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 > 三国:开局成了方块人 > 第81章 “这么说,你觉得我不是真正的神仙喽?”

第81章 “这么说,你觉得我不是真正的神仙喽?”

经过考虑,云易赞许地点头:“这个主意好。”

利用当时流行的神秘信仰作为恐吓手段确实可以震慑到部分不法分子。

这能在一定程度上让他们考虑到所谓“头顶有神灵”

,从而畏怯不敢妄动。

但这远远不够,

不能将全部的信任建立在人们内心的自我约束之上。

人类之心往往是不可靠的。

于是他补充说道:

“不过仅依靠我一人还不足为外,我有意组建一个安全维护小组。”

“并且会选择一些正义勇敢的人来参与流民营地的安全管理工作。”

对于这个提议,赵安亦表示赞同:

“大人的见解非常妥当。”

接着又问:“那么您认为应该委任何人承担这一职责呢?”

委派哪个人负责此项艰巨的任务并不容易。

特别是随着时间推移及接纳的流浪者数量激增,安全维护工作的难度将会显著增加。

因此候选人需满足三个条件:首先是武技精湛,能够压制犯罪行为;

其次,须品德端正,不受 ** 引诱;

云易担心治安署会沦为黑 ** 的避风港。

除此之外,负责人还必须具备一定文化素质,至少要识文断字,不然要是头头连个公告都读不懂、写不来,那简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

综合这几个条件,符合条件的人寥寥无几。

赵云无疑是最佳人选之一。

他的武艺在汉朝堪称顶尖,历史记载中曾多次当众直面反对那些胡乱作为的行为。

而在文武兼备这一点上,他也是声名远播。

“你对赵云的看法如何?”

云易向赵安问道。

赵安虽是赵云同姓之人,却并未因此对他有所偏袒,直言答道:

“神人,赵云现在是不是年纪稍嫌稚嫩?他还未行过礼。”

毕竟此时的赵云才不过十八岁,在现代已属成年;但在汉末时期,男子成年标准为加冠,即二十岁。

因此赵云仍被看作未成年的少年。

然而云易坚定地摇了摇头,表示:“有为不在于年龄大小,我们不应仅仅因为他的年纪轻而忽视其潜力与实力。”

“就选赵云吧,我相信他是担当此重任的理想人选。”

展示仙威或是创建治安署固然重要,但这仅能带来短期的影响。

真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得从舆论宣传和教育上下功夫。

而这则是一项长期工作,需慢慢推进。

值得庆幸的是,时间对于云易来说不算什么问题。

而这场经历亦使他意识到收留难民的重要性,同时也意识到不能让他们空闲下来。

古人常用劳役代赈的原因也随之明了。

即便单纯发放粮食更为便捷,

然而,让难民通过劳动获得报酬,不仅能避免因空闲产生是非,

更能让人们体会到辛勤工作的价值所在,从而更加懂得珍惜手中的食物。

若只是单纯发放救济粥,表面上简单快捷,但却可能导致人们养成了坐享其成的态度,

一旦形成依赖,就会逐渐丧失感激之心。

鉴于此,云易向赵安提议:

“在建立治安署的同时,我想改变现在的免费粥施方式,转向以工代赈。

你怎么看?”

赵安思索片刻,便理解到了方案中的好处:

“这个主意非常巧妙,一旦难民有了具体的工作任务,他们就不会那么容易闹出麻烦了。”

“可是,我们应该给他们提供什么样的工作机会呢?”

的确,这个问题着实棘手。

若是面对个别几名流民,解决方法简单得多;

但在赵家庄这样的地方,有一千多位流民聚集,人数未来可能还要增加。

这需要找到足够大规模的工作来安置如此庞大的人群。

总不可能真的将他们派去修长城?

云易轻轻按摩太阳穴,旋即灵机一动。

挖运河,发展水利工程!

就算当年的农作物已经种完,水利工程也不会立刻见到成效。

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其效用将逐步显现,就如同都江堰工程,

一开始完工时并未马上见效,但自此以后,成都平原土地日益肥沃,

成就了‘天府之国’之美称。

直到今日,时隔两千年,

后人仍在享受着都江堰带来的丰厚回报。

“关于兴修水利工程,你觉得怎样?”

赵安眼前一亮,赞叹道:“这主意不错,挖掘水道、兴修水利乃是长久之计,可以惠及后代子孙。”

他继续补充:“有了这些渠道,可以将水资源引导至更多的耕地上,使更多的荒地转变为肥沃的土地。”

“而且水利设施建成之后,还能有效地调节水患与旱灾,避免水量忽多忽少的现象发生。”

“这样滹沱河就不至于在干旱年份出现水流中断,在多雨的年份也不会引发洪涝灾害了。”

“尤其有你,神仙大人提供源源不断的水源支持,我们就可以派出更多人手不间断地向滹沱河输水,确保下游百姓不受缺水之苦,真正达到普惠的目的。”

听到这里,云易满意地点点头,表示自已的想法也正是如此。

赵安随即又提出了一个疑问:“神仙大人,实施‘以工代赈’之后,对灾民分发的粥是不是就停止了?”

云易立即摇头否认:

“不能马上停止,新来的这些人身体大多都很虚弱,应该先让他们吃饱饭,恢复一点体力再说。”

赵安听罢点头称是,这时只见赵云一身白衣,陪同着一名年轻人说笑而来。

看到这一幕,赵安有些好奇地问赵云:

“你不是去请那位‘密探’来了吗?”

“密探?”

对此,云易也感到不解。

赵安赶紧补充解释说:

“刚才有乡亲向我举报,提到有个外来的密探正在打听你,神仙大人的信息。”

“虽然你无惧这些消息被泄露,但这毕竟不是一个好事,所以我才吩咐赵云把那密探请来了解一下情况。”

听完赵安的话,云易轻微地点点头,心内对这种谨慎的态度表示认可。

紧接着,赵安将目光转向赵云询问情况。

“应该是请到了……”

赵云一边点头一边说,并示意身边站立的高个子青年,其态度恭敬且坚定,让人一看就认为这是一个正直的人。

赵安见状不解地问赵云:

“什么叫应该请到了?难道还有不确定性吗?”

此时,赵云将高顺轻轻推向众人之中,“父亲,我们误会人家了,他并不是密探。”

“高顺得知神仙大人的事情,完全是因为哥哥典韦的告知。

此次前来,也是出于对您的景仰之情。”

“此外,他还特意向我们传达了一些哥哥典韦的信息。”

听了赵云的讲述,赵安这才明白过来。

即便从未与典韦谋面,但也听说过不少有关这位武力高强的英雄的故事——某天他意外闯入了这片区域,

与神仙大人相遇,并从最初不幸的命运转变为了被纳入神仙大人麾下的勇士。

了解到事情原委,赵安立刻向高顺拱手致歉道:“高贤侄,实在是我对你的行为产生了误解,特来向你赔罪。”

对于赵安的诚意道歉,高顺表现出极为谦逊的态度:“不必在意,我先前的表现确实容易让人产生怀疑,感谢您和云弟给予我证明自已的机会。”

澄清了误会之后,赵云便带着高顺来到了云易跟前为两人相互引荐:

“这位便是您久闻其名的神仙大人,而神仙大人,这是我刚认识的朋友高顺。

典韦兄托付他带来一些重要的信息给您。”

提到“高顺”

这个名字时,云易不禁微微一怔——

因为在历史上,特别是三国时期东汉末年,这个名字可是一个极具影响力的存在。

作为吕布麾下的八大勇将之一,

高顺以一往无前的勇气闻名,生死置之度外。

他亲手打造的“陷阵营”

,堪称为东汉末年的精锐之师,战士们勇猛无比,每一个人都能在战场上以一敌十。

这不会又是重名了吧?

他细细端详眼前的少年,年纪似乎尚轻。

下颌刚刚开始长出些许软绵绵的幼须。

身材高达一米八左右,面貌端正,体态挺拔,看起来仿佛是受过严格军事训练。

第一眼看过去,真以为他有过从军经历。

但在这种年纪,更可能是因为家传技艺的缘故。

在云易打量高顺的同时,高顺也在仔细观察着对方。

望着面前披挂闪亮银色铁甲的青年人,他不禁怔住了。

这不就是在村庄门口骑着猪的人吗?神仙……居然骑猪……

无论如何他也无法将这两者联系起来。

“你是……神仙?”

面对高顺的疑惑,赵云的眼睛瞬间睁大,立刻显得十分着急,急忙抓住高顺的手臂,神色凝重地提醒:

“不是说好了吗?你见到神仙大人的时候不要乱讲话!”

高顺也立刻意识到自已的失误,连忙补救道:

“抱歉,我刚才在村口见到了这位……神仙,一时难以相信再次见到的是同一个人。”

云易显然理解了高顺的言外之意。

他也猜到了,可能是自已的“骑猪形象”

已经被对方看到了。

不过,云易对此并不介意,反而带着几分幽默回应道:

“这么说,你觉得我不是真正的神仙喽?”

赵云与赵安看见高顺这副模样,急得几乎想替他开口辩解。

然而,高顺只是摇摇头: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