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二宝,包括魏庄子那群人都没那个脑子反水,这是有人支招,并且将手伸进了大牢里面。快去打听吧,同时,看魏二宝是否真的给放了,若还没放,就让县令暂时别放呢。放了的话也要先逮捕回去。”
“好,好,我马上去做。”
郝小巧这才意识到问题严重性,之前她就认为县令老毛病犯了,偏听偏信魏二宝或者不是偏听偏信,而是武断的想向着魏二宝这个穷人而己。
叶漫舒知道此事的严重性,李固若是出事,怎么说呢,也是自找的。
但这样的官员,能绞尽脑汁为了民生的,也不能说是坏官。
只是在自我的认知范围内,无法突破。
思想有些固化了。
借着此事,若是让他长记性,能听劝,还是可以留着。毕竟这么勤政爱民的官员,应该不多见。
她马上去赵家,“赵姐姐,能不能派人把李公子请回来啊!有急事。”
赵氏头一次见叶漫舒这样,便知道事情肯定不小。
忙命人去请人。
一首到午时,李固才跑着回家。
官司太多了,他一上午都没闲着。
许多小老百姓都将官司打到他这里。
“漫舒,有啥急事?”
李固喝了一大口茶水,他下午还要判案呢。
“大人,的确是急事,而且是关于你能否站稳脚跟,不被人算计的大事。”
啥?
叶漫舒这话一出,李固一口茶水噎住。
“详细说说。”
叶漫舒将郝小巧这事说出来,不顾李固想要反驳的话,将利害关系说清楚,“大人,此事明显有人在背后支招,你不能依靠自己喜恶来做事。一旦真的这样做了,定成铁案,后面便会有人利用这件事,将你告到府衙。
大人空有一腔热情,恐怕就要止步于此了。
魏二宝本就有罪,不能因为他穷他就有理。大人,小女子只问你一句话:律法是为了啥?是为了劫富济贫?是以贫富论对错?
若是贫富论对错,那么是不是人家说的刑不上大夫,也没错,因为他们认为富长良心、读书明智也是对的。
穷凶极恶也不是一句成语,也有的是真实的。大人,你若是去乡下,就知道,有的人的坏,是部分贫富的,只是因为穷,这些人祸害的是普通人,能祸害到乡绅富人的机会少,但大人你可给了这个口子了。这也是一种不公平啊。”
李固诧异,“可,可,本官看到了太多的乡绅富户欺压百姓!这也是真实的啊。”
“太多是多少?若是真的有这些事,那你按照律法,找到证据惩办这些害群之马。然后规范他们的行为,不可欺行霸市,不可欺负弱小,不可犯法即可。一旦犯法,不管是穷富,一律公平处理才是最好的。”
李固沉思。
啪!
在旁边听着的赵氏,使劲儿给李固后背拍了一下。
“你个混蛋小子,娘都听懂的道理,你怎么不懂?你一首在读书,对底层了解不足。娘可接触过,有的穷人的确也不是好人,有的富人也不是好人,你去惩办这些坏人就行了,至于好的穷人和富人,你留着就行。你怎么就偏见如此呢!”
“娘,我这不是在想吗?漫舒说的话,的确有道理,是本官有点偏颇了。”
叶漫舒松了一口气,还好,还好,官场的生马蛋子,犯了固有思想的错,也在所难免,改了就行。
“魏二宝不能放,还没放吧!”
“没放呢,要走手续。”
“那就别走这个放人的手续了,继续查,查出受谁指使,然后深挖,把指使他的人,挖出来,不管是好坏,将手伸进县衙并且让犯人反水,就是一个重罪,先惩办了再说,杀鸡儆猴。然后以后判案不要以穷富来论,穷人犯法与富人同罪就行。”
李固总算是听进去了。立即命人不再执行放人的手续。
并且派人去调查。
亡羊补牢,未为晚也!
“臭小子,漫舒和你年龄差不多,可比你懂的多多了,你学着点,别一天天的一根筋。”
“我懂,三人行必有我师,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官海无涯,我还需要多多的体验啊,漫舒,谢谢你的教诲。”
叶漫舒见李固是听劝的,心里轻松下来。
就怕有人轴,还不听劝。
李固这是读书读的太多,又是从底层上去当了县令,总想着为民做主。
但他却狭隘了。
什么是民?
普通百姓是民,穷困潦倒之人是民,他治下的富户也是民啊。
只要以后能够公平对待即可,不需要对哪个阶层区别对待,只需要对待违法违规的人进行处罚就是最好的官。
这事根本经不住调查,在李固和郝家的调查下,很快,便查出来在其中捣鬼的何家。何家是乡绅,之前因为纵奴行凶,被李固严惩了,怀恨在心,所以,联合了好几家乡绅富户,打算给李固一个颜色看。
那几家乡绅富户,其实也有被之前李固误判的,跟着何家一起对付李固。
但大部分都不是误判的,只是以前为富不仁、以权压人习惯了,突然有人来管他们,便不服不忿,肆意报复。
李固将人抓了,审讯一通,该判刑判刑。
但判刑之前,他将之前误判的那家富户的案子翻了过来,给那个富户公平,但掺和郝家一案,却依旧需要惩罚,一码归一码。
并且李固亲自将之前判的有偏颇的案子,重新进行审理,若真的有冤枉的乡绅富户,他给予纠正,并且道歉认错。
叶漫舒听说过,连连赞叹,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好在之前所判的案子没有人命案,若是有人命案可就麻烦了,都是刚起头的经济纠纷之类的案子。
数额都不算大,那些地痞流氓,或者一部分真正的刁民,并没有一下子敢闹腾太大的。
对于有几户生意被受到很大影响的,李固也帮着他们恢复名誉,补偿生意损失,总算平复了这部分人的怨言。
且严惩了诬告之人。
之前打算将经济中心搬去府城或者别的县城的乡绅富户一看这种情况,只要心里没鬼的,都留了下来。
至于心里有鬼,做了不少坏事的,生怕被李固惩办,当然是要提心吊胆不敢再做错事,或者干脆离开,但这些害群之马走了,相反对于市场经济有了更好的改善,并没有影响本地的发展。
“漫舒,你能不能,能不能,当我的幕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