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浩双眼布满血丝,却依旧紧紧盯着新设备,眉头皱得像能夹死苍蝇,眼神中满是疲惫与不甘。他的嘴唇有些干裂,喃喃自语道:“问题到底出在哪呢?”说着,他蹲下身子,仔细检查设备底部,粗糙的手指在复杂的线路和零件间游走,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断滚落,砸在地上。
李师傅站在一旁,眉头紧锁,目光深邃地看着设备,时而摇头,时而陷入沉思。他拍了拍秦浩的肩膀,沉稳地说:“小秦,别急,咱们再从电源部分开始检查一遍。”
秦浩站起身,抹了一把汗,点点头:“好,李师傅。”他的声音有些沙哑,但透着坚定。
两人来到电源控制柜前,秦浩打开柜门,刺鼻的电气味道扑面而来。他眉头一皱,凑近查看,眼睛睁得大大的,像是要把每个元件都看穿。李师傅拿着检测工具,熟练地测量着电压和电流,神色专注。
这时,厂里年轻气盛的技术员小赵跑了过来,满脸通红,兴奋地喊:“李师傅、秦浩,我刚查资料想到,会不会是电源滤波电容有问题?这种新设备对电源纯净度要求很高呢!”
秦浩眼睛一亮,看向小赵:“你说得有道理!小赵,我们马上检查。”
李师傅也微微点头:“嗯,小赵这个思路不错。”
三人立刻忙碌起来。秦浩拿着工具,小心翼翼地拆卸电容,手指因紧张微微颤抖。他边拆边说:“希望这次能找到问题。”小赵在一旁帮忙递工具,眼睛紧盯着秦浩的动作。李师傅则拿着电容检测仪,准备检测。
秦浩把电容递给李师傅,眼神中充满期待。李师傅将电容放在检测仪上,片刻后,摇摇头:“电容没问题,参数都正常。”
秦浩的心猛地一沉,眼神瞬间黯淡下来,无力地靠在设备上:“怎么会这样?又白忙活了。”
小赵也有些沮丧,挠挠头:“那怎么办?”
李师傅沉思片刻,眼神突然变得锐利:“我们检查一下电源线路的连接点,可能有虚焊或者松动。”
他们顺着电源线开始检查,秦浩趴在地上,打着手电筒,一寸一寸地查看。突然,他眼睛一亮,大声喊:“李师傅,这里有个焊点松动了!”
李师傅连忙凑过来,看了看,嘴角微微上扬:“小秦,干得好!我们把它焊好试试。”
秦浩迅速拿来焊接工具,熟练地焊好焊点。再次启动设备,大家屏住呼吸,紧张地盯着设备。然而,设备运行了一会儿,还是出现了不稳定的情况。
秦浩一拳砸在设备外壳上,愤怒又无奈:“到底怎么回事啊!”
李师傅眉头皱得更深了,严肃地说:“看来问题不止一处,我们再检查一下控制电路板。”
他们打开控制电路板的防护盖,密密麻麻的电子元件呈现在眼前。秦浩深吸一口气,轻轻拿起电路板,眼神专注地扫描着。李师傅拿着放大镜,仔细查看每个元件的焊点和连接情况。
突然,李师傅指着一个小芯片说:“小秦,你看这个芯片的引脚,好像有腐蚀的痕迹。”
秦浩凑近一看,脸色变得凝重:“李师傅,这可能就是问题所在。这个芯片负责信号处理,如果它出问题,会影响整个设备的运行。”
小赵在一旁着急地问:“那怎么办?要换芯片吗?”
秦浩点点头:“对,我去仓库找个新的芯片来。”说完,他转身就跑向仓库,速度快得像一阵风。
不一会儿,秦浩拿着新芯片跑了回来,额头上青筋凸起,喘着粗气:“李师傅,芯片拿来了。”
李师傅接过芯片,小心地更换好,然后再次启动设备。这次,设备运行得比之前稳定了一些,但还是有轻微的抖动。
秦浩急得在原地跺脚,额头上的汗珠又冒了出来:“还是不行啊,李师傅。”
李师傅没有说话,只是盯着设备,眼神像鹰一样锐利。过了一会儿,他缓缓地说:“我们检查一下设备的散热系统,可能是某个散热片堵塞或者风扇故障,导致设备过热,影响运行。”
他们来到设备的散热部分,秦浩伸手摸了摸散热片,眉头一皱:“好烫!”他赶紧检查散热风扇,发现风扇转速很慢,叶片上还缠着一些杂物。
秦浩一边清理杂物,一边说:“这些杂物肯定影响了散热。”
清理完风扇,再次启动设备后,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又提高了一些,但仍未完全恢复正常。
秦浩咬着牙,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绝望:“难道真的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吗?”
李师傅拍了拍他的背,鼓励道:“小秦,别放弃。我们再检查一下传感器,传感器如果出现偏差,也会导致设备不稳定。”
他们开始检查传感器,秦浩拿着校准工具,逐个对传感器进行校准。每校准一个,他都紧张地观察设备的反应。
当校准到一个温度传感器时,秦浩发现传感器的数值偏差很大。他惊喜地喊:“李师傅,这个传感器有问题!”
李师傅走过来,看了看:“没错,我们换一个新的。”
换上新的温度传感器后,设备终于稳定运行起来,不再出现任何异常。
秦浩激动得跳了起来,脸上洋溢着喜悦,眼中闪着泪花:“太好了!终于修好了!”
李师傅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是啊,这次真是不容易。小秦,你表现得很出色。”
小赵在一旁欢呼:“太棒了!我们成功了!”
这时,生产部门的张组长走了过来,满脸笑容地说:“秦浩、李师傅,你们可真是厂里的救星啊!设备修好,生产就能正常进行了。”
秦浩笑着回答:“张组长,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这次多亏了李师傅和小赵,大家一起努力才解决了问题。”
技术研发部门的王工也过来称赞:“小秦,你这次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很强,以后有什么技术难题,咱们可以一起研究。”
秦浩感激地说:“王工,谢谢您的夸奖,我还有很多要向您学习的地方。”
回到四合院,邻居们都围了过来。邻居刘大妈笑着说:“秦浩,听说你把厂里那大设备修好了?真了不起!”
秦浩挠挠头:“刘大妈,这不是我一个人干的,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
邻居陈大爷竖起大拇指:“不管怎么说,你这孩子有本事,还不骄傲,是个好样的!”
秦浩在赞扬声中,心里暗暗发誓,以后要更加努力钻研技术,为厂里解决更多的问题。
在厂里的技术研讨会上,秦浩被邀请分享这次维修经验。他走上讲台,有些紧张地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述:“各位同事,这次维修新设备,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台下的同事们都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有人提问。
一位年轻的技术员小李举手问:“秦浩,你们怎么想到要检查电源焊点的呢?”
秦浩微笑着回答:“我们在检查电源部分的时候,发现设备的运行不稳定可能和电源供应有关,而焊点松动是电源故障的常见原因之一,所以就重点检查了那里。”
通过这次分享,秦浩不仅把经验传递给了同事,还在厂里树立了更高的技术威望。
在厂里的生产会议上,厂长特别表扬了秦浩和李师傅等人。
厂长笑着说:“这次新设备故障的解决,充分体现了我们厂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团队精神。秦浩、李师傅,你们为厂里做出了突出贡献,值得大家学习。”
秦浩和李师傅站起身,谦虚地说:“厂长,这是我们的职责,我们会继续努力的。”
这次成功解决设备问题后,秦浩并没有满足。他知道,技术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只有不断学习和创新,才能让厂里的设备更好地运行,提高生产效率。于是,他又开始投入到新的技术研究中,每天在图书馆和实验室之间奔波,查找资料,进行实验,为下一次的技术挑战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