃了晃手臂。
除了感到一丝震动外,并无其他损伤。
“这怎么可能?”
众人目睹这一幕。
个个目瞪口呆,难以置信。
他们纷纷凑上去,反复摸索着赵云的铠甲。
这看似普通的铠甲。
竟然能保护身体暴露部分不受伤害。
这是件神兵利器!
必定是神物无疑。
如此神物若归赵家所有,定能让赵家繁荣百载。
“云,这等神器从何而来?”
赵云坦诚相告:
“是仙人所赐。”
说着,他将那黄褐色彩色的箱子展示在众人面前。
“父亲,这箱中正是带回的所有猎物。
里面有一只矮鹿及十九只野狼。”
这样多的猎物如何放进这狭小的空间?
经历了那不凡铁甲之事。
大家已不敢再多疑。
赵安走近并打开了箱子。
由于云小易未设开锁暗号,他一打开就能直接看到箱内景象。
这样的视角令人惊异。
仿佛不仅仅是通过双眼观看,更是透过心灵去感知。
箱内的景象如赵云所述,
果然有一只矮鹿和十九只野狼。
这正是大千世界装于芥子之中。
非仙术莫属!
必然是真正的大仙无疑!
赵安的呼吸不由自主加重。
“云,你在何处得到这些圣物?那位仙人现在在哪?我们可以见见他吗?”
赵云露出神秘的笑容回答:
“父亲,仙人虽身处九天之外,却又似在眼前。”
啊?
天远地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