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 > 祁同伟:钟小艾力挺,侯亮平麻了 > 第48章 “没想到汉东的局势会这么棘手。”

第48章 “没想到汉东的局势会这么棘手。”

而季昌明则带着侯亮平赶往汉东省人民检察院。

一路上两人闲谈不少,彼此增进了不少了解。

到了目的地后,刚下车,侯亮平就问季昌明:“季检,刚才沙书记提到的‘团伙’和‘山头’具体是指什么呢?”

季昌明听罢笑了笑,回答说:“这个以后再慢慢给你解释吧。

近年来我们汉东的干部队伍情况变得比较错综复杂,其中拉帮结派现象较为明显。

不过你想想,这种事情不仅存在于干部队伍中,在工厂里的工人以及学校里的学生间,不也是如此吗?”

侯亮平笑着追问道:“那您算是哪一拨人呢?”

季昌明耸耸肩膀回说:“我,既没帮派也没系统,所以大家都不是很把我放在眼里。”

侯亮平闻言哈哈一笑,说道:“那要不……咱们就搭伙成一团呗?”

季昌明突然停下脚步,目光深邃地注视着侯亮平说:“你就别装傻充愣了,你可是带着‘肥记’招牌来的,你早己经归属于汉大派系。”

侯亮平表现出一副大吃一惊的样子说:“我这才刚到汉东,怎么就被算作汉大派的人了?”

季昌明反问一句:“难道不该如此划分吗?你可是从汉大政法系毕业的!”

侯亮平面露认同:“没错呀。”

季昌明继续追问:“那高育良书记是不是您的授业恩师?”

侯亮平如实回应:“确实,我和陈海、祁同伟都出自汉大政法系,高育良当时还是我们的系主任呢。”

听到这里,季昌明轻轻一笑,说:“瞧瞧,你还不承认?你早就属于汉大派这一行列啦。”

侯亮平面露苦笑点头道:“看来真是无法辩驳咯。”

边走边聊时,侯亮平再次开口提问:“季检,你觉得在汉东这个地方做事难度大不大?”

季昌明长叹了一口气:“难度与否取决于你的工作方式和初衷。

若真想给百姓谋福祉,再困难也必须去做。

然而不可否认,汉东当前形势较为复杂,因此你做事必须要具备清晰的判断力,绝不能被他人所左右牵制。”

侯亮平认真点点头应道:“理解,我会多加注意的。”

季昌明瞥了侯亮平一眼,沉声说道:“亮平,汉东这里的局势可不简单。

你刚到,别着急挑选阵营,先弄清楚状况再说。”

侯亮平郑重其事地回答:“多谢季检提醒,我会小心行事的。”

二人走到办公楼前,季昌明拍了拍侯亮平的肩膀,说道:“行啦,进去吧,还有很多事情等你去做呢。”

侯亮平笑了笑说:“确实,得抓紧进入工作状态了。”

进入楼内,侯亮平随着季昌明来到了办公室。

待季昌明坐下后,对侯亮平讲道:“亮平,你先熟悉下周围环境。

稍后我安排人带你查阅一下案件材料,了解一下我们正在处理的事情。”

侯亮平点头答道:“好,季检,我会尽快投入工作。”

季昌明微微一笑,说:“不急,慢慢来。

汉东的情况错综复杂,你得有耐心。”

侯亮平也露出了微笑,“我知道了,我会一步一步来的。”

正交谈着,秘书敲门而入,“季检,沙书记那边会议结束了,问咱们这边怎么样了。”

季昌明应声答道:“好的,告诉沙书记一切都顺利进行,我们会尽快处理好当前任务。”

待秘书离开后,侯亮平问道:“沙书记是否有新的指示?”

季昌明摇摇头,“没什么特别的,就是催促我们快点把事情办好。”

侯亮平似有所思地说:“看样子沙书记对这些事也挺看重的。”

季昌明点了点头,“没错,汉东的事一环动百环跟着转,谁都不敢放松警惕。”

聊了几句,季昌明站起身,对侯亮平说:“走,带你去见见同事们。”

侯亮平也随之站了起来,“好的,谢谢季检。”

两人走出办公室,季昌明一边走一边解释说:“这里是省检察院的核心部门,许多重要案件都从这儿开始推进。

你是新人,先熟悉熟悉流程,熟悉后就能着手处理具体事务了。”

侯亮平点头表示明白,“我会努力适应的。”

到了大办公区,季昌明拍拍手,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大家听好了,这位是侯亮平,新来的同事。

以后请大家多多帮助他。”

办公室里的同事纷纷点头致意,有人笑着调侃:“欢迎加入,是不是又是汉大政法系的优秀毕业生呀?”

侯亮平笑了笑回应:“是,汉大毕业的,还望诸位多多关照。”

大家也热情相迎,氛围看起来还不错。

之后季昌明对侯亮平交代:“你先和同事们聊聊吧,我还有点事。”

侯亮平点点头,“好,您忙您的。”

季昌明离去后,侯亮平便同同事们交流起来,大家对于这位新同事的兴趣不小,不少人主动过来寒暄问候。

侯亮平表面上配合应对,内心却默默留意,暗自思忖:“看来汉东的水比我想像中的还要深得多。”

另一边,办公室里祁同伟眉头紧锁,手握一份文件陷入思索,“赵东来这件事可不能就这样算了,我得设法把事情搅得更乱,也许这样反而能找出破绽……”

他抬眼望向窗外,目光里带着些思索:“汉东的大动荡,这才刚刚拉开序幕呢。”

“跟你说个有意思的事。”

季昌明边走边说道,“咱们汉东政法系统的头面人物,基本上都是从你们汉东大学政法系毕业的。”

“哇,原来我们汉东大学这么厉害?”

侯亮平笑着问道。

“那当然啦。”

季昌明点了点头,“其他学校政法系的学生,可没有你们汉大的混得好。”

“这么说来,外界就有了些议论。

当年蒋校长创办黄埔军校,培养出黄埔系。

而高育良书记呢,则带出了一个‘汉大帮’。”

“是不是得赶紧找我的老师串门认认亲近?”

侯亮平笑嘻嘻地调侃道。

“拜不拜那是你的事,我管不着。”

季昌明笑了笑,“还有另一拨人,号称秘书帮,以前是由李达康带头,他曾是赵立春书记的秘书。”

“我在京城听说,赵立春书记向上推荐的人是高育良,并没提过李达康。”

侯亮平追问。

“这个传言我也听过。”

季昌明点点头,“但现在己经无所谓了。”

“为什么?是因为沙瑞金书记上任吗?”

侯亮平接着问。

“也有关系,但不仅仅是这样。”

季昌明说道,“你应该清楚吧,几个月前汉东闹出了件大乱子,因为一起打击报复事件闹到国外都丢了脸面。”

“紧接着又出现了几桩大案,首接点名批评。

最后还是高育良书记带着领导团队对汉东干部进行了全面整顿。”

“李达康因为牵扯进案件被调查了,他的秘书帮也被查得乱七八糟。”

“那汉大帮呢?”

侯亮平问。

“汉大帮也逃不过这一劫。”

季昌明回答。

“也被查了?查得很重吗?”

侯亮平显得有些惊讶。

“是的,同样查得支离破碎。”

季昌明说道,“不过……”

“不过什么?”

侯亮平赶紧追问。

“只不过,这些人当中问题比较严重的被判了刑,其余大部分则是被抓了。”

季昌明说道,“虽然没了官职,党员身份也被取消,但好歹没进监狱,他们应该觉得算是捡了条命吧。”

“原来是这么回事。”

侯亮平其实心里有数。

这种**争,在汉东也好,全世界也罢,哪能少见得了?

“那么相关程序上有什么纰漏吗?”

侯亮平继续发问。

“目前看都没什么明显的问题。”

季昌明摇头说道,“所有事情都在法律框架内解决的。”

侯亮平立刻领会到:就像民事诉讼和刑事案件的判决标准都有一定的区间范围一样。

比如罚款数额从500元至10000元,刑期半年到三年等,这些都是合法范围内。

设立这些区间的初衷是为了根据案件实际情况灵活裁定,然而某些情况下却被一些人当成可以操作的手段了。

但是无论是判决半年还是三年,在表面合规的形式下似乎并无差错。

“如今沙瑞金书记来了,这事就……罢了,改天有空再详细聊吧。”

季昌明笑得意味深长。

“没想到汉东的局势会这么棘手。”

侯亮平点头回应。

“确实是挺复杂的,不过你也别太忧虑。”

季昌明笑着说,“这就像是闯进了狂风骤雨里一样。”

“幸好我来得迟些,这场风雨似乎快停了,要不然可不好说……”

“那我还真是捡了运气。”

侯亮平笑着感叹,“那您和陈海不是一首都在风雨之中?”

“我,年纪大喽,再熬一年就要退下去了。”

季昌明有些感慨地说。

“哪儿的话,季检C长您一点都不像老,即使真老了,志气也不能垮。”

侯亮平顺势说道,“毕竟当年可是跟您学到了不少呢。”

这话让季昌明听出了门道:既是鼓励他别退缩,也是暗示自己要支持侯亮平才对。

“说得没错,就算身体老了,志向不能变。”

季昌明点了点头回应。

“那是自然!”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