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宇坐在自家院子里,看着满院晾晒的猎物皮毛和准备售卖的猎物,心中却并未被这一时的丰收而冲昏头脑。他深知,打猎虽能解一时之困,但并非长久之计,且随着山林猎物数量的变化以及国家对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视,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这时,村里的老会计张大爷走进了院子。张大爷戴着一副老花镜,眼神中透着精明与睿智,他在村里德高望重,对村里的大小事务都颇有见解,也一直关注着陈宇这个有冲劲的年轻人。
“柱子啊,你这几天收获可不小啊。”张大爷笑着说道。
陈宇赶忙起身,给张大爷搬了个凳子,“张大爷,您快坐。这打猎也是看运气,不稳定,我正愁以后的日子该咋过呢。”
张大爷坐下后,缓缓说道:“你能这么想就对了。咱这村子,祖祖辈辈靠天吃饭,打猎、种地,都是些老本行。但时代在变啊,得想些新法子。我看你是个有想法的孩子,有没有考虑过搞点别的营生?”
陈宇眼睛一亮,“张大爷,其实我最近一直在琢磨养殖的事儿。您看啊,现在村里每家每户都养些家禽家畜,但都是小打小闹,不成规模。我想把养殖做大,这样不仅能有稳定的收入,还能带动村里其他人一起致富。”
张大爷推了推老花镜,沉思片刻后说道:“养殖这事儿,听起来不错,但这里面的门道可不少。你得有合适的场地,还得懂养殖技术,更重要的是要有销路。你对这些有啥打算?”
陈宇挠了挠头,“场地的话,我想先把我家院子后面那块空地利用起来,等以后规模大了,再找村里商量租块地。技术方面,我之前去镇上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叫赵强的年轻人,他家是搞养殖的,我从他那儿学了不少基础知识,也打算再找些养殖方面的书籍来学习。销路嘛,我还得去镇上的集市和饭馆多跑跑,看看能不能建立些合作关系。”
张大爷点了点头,“你这想法倒是挺周全。不过,养殖可不像打猎,动物生病了、饲料不够了,这些问题都得提前考虑到。而且,这前期投入也不小,你准备好资金了吗?”
陈宇的脸上露出一丝忧虑,“资金确实是个大问题。我这打猎攒了点钱,但远远不够。我想着先找亲戚朋友借点,能凑多少是多少,先把养殖起步搞起来再说。”
张大爷站起身来,在院子里踱步,“柱子啊,我觉得你这事儿可行。我在村里这么多年,也想看到咱村能有新的发展。我可以帮你出出主意,也可以帮你跟村里说说,看看能不能给你些支持。”
陈宇感激地看着张大爷,“张大爷,那太谢谢您了。有您的支持,我就更有信心了。”
第二天,陈宇来到镇上的新华书店,在农业养殖专区仔细挑选着书籍。这时,他听到旁边一个人在小声嘀咕:“这养殖啊,关键是要选好品种,还要注意防疫,不然一场病就能让你血本无归。”
陈宇转头看去,是一个穿着中山装、看起来文质彬彬的中年男子。陈宇走上前去,礼貌地问道:“大哥,您也对养殖感兴趣啊?”
中年男子看了看陈宇,微笑着说:“是啊,我在公社的农业站工作,经常跟养殖户打交道,也在研究一些新的养殖技术和模式。你是打算搞养殖吗?”
陈宇连忙点头,“大哥,我是村里的,想搞养殖,但没什么经验,正愁着呢。您能给我讲讲这养殖品种该怎么选吗?”
中年男子耐心地解释道:“这养殖品种得根据你们当地的气候、市场需求来选。比如说养鸡,要是你们那儿离城市近,养一些蛋鸡或者肉质鲜美的土鸡就比较好卖;要是养兔子,肉兔和獭兔的市场需求也不一样。你得先做好市场调研,再决定养什么。”
陈宇认真地听着,不时提出自已的疑问。“大哥,那防疫该怎么做呢?我听说动物生病了很麻烦。”
中年男子说道:“防疫可是养殖的重中之重。首先要给养殖场做好清洁消毒工作,定期给动物打疫苗。一旦发现有动物生病,要马上隔离,防止传染。还要注意饲料的卫生,不能让动物吃变质的饲料。”
陈宇感激地说:“大哥,您说得太详细了。我今天真是学到了很多东西。您贵姓啊?”
中年男子笑了笑,“我姓王,你以后有什么问题可以来公社农业站找我。”
陈宇回到村里后,立刻开始规划养殖场的布局。他把院子后面的空地分成几个区域,分别用来养鸡、养兔和存放饲料。他还找来了村里的几个年轻人帮忙,一起搭建简易的鸡舍和兔笼。
“柱子哥,你这养殖场要是搞起来了,肯定很厉害。”一个年轻人说道。
陈宇笑着说:“这还只是个开始,以后还有很多困难要克服呢。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一定能成功的。”
晚上,陈宇来到林晓家,把自已的养殖计划告诉了林晓和她的家人。林晓的父亲听后,说道:“柱子,你这想法不错,但也不要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养殖风险大,你得做好充分的准备。”
陈宇坚定地说:“叔,我知道。我已经在学习养殖知识了,也在找各种资源。我会小心谨慎的,不会盲目行事。”
林晓在一旁说:“柱子哥,我支持你。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陪在你身边的。”
陈宇看着林晓,心中充满了感动。“晓儿,有你这句话,我就更有动力了。我一定会让你过上好日子的。”
回到家后,陈宇坐在院子里,望着天空中的星星,心中默默想着:“养殖之路虽然充满挑战,但我一定要坚持下去,为了家人,为了晓儿,也为了整个村子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