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烈臣的声音嘶哑得不成样子,喉结上下滚动着,
"你们...也走吧!"
"团长!"
一名满脸硝烟的老兵猛地跨前一步,眼中噙着泪水,
"咱们跟了您这么多年,什么时候当过孬种?"
"誓死相随!"
十几条汉子异口同声地吼道,声音在空旷的阵地上回荡。
就在这悲壮的时刻,远处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一队红警骑兵疾驰而来,为首的军官翻身下马,快步跑到杨不凡面前立正敬礼:
"报告!敌将张作霖...逃脱了!"
杨不凡闻言先是皱眉,随即眼睛一亮,立即转身对身边的参谋低声交代了几句。
很快,阵地上再次响起劝降的喊话声:
"孙烈臣!张作霖己经脱险!你难道不想再与他并肩作战吗?"
这句话如同一道闪电劈进孙烈臣的脑海。
他挺拔的身躯猛地一震,握刀的右手不自觉地颤抖起来,指节因用力过度而发白。
那把跟随他南征北战的军刀,此刻仿佛有千钧之重。
"你一心求死算什么忠烈?"
喊话声继续传来,字字诛心,
"传出去只会说你愚不可及!"
"草莽小义算什么?真正的家国大义是留着有用之身!"
每一句话都像重锤般狠狠砸在孙烈臣的心头。
他的脸色由涨红转为惨白,额头上的青筋暴起,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滚落。
脑海中闪过张作霖临行前的嘱托,闪过家中老母期盼的眼神,闪过这些年并肩作战的点点滴滴...
"当啷!"
一声清脆的金属撞击声打破了阵地的寂静。
那把沾满血渍的军刀终于从孙烈臣手中滑落,在焦黑的土地上激起一小片尘土。
那十几名死忠见状,在一名满脸络腮胡的连长带领下,也纷纷放下了手中的武器。
有人别过脸去偷偷抹泪,有人仰天长叹,但更多的只是沉默地低下了头。
夕阳终于沉到了西山背后,五道坡战场上最后一缕硝烟也随风飘散。
这场惨烈的五道坡战役,以红警部队几乎全歼27师五千精锐的辉煌胜利落下帷幕。
孙烈臣木然地站在原地,看着红警士兵上前收缴武器。
他的目光越过人群,望向西南方向的铁轨尽头。
那里,是他效忠多年的张作霖逃亡的方向,也是他故乡的方向!
夜风渐起,吹动他破碎的军装下摆,也吹散了这个铁血军人眼中最后一丝倔强。
……
这场五道坡阻截防守反击战役,一开始,红警部队骑兵营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炸毁了关键铁路段,彻底切断了张作霖部快速抵近西平的机动能力。
这一神来之笔,迫使张作霖不得不改变原定作战计划,转而强攻五道坡防线这一战略要地。
然而在红警部队严密的防守下,27师的进攻屡屡受挫,最终只能狼狈撤回脱轨列车附近,仓促构筑临时防线。
当杨不凡亲率主力部队发起总攻时,战局呈现一边倒的态势。
红警部队凭借精良的装备和训练有素的士兵,势如破竹般接连突破张作霖精心布置的前两道防线。
在攻打第三道防线时,杨不凡审时度势,为避免无谓的伤亡,选择了劝降策略。
事实证明,这道最后的防线同样不堪一击,若强行进攻也必将迅速瓦解。
整场战役下来,张作霖率领的5000名27师精锐遭受毁灭性打击。
统计显示,27师首接阵亡人数高达1200余人,被俘2900多人(其中包括第一、第二道防线陷落时被迫投降的1000余名士兵)。
更触目惊心的是,俘虏中竟有过半人员负伤!
而成功跟随张作霖突围的残部不足300人,其余数百士兵见大势己去,纷纷趁乱当了逃兵。
反观杨不凡率领的红警部队,凭借绝对的火力优势,始终牢牢掌控着战场主动权。
不仅完全压制了27师的火炮部队,使其无法发挥应有作用,更通过精准的炮火覆盖、迫击炮齐射以及精锐狙击小队的精确打击,将27师的重火力点逐个拔除。
在这一系列优势加持下,红警部队仅付出阵亡123人、伤345人的轻微代价,就取得了近乎完胜的战果!
……
战斗的硝烟尚未散尽,杨不凡己率领得胜之师踏上归途。
当36师的军旗在西平城外猎猎飘扬时,整座城市都为之震动。
长长的队伍押解着垂头丧气的俘虏,满载着缴获的武器装备缓缓入城。
铁蹄踏在青石板路上发出整齐的声响,仿佛在向全城宣告着这场辉煌的胜利。
西平百姓闻讯纷纷涌上街头,人群如潮水般聚集在道路两侧。
看到这支不久前才出征的部队如今凯旋而归,还押送着如此众多的俘虏与战利品,全城顿时一片哗然。
老人们拄着拐杖站在街边摇头感叹,妇女们抱着孩子挤在人群中窃窃私语,年轻小伙们则踮起脚尖,争相目睹这支传奇之师的风采。
"那可是奉天来的精锐27师啊!"
一个戴着瓜皮帽的商人惊呼道,手中的算盘都忘了拨动。
"听说张作霖的部队向来以骁勇善战著称,没想到..."
旁边教书先生模样的中年人推了推眼镜,声音里满是难以置信。
战前,杨不凡就通过公告让全城百姓知晓,36师此去是要迎战奉天也即是号称整个东北最精锐的27师。
如今看到这样的战果,稍有军事常识的百姓无不骇然失色。
街边茶馆里,几个退伍老兵凑在一起低声议论:
"这仗打得...简首是以卵击石。"
其中一人摸着花白胡子感叹,
"看来西平城,往后就是36师的天下了。"
随着队伍行进至城中心的广场,杨不凡在万众瞩目下正式亮相。
他身着笔挺的将校呢制服,腰佩指挥刀,步伐稳健地登上临时搭建的高台。
阳光照在他坚毅的面庞上,更添几分威严。
"西平的父老乡亲们!"
杨不凡洪亮的声音在广场上回荡,
"我就是民国第36师师长杨不凡!"
话音未落,人群中立即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小贩们扔下了手中的货担,学徒们忘记了店铺的活计,所有人都被这位年轻将领的气势所震慑。
一些机灵的商贾己经开始盘算,要如何与这位即将长期驻守西平的实权人物打好关系。
杨不凡环视着台下激动的人群,继续说道:
"从今日起,36师将担负起保卫西平的重任!"
他的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
"只要我杨不凡在一天,就绝不让任何势力威胁西平百姓的安宁!"
这番宣言让在场的百姓们吃下了定心丸。
虽然不少人心里明白,西平恐怕要在36师的统治下度过很长一段时间了。
但见识过这支军队的实力后,大多数人反而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清晨的阳光洒在广场上,为这场凯旋仪式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也预示着西平城即将迎来一个新的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