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吞下了那些干粮丸,再次饮了一些水。
此时,张宝似乎心中有事,打破了宁静问道:
“大哥,你说这事情真的准备好了吗?我们真要按计划进行?”
此言一出,整个营帐瞬间陷入了沉默。
张宝所说的计划,便是他们一直暗中酝酿的大行动。
直到现在,这个计划也只有他们三兄弟知晓,甚至是最亲近的 ** 也在不知情之列。
这时,张梁也附和道:
“对啊,为何一定要做这种事呢?万一失手了,可是要丢脑袋的大罪!”
从开始至今,他们太平道始终是以传教为主,并无任何叛逆朝廷之意,
所以当前并未被认为是 ** 。
反而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地方官员们对他们的到来无不欢迎,
而在帝国核心的政治圈中,也不乏支持他们的人士。
换言之,只要不与大汉为敌,享受终生荣耀是件很容易的事,无论何时都是受人尊敬的存在。
兄弟三人如今的声望之高,在汉土之内实属罕见。
然而,张角长叹了口气,目光远眺,缓缓道:
“我们多年奔波四方传道,你们看这世间的黎民百姓过得怎么样?”
张宝与张梁沉默了一段时间,最终开口回应:
“实在太过困苦了……曾经尚能糊口度日,自桓帝、灵帝登基以来,宠信宦官,排斥良臣,买卖官职屡见不鲜,加重税赋如家常便饭,
再加上接连不断的水灾、旱灾和虫害,国家已经到了民众无法生存的地步。”
听罢,张角重重地点了点头:
“没错,‘民不聊生’这四个字虽简洁,却意味着众多百姓的命途悲惨,再也无法重振旗鼓。”
“一路走来,我见过太多屠门兄弟类似的情况——即便他们已经取得了名利。
他们的家族最初也不过是平凡之家。”
因自身也出身普通家庭,故对于普通民众遭受的痛苦更能产生共鸣。
即便功成名就,拥有了数十万信徒,可以舒舒服服地享受人生。
但他们仍然选择奔波四方,传扬教义。
只因为难以忍受平民的不幸生活。
然而,他们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社会问题。
因此只能通过寄托神灵的愿望来缓解人民的心灵痛苦。
虽然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但每到达一个地方,
失去活力的人们似乎也能从绝望中找回一点生活的光芒。
张宝与张梁默然无语,而张角则接着说:
“事实上,我们认为大汉帝国是导致这一切问题的根源所在,它是施加给百姓巨大压迫的力量。”
“因此, ** 这座山,才能实现救民于水火的理想。”
张宝握紧双拳:
“哥,我们都理解这一点,但毕竟大汉经历了四个世纪的稳固统治,岂是我们能轻易 ** 的吗?”
张角放声大笑:
“为何我们要削弱已志,增添他人威风?”
“既然没有人敢于迈出这一步,那就由我们来做先驱者吧!”
“何况,我们的势力遍布全国各地,还有几十万信众可调用。
如果大家一起行动起来,未尝没有 ** 大汉、建立新政权的可能性。”
“再考虑到那块神秘的神碑。
如果大汉还有福星高照的命运,又怎会被上天所遗弃,反而让我们发现呢?”
“显而易见,天上诸神也不满意大汉的作为。”
“它的命运注定即将消亡!”
张角说完后不再多言,
将接下来的时间留给两位弟弟思考。
他清楚,张宝与张梁必定会支持他的决定。
经过长时间的合作传播教义,
他对二位弟弟的理解深邃入骨。
虽然偶尔口头会显得软弱些,但他们的心中始终牵挂着黎民苍生。
若非如此,
又怎会选择放弃安逸的生活,而是辛劳地随他到处宣扬教义?不过,每个人也有不足之处:二弟张宝虽然稳重,
但在做决策时可能会顾虑过多、犹豫不决;而老幺张梁聪明伶俐,
性格却又较为粗犷,经常疏忽。
幸运的是,他们三人的长处正好能够互相弥补,
从而使太平道教达到了现有的规模。
沉默了一段时间后,
张宝和张梁走到张角面前:“大哥,我们知道劝说不动您了。
既然如此,不如我们就携手努力。
黎民百姓深受苦难,土地广袤上 ** 遍布,大汉的末路早就来临了。”
听见此话,张角脸上绽放出微笑:“很好!愿我们兄弟同心,其利如锥锋!”
“该是对大汉改天换日之时了。”
张宝和张梁热血澎湃。
随即,张宝问道:“大哥,你打算何时开始 ** ?”
张角回答说:“具体时间尚待考虑,我现在也只是初步构思。”
张宝点头同意:“确实,如此重要的事情必须精心筹划后再付诸实践。
说到这点,这事是否要告知其他重要成员?”
张角略作思考后回应:
“虽然追随我们多年的这些人信仰坚定、心性纯洁,然而 ** 毕竟是件严肃的事情,并不是所有人心甘情愿参与。”
“我认为暂时别让他们知道这事。”
“待我们试探并确保他们真心愿与我们一同反抗大汉皇朝之后,再将 ** 事宜告诉他们也未尝不可。”
张宝与张梁均颔首表示赞同。
人心隔肚皮,即便是至交好友,在这种可能要付出生命代价的事上,谨慎总是必要的。
这时,张梁突然前倾身子,低声说道:“大哥,既然这块神碑这般不凡,我们是否该考虑些实际行动?”
“你想让我们具体做些什么?”
张宝满心疑问。
张角扫了一眼张梁,大致明白了他的心思。
“不妨直接说出你的计划。”
张梁轻笑两声,压低了音量:“历史上,汉高祖刘邦 ** 前曾斩杀白蛇;项羽也曾有过‘楚虽...那么现在我们要发动 ** ,是否也需要采取类似的举动?”
张角亦点头附和,认为这一提议甚是有理。
数年的奔波与传教经历使他们深深了解民间对超自然力量以及预兆的信仰近乎盲信。
“你有什么计划,直说便是,无需隐瞒。”
张梁露出一丝笑意回应:“从天而降的神秘碑文不知来历者众多,即便有心人也无法得知究竟为何物。”
“更妙的是,神碑之上并未有任何文字记录。
而我们是首批目睹者,这就给我们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听至此处,张宝的眼眸顿时睁圆:“你是打算……往神碑上刻字?”
张梁果断颔首:
“正是,这样不仅能为我太平道教义的传播助威,也能在石碑上撰写关于汉室江山将要倾覆的预言。”
“有此预言的支撑,我们的**势必能以少胜多,事半功倍。”
东汉帝国立国逾四百年。
它的权威已经植根于无数民众的脑海中。
尤其是刘秀 ** 汉室的伟大故事,几乎所有人都深信刘氏王朝乃是受命于天。
如果可以凭借这样的神预言。
尤其是刻在那片能凌空静止的庞然大物之上的神预言,无疑会严重动摇东汉统治的根基。
可能会激起广泛响应,汇聚各路英雄共同 ** 摇摇欲坠的旧政权。
嘶!
张宝听闻这些言论后倒吸一口气,被张梁大胆的想法惊到。
若只是普通的石碑或许还好,
但天降的神碑何等不同?它庞大无比,并且不可思议地悬浮在半空中,毫无依靠。
这是否表明神碑背后存在某个神通广大的真仙?
若真如此,
此次的行为可能会触怒上天。
“这样做,不会引来仙家的惩罚吧?”
片刻沉吟后,张梁答道:
“或许,天降神碑正是天意,希望我们能够勇敢迈出这一步。”
“我们并非图谋私利,而是为了广大民众着想,天界的仙人定会理解,不会因此而怪罪我们。”
言毕。
张宝依然面露犹豫。
张梁也不敢独断专行。
最终二人目光转向张角,齐声道:
“大哥,请您决断。”
张角手持九环杖,轻阖双目。
脑中回荡着一幕幕民众惨遭横祸、饥寒而亡、乃至干渴、严冬之灾的画面。
再者,那无依无靠悬于空中的石碑,又暗示了什么?
或许,这石碑背后隐藏着真正的仙人。
如此行动,岂非有可能激怒仙人?
张梁沉默片刻后说:“或许是石碑落在这里,就是为了让我们这样做的呢?”
“况且,我们不是为了个人的私利,而是为了众生,我坚信天界诸神定不会因此而降罪于我们。”
言讫。
张宝犹疑未定,
张梁亦不敢贸然作决定,
目光只好再次投向张角,
张宝恳求道:“大哥,此事务请您决定。”
张角拄着杖,双眸微闭,
心头涌起对百姓苦难的深切同情,
百姓苦于朝政已久,若此行动能够救济民生,
那就这么做吧!
“决定了,我们就照此行,这事便由你来负责吧。”
“事关重大,务必速办。”
张宝即刻点头应道:“一切听从大哥吩咐,我会把事情处理妥当。”
云小易并不知晓,他在太行山脉深处不经意间设立的一个时空印记,如今已引起他人的注目,打算在其上刻字铭记。
即便知道,他也不以为意。
一个普通的花岗岩石碑,他随手即可重造,甚至可更加宏伟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