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 > 四合院:那个农村小鬼真能作妖! > ### 第四十六章:新订单与压力

### 第四十六章:新订单与压力

秦浩刚送别来访的村民,还沉浸在那温馨的氛围中,嘴角带着一丝微笑。可刚踏入轧钢厂的大门,那股轻松劲儿就被领导严肃的召唤冲得一干二净。

秦浩走进领导办公室,领导正背对着他,望着窗外,办公室里弥漫着一股凝重的气息。领导缓缓转过身,眉头像是拧在一起的麻花,眼神犀利得像刀子,直直地盯着秦浩,说:“秦浩,有个天大的事儿。厂里接了个长期大订单,这订单对钢材质量要求高得离谱,必须得是顶级的,而且供应还不能断,这可关乎厂里的生死存亡,你可得清楚这里面的利害。”

秦浩心里猛地一紧,感觉像有块大石头压了上来,但他还是咬咬牙,眼神坚定地迎上领导的目光,说道:“领导,您放心,我懂这任务的分量,我肯定拼了命也得完成。”

领导走过来,重重地拍了拍秦浩的肩膀,语气稍微缓和了些,可还是透着浓浓的担忧:“我知道你有能耐,可这次的麻烦不是一般的大。找供应商就够你头疼的了,还得保证质量和供应稳定,而且价格上也不能松,得把成本压下去,这简直就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啊。”

秦浩回到办公室,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双手抱头,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他心里像煮开的粥一样翻滚着:“这可咋整?这么难的任务,从哪儿开始呢?对,先从供应商入手,得把他们的底儿摸清楚。”

他站起身来,眼神变得锐利,大声对同事们喊道:“都来会议室,有紧急任务!”同事们听到喊声,纷纷放下手头的工作,快步走进会议室,大家都感觉到了气氛的紧张,一个个表情严肃。

秦浩站在会议桌前,双手撑在桌上,扫视了一圈同事,说道:“同志们,新订单大家都知道了,这是咱们采购部的硬仗,只能赢不能输。咱们先从梳理现有的供应商名单开始,看看有没有能满足这次订单要求的。”

小李挠挠头,满脸担忧地说:“秦浩,现有的供应商能符合这高标准的没几个啊,就算有,谈价格的时候他们不得狠狠敲我们一笔啊?”

秦浩点点头,眼神中透着一丝无奈:“我也知道,所以不能光指望他们,还得找新的优质供应商。大家都发动发动自已的人脉,多打听打听。”

老张是个老采购了,经验丰富得很。他摸着下巴,缓缓地说:“秦浩,找新供应商不难,可时间这么紧,咋保证他们的质量呢?要是质量出问题,那可就捅大娄子了。”

秦浩眼神坚定得像块磐石,语气沉稳地说:“老张,你说得对。这就得在筛选的时候更严格,不光看资质,还要考察他们之前的产品质量和口碑。咱们可以先收集样品检测一下。”

接下来的日子,秦浩就像个不停旋转的陀螺。他天天在办公室里扎着,桌上堆满了资料,眼睛紧紧盯着那些供应商信息,一边打电话,一边在本子上飞快地记录着。

“喂,您好,是XX钢材厂吗?我是轧钢厂采购员秦浩。我们厂有个大订单,需要特殊规格的高质量钢材,您那儿有货不?”秦浩的声音都有些沙哑了,可他的眼神依然专注得像只盯着猎物的鹰。

然而,大部分的回复就像一盆盆冷水,泼得秦浩透心凉。有的供应商一听规格,立马不耐烦地说:“你要的这种规格太奇葩了,我们做不了,别浪费时间了。”还有的供应商虽然说能做,可那价格高得秦浩差点以为自已听错了。

秦浩垂头丧气地坐在椅子上,心里像被猫抓一样难受。但他很快就振作起来,对同事们喊道:“大家别灰心,这都是正常的,咱们继续找!”

在寻找供应商的过程中,秦浩打听到钢材市场有个赵老板,消息灵通得很。秦浩赶忙跑去,一见到赵老板,就满脸堆笑地说:“赵老板,您在这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肯定人脉广。您能不能给我指条路,介绍几个能供应特殊规格钢材的供应商啊?”

赵老板哈哈一笑,拍了拍秦浩的肩膀说:“秦浩啊,不是我不帮你,这种特殊规格的钢材可不好找。不过,我听说在一个犄角旮旯的小城市有个小钢厂,他们好像在鼓捣这种特殊钢材,你可以去瞅瞅。”

秦浩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就像黑暗中看到了曙光,激动地说:“真的吗?太感谢您了,赵老板!我这就去看看。”

秦浩马不停蹄地赶到那个偏远小城,找到了那家小钢厂。小钢厂的孙厂长是个精瘦的中年人,眼神滴溜溜地转,一看就是个精明的主儿。

秦浩见到孙厂长,赶忙上前,满脸笑容地递上烟,客气地说:“孙厂长,您好。我是轧钢厂的采购员秦浩,我们厂有个大订单,需要特殊规格的钢材,听说您这儿有戏,就想来和您谈谈合作。”

孙厂长接过烟,慢悠悠地点上,上下打量了秦浩一番,不紧不慢地说:“我们是在做这种钢材,不过成本高得吓人,产量也有限。你要是想要,价格可不低。”

秦浩皱了皱眉头,心里“咯噔”一下,但还是笑着说:“孙厂长,我理解您的难处,可我们这次订单量很大,要是合作愉快,以后我们厂的订单都优先考虑您这儿。而且价格方面我们可以商量,您给个合理的价儿。”

孙厂长笑了笑,露出一口被烟熏黄的牙,说:“那你说说你能出多少吧。”

秦浩说了个价格,孙厂长一听,立马把头摇得像拨浪鼓,说:“这价格低得离谱,连成本都不够,而且这种特殊钢材生产复杂,交货时间我可不敢保证。”

秦浩知道这次谈判不好打,他深吸一口气,调整了一下思路,开始耐心地给孙厂长分析合作的好处。

秦浩一脸诚恳地说:“孙厂长,我知道您有困难,可这次合作对咱们双方都有好处。这可不只是这一次订单的事儿,如果合作顺利,以后我们长期合作,能给您厂带来不少好处呢。而且,咱们可以一起研究怎么降成本、提产量。我们厂在行业里也是有头有脸的,和我们合作能让您厂更上一层楼。”

孙厂长听了,有些心动,可还是犹豫地说:“你说得有道理,可这风险也不小啊,这特殊钢材的生产技术我们还没完全掌握呢。”

秦浩笑着说:“孙厂长,技术问题咱们可以一起解决。我们厂有技术人员,可以和您一起研究。而且,咱们可以先签个小批量的订单合同,看看效果,没问题了再扩大订单量。”

经过一番激烈的唇枪舌战,孙厂长终于被秦浩说服,双方达成了一个初步的合作意向,价格和交货时间都还在秦浩的接受范围内。

秦浩带着合同回到厂里,就像打了胜仗的将军。领导和同事们都围了过来,满脸笑容。领导笑着说:“秦浩,这次你可真是立了大功啊!这么难的任务,你都能拿下,真不简单。”

同事们也纷纷竖起大拇指,之前嫉妒秦浩的王刚走过来,有点不情不愿地说:“秦浩,这次算你厉害,我服了。”

秦浩笑着摆摆手说:“大家别这么说,这是咱们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不过,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后面还有一堆事儿呢。”

接下来的日子,秦浩可没闲着。他知道光这一个供应商还远远不够,得有更多的供应商才能保证原材料供应稳定。

他开始琢磨供应商管理的创新,建立了一个供应商评估系统。他把同事们召集到会议室,站在白板前,拿着笔,一边写一边说:“同志们,咱们得搞个科学的供应商评估系统。从质量、价格、交货期这些方面给供应商打分,这样就能清楚哪些是优质供应商,哪些还得改进。以后咱们就优先和高分的供应商合作。”

小王举手问道:“秦浩,这评分标准咋定呢?”

秦浩回答道:“咱们可以根据以前的经验和这次订单的要求来。比如说质量,就看他们产品的合格率;价格呢,就和市场价格比一比;交货期就看他们能不能按时交货。每个因素都有个权重,最后算出个综合得分。”

在大家的讨论下,供应商评估系统逐渐完善起来。秦浩还和一些优质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共享信息、共同研发来降低成本。

秦浩和一个长期合作的供应商张总通电话:“张总,咱们现在是长期合作伙伴了,以后咱们可以共享市场信息,像原材料价格波动啥的。还可以一起研究怎么降成本,比如改进生产工艺,这对咱们都有好处。”

张总在电话那头笑着说:“秦浩,你这想法好,我们肯定积极配合。”

可就在大家都觉得一切顺利的时候,新订单执行过程中出了大问题。部分钢材在客户使用的时候出现了裂纹,客户气得火冒三丈,直接把投诉电话打到了厂里。

厂里领导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立刻成立了调查小组,秦浩作为采购部门的代表,心情沉重得像灌了铅一样,他知道这次问题严重了。

调查小组开始对各个环节进行详细检查,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过程。秦浩和小组成员来到仓库,看着那些有裂纹的钢材,秦浩眉头紧锁,眼睛里满是怒火和自责。他拿起一块有裂纹的钢材,仔细端详着,脸色阴沉地说:“这裂纹不像是生产过程中出的问题,很可能是原材料质量有问题。”

小李在旁边附和道:“那咱们得赶紧查查是哪个供应商的原材料。”

经过一番排查,发现是一家新供应商的原材料质量不合格。秦浩气得脸都红了,立刻找到这家供应商的负责人。

秦浩双眼冒火,脸色铁青地对供应商负责人吼道:“你们看看你们供的是什么原材料,质量这么差,给我们厂造成多大损失!你们必须给个说法!”

供应商负责人吓得脸色苍白,结结巴巴地说:“秦浩,这……这我们也不知道咋回事啊,我们之前的产品质量都没问题的。”

秦浩愤怒地指着对方,大声说:“不管你们知不知道,事实就是你们的原材料有问题,你们必须承担责任,赔偿我们的损失!以后别想和我们厂合作了!”

处理完供应商的问题,秦浩意识到采购流程有漏洞。他把同事们召集起来,表情严肃地说:“这次事件给我们敲了个警钟,不能再出这种问题了。咱们得对采购流程进行全面审查,增加质量检验环节,保证每一批原材料都合格。”

在秦浩的带领下,采购部门对采购流程进行了全面整改。他们增加了对原材料的抽检次数,还引进了更先进的质量检测设备。

秦浩在部门会议上神情严肃地说:“同志们,这次质量问题是我们的失误,我们得吸取教训。以后每一批原材料到货,都要严格按照新的检验流程检测,不能有一点马虎。”

经过大家的努力,厂里终于化解了这次质量危机,新订单的生产也恢复了正常。秦浩在这次事件中深刻体会到了采购工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他变得更加谨慎,对待每一个环节都不敢有丝毫大意。

这次事件之后,秦浩在厂里的地位更加稳固了,领导和同事们对他更加信任。但秦浩知道,采购工作就像走钢丝,容不得半点闪失,他还要继续努力,为厂里的发展全力以赴。

在忙碌的工作之余,秦浩一直惦记着村里的情况。他坐在办公桌前,拿出纸笔,给村里写信。

秦浩一边写一边自言自语:“刘爷爷,厂里最近忙得不可开交,不过我一直挂念着村里。也不知道手工制品的销量咋样了,新种的农作物有没有啥问题,大家都还好吧?”

不久后,秦浩收到了村里的回信。他迫不及待地打开信,看着信里的内容,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嘴里念叨着:“太好了,村里发展得越来越好了。”

同时,秦浩也在关注市场动态。他在办公室里和老张讨论:“老张,现在市场变化太快了,咱们不能守着老一套采购模式。得想办法增加采购渠道的多样性,你有啥想法?”

老张想了想说:“秦浩,我觉得可以考虑和国际供应商合作,拓展国际市场。不过这可能会遇到不少问题,像语言障碍、国际物流和海关手续啥的。”

秦浩点点头,眼神坚定地说:“你说得对,这些问题都得解决。我最近在学英语和国际贸易知识,就是为了能顺利开展国际采购。”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秦浩一边努力学习,一边积极寻找国际供应商。他通过各种渠道联系国外的钢材厂,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但他从来没有想过放弃。

有一次,秦浩和一个国外的供应商打电话,因为语言不太熟练,沟通得很吃力。

秦浩有些着急地说:“Hello, this is Qin Hao. I'm from a steel rolling mill in a. We are ied in your steel products.(你好,我是秦浩,我来自中国的一家轧钢厂。我们对你们的钢材产品感兴趣。)”

对方语速很快,秦浩听得一头雾水,但他还是努力地听着,试图理解对方的意思。经过几次沟通,秦浩逐渐掌握了一些技巧,和国外供应商的沟通也越来越顺畅了。

在和国际供应商接触的过程中,秦浩和厂里的外贸部门密切合作,解决国际采购中的物流和海关问题。

外贸部门的小王对秦浩说:“秦浩,国际物流可复杂了,得选合适的物流公司,还得考虑运输成本和时间。海关手续也麻烦得很,得准备一堆文件。”

秦浩说:“小王,这些就得靠你们专业人士了。咱们一起努力,一定要让国际采购顺利进行。”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秦浩成功地开展了国际采购,并且通过调整采购策略和开展国际采购,有效地控制了采购成本。在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的情况下,厂里的采购成本保持了相对稳定,为厂里节省了大量资金。

厂里领导在会议上表扬秦浩:“秦浩,你这次工作干得太出色了!解决了新订单的采购问题,还控制了成本,这对厂里发展意义重大啊,大家都得向你学习。”

秦浩谦虚地说:“领导,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

在厂里发展的同时,秦浩心里一直装着村里。他想着等厂里工作轻松点,就回村里看看,看看还能为村里做些什么。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