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行动的成功让杨逸在企业发展和社会形象塑造上都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而他也深知,四合院始终是他在这个世界的根基,邻里间的情谊如同温暖的港湾,给予他无尽的力量与慰藉。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杨逸决定在四合院组织一场家庭聚会,希望借此机会增进邻里感情,让大家在忙碌的生活中能有片刻的放松与欢聚。
为了这场聚会,杨逸一大早就开始忙碌起来。他先是去集市精心挑选了新鲜的食材,想着要为大家做上一桌丰盛可口的饭菜。在集市上,他遇到了卖鱼的老张。老张是个朴实憨厚的人,对自已的鱼的品质格外自信。
老张笑着对杨逸说:“杨兄弟,你看我这鱼,都是今早刚从河里捞上来的,新鲜得很嘞。你买回去做个红烧鱼,保证大家都爱吃。”
杨逸仔细看了看鱼,点头说道:“老张,你这鱼确实不错。行,就来两条大的。”
回到四合院,杨逸在院子里支起了桌子和炉灶,准备大展厨艺。邻居们看到杨逸忙碌的身影,也纷纷过来帮忙。傻柱自告奋勇地说:“杨逸,我来给你打下手,你这厨艺我可得好好学学。”
杨逸笑着说:“行啊,有你帮忙,肯定事半功倍。”
秦淮茹也带着孩子们过来,孩子们兴奋地在一旁跑来跑去,帮忙摆放碗筷。
秦淮茹温柔地对杨逸说:“杨逸,你组织这个聚会真是太好了。最近大家都忙,好久没有这样聚在一起了。”
杨逸回答道:“是啊,四合院就是一个大家庭,咱们得经常聚聚,联络联络感情。”
随着一道道菜肴陆续出锅,院子里弥漫着的香气。有杨逸拿手的红烧肉,色泽红亮,软糯香甜;还有糖醋排骨,酸甜可口,让人回味无穷;以及各种新鲜的蔬菜小炒,清爽可口。
这时,二大爷和三大爷也走了过来。二大爷闻着香味,笑着说:“哎呀,杨逸,你这厨艺真是绝了。今天可有口福了。”
三大爷则在一旁打趣道:“杨逸啊,你这一弄,以后咱们这嘴可都被你养刁了,怕是吃不下自已做的饭喽。”
大家围坐在桌旁,欢声笑语不断。酒过三巡,话题也渐渐多了起来。
傻柱率先打开了话匣子,他有些感慨地说:“杨逸,你说咱们这四合院,以前也有过不少矛盾和争吵,但现在大家能像这样和和睦睦地坐在一起吃饭聊天,可真是不容易啊。”
杨逸点头表示赞同:“是啊,这都多亏了大家的相互理解和包容。咱们邻里之间,就应该多些体谅,少些计较。”
二大爷接着说:“杨逸,你这企业现在也越做越大了,可不能忘了咱们四合院这些老街坊啊。”
杨逸认真地说:“二大爷,您放心。我能有今天,离不开大家的帮助和支持。我肯定会带着大家一起过上更好的日子。”
这时,一位年轻的邻居小李站了起来,他有些兴奋地说:“杨哥,我听说你在外面参加了很多行业交流活动,还认识了不少厉害的人。你给我们讲讲呗,让我们也长长见识。”
杨逸笑了笑,开始讲述起自已在行业交流会议上的所见所闻,分享一些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和市场趋势分析。邻居们都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提出一些问题。
三大爷好奇地问:“杨逸,你说那些大公司都是怎么管理员工的呢?咱们这小院子里的企业,能借鉴吗?”
杨逸耐心地解释道:“三大爷,大公司有大公司的管理模式,但有些理念咱们是可以借鉴的。比如注重员工的培训和发展,给员工提供良好的晋升空间,这样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度。”
在聊天过程中,大家也分享了自已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一位邻居说起自已孩子的学习成绩有了进步,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我家那小子,以前可调皮了,不爱学习。最近不知道怎么了,突然懂事了,学习成绩蹭蹭往上涨。我这心里啊,别提多高兴了。”
而另一位邻居则倾诉了自已工作上的烦恼,大家纷纷安慰他,给他出主意。
“别灰心,工作上遇到困难是正常的。咱们一起想想办法,肯定能解决的。”
饭后,孩子们在院子里玩耍嬉戏,大人们则继续围坐在一起,享受着这难得的悠闲时光。有人提议玩一些传统的游戏,比如猜灯谜。杨逸立刻去屋里找来了一些写好灯谜的纸条。
大家开始猜灯谜,气氛十分热烈。一个灯谜是“一把刀,顺水漂,有眼睛,没眉毛。(打一动物)”
小李思考了一会儿,突然眼睛一亮,说道:“是鱼!”
杨逸笑着说:“对了,小李挺聪明啊。”
接着又一个灯谜“五个兄弟,生在一起,有骨有肉,长短不齐。(打一人体器官)”
大家纷纷猜测,有的说是手指,有的说是脚趾,争论不休。最后还是秦淮茹笑着说:“应该是手指吧。”
杨逸点头确认:“秦淮茹说得对。”
随着天色渐晚,聚会也接近尾声。邻居们都带着满足的笑容各自散去,院子里又恢复了平静,但那浓浓的邻里情却在每个人心中回荡。
杨逸看着渐渐安静下来的四合院,对身边的傻柱说:“今天这聚会真不错,以后咱们得多搞几次。”
傻柱拍了拍杨逸的肩膀:“行啊,有你牵头,肯定没问题。我就盼着咱们这四合院能一直这么热闹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