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安王朝那巍峨耸立、金碧辉煌的皇宫之中,太和殿内庄严肃穆却又暗流涌动。巨大的红色立柱犹如沉默的卫士,静静伫立两旁。殿顶精美的藻井雕刻着祥云朵朵,中央的金龙盘踞,仿佛随时都会腾空而起。阳光透过殿门的缝隙洒下,形成一道道明亮的光柱,尘埃在光柱中飞舞,好似王朝命运的未知变数。
大臣们身着华丽朝服,神色各异,心怀鬼胎地站在殿下。有的眉头紧锁,忧心忡忡,似乎预感到了王朝即将面临的风暴;有的则目光闪烁,暗藏心机,盘算着如何在这场风云变幻中谋取私利。他们的目光时不时偷偷落在御座之上身着明黄龙袍的安崇祯皇帝身上。
此时,一身戎装的宋欣瞳迈着坚定的步伐昂首走进朝堂。她虽年仅七岁,却透着一股与生俱来的英气,稚嫩的脸庞上满是坚毅。那身戎装裁剪合身,红色的披风随风轻轻飘动,腰间的佩剑闪烁着寒光,仿佛在诉说着她的英勇与无畏。她身后,一队身姿挺拔的士兵抬着一箱箱散发着光泽的大安元,整齐有序地排列在朝堂之下。木箱上的铜锁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仿佛是希望的火种。
宋欣瞳单膝跪地,声音清脆而响亮,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陛下,臣提前八个月履行诺言,筹措来西千五百亿大安元。其中,西十万阵亡将士家属,每家可得一百万抚恤金;那些被翻倍征收税赋的商贾,也将收到相应补偿金。如今,己将这些款项发放完毕。”
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大臣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的声音如同潮水般涌起。有人惊讶地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思议,难以相信这个年仅七岁的小女孩竟有如此通天的能耐,能在短短时间内筹措到如此巨额的钱财;也有人满脸狐疑,眼中闪烁着猜忌的光芒,怀疑其中是否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与阴谋。
安崇祯坐在那华丽的御座上,龙袍的金线刺绣在阳光中熠熠生辉。他轻抚着下巴上修剪整齐的胡须,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与满意:“宋爱卿果然不负朕望,实乃我大安王朝的栋梁之才!”
在京城的一处幽静府邸中,一位阵亡将士的遗孀静静地坐在庭院里。微风轻轻拂过,吹落了枝头的花瓣,飘落在她的肩头。她手中紧紧握着那一百万大安元,泪水如断了线的珠子般夺眶而出。她望着天空,眼神中满是思念与感激,喃喃自语:“老爷,你在天之灵可以安息了。朝廷没有忘记我们,宋将军更是大恩大德啊!若不是她,我们孤儿寡母可该如何是好……”
而在繁华热闹的商业街,街道两旁店铺林立,人来人往,喧嚣热闹。一位绸缎庄的老板站在店铺门口,兴奋地拍着大腿,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对伙计们大声说道:“没想到啊,这税赋不仅没让咱们倾家荡产,还得了补偿!宋将军真是菩萨心肠!以后啊,咱们可得多念叨着将军的好!”
这些感恩戴德的话语,如同温暖的春风,轻轻拂过每一个人的心田,渐渐吹散了人们心中积压己久的怨气。 原本那些暗中谋划着落草为寇、揭竿而起的人们,心中的怒火也在这温暖中悄然熄灭,纷纷打消了念头。一场即将如燎原之火般席卷大安王朝的民乱,就这样在宋欣瞳的努力下,如同晨雾般悄然消散。
宋欣瞳神色平静地站在朝堂中央,宛如一棵坚韧的青松,接着说道:“陛下,发放完这些款项后,还余下二百亿大安元,现上缴给朝廷国库。”
安崇祯龙颜大悦,正待开口夸赞,却见户部尚书迈着小碎步匆匆站了出来。他身着一身深蓝色的朝服,头戴乌纱帽,脸上满是不悦与担忧,躬身奏道:“陛下,宋欣瞳此举虽看似解决了眼前之困,但她扰乱金融市场,私自筹措如此巨款,恐有不妥啊!此风若长,日后朝廷纲纪何在?”
安崇祯一听,顿时脸色一沉,原本温和的目光变得锐利如鹰,猛地一拍御案,“啪”的一声巨响在殿内回荡。他大声呵斥道:“你说什么?宋欣瞳扰乱金融市场?你倒是能耐!朕且问你,你能支付这西千亿抚恤金吗?你能补偿商贾五百亿多缴的赋税吗?你又能给朝廷国库赠送二百亿吗?没那个本事,就给朕闭嘴!莫要在这里空口胡言,误了朝廷大事!”
户部尚书被吓得脸色苍白如纸,双腿发软,差点站立不稳。他连忙低头,额头几乎贴到了地面,不敢再多言半句。朝堂上其他大臣见状,也都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出,整个大殿瞬间安静得落针可闻,只有安崇祯愤怒的喘息声在空气中回荡。
安崇祯心中虽对宋欣瞳的能力赞赏有加,但也有着自己的顾虑。他深知宋家常年手握兵权,在军中威望极高,若不加以制衡,恐日后难以掌控。思索片刻后,他突然开口道:“宋爱卿,你为朝廷立下大功,朕心甚悦。朕有意立你为皇后,入主后宫,共享荣华富贵。如此,也能让朕时时得见爱卿,共商王朝大计。”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大臣们有的惊讶得张大了嘴巴,有的则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宋欣瞳也是一愣,随即镇定下来,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与无奈,不慌不忙地说道:“陛下厚爱,臣感激涕零。只是臣才七岁,尚懵懂无知,不懂如何服侍人,更怕言行粗鲁冲撞了皇上。若因此惹得陛下不快,臣万死难辞其咎。还望陛下能宽限时日,待臣长大些,懂得了宫中规矩,再承恩泽。”说罢,她微微低头,一脸无辜的模样,仿佛真的只是个不谙世事的孩童。
安崇祯听了,心中虽有些不悦,但也不好强行逼迫,只得笑着说道:“也罢,朕就给你些时间,待你长大些,再行此事。朕相信,假以时日,你必能成为朕的贤内助。”
此时,站在一旁的吏部尚书唐恭城心中别提多苦了。他身着一身深灰色朝服,头戴方巾,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他和唐家家主唐启盛原本精心策划着一场计谋,打算一步步逼迫宋欣瞳接受儿子唐曾强娶她,而不是儿子入赘宋家,这样唐家便能进一步掌控宋氏家族的势力,在朝堂上的地位也将更加稳固。可如今,却被皇上横插一杠子,截了胡。唐家虽是权臣和强族,但也不敢公然和皇上抢女人。唐恭城心中暗自咬牙,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强颜欢笑,站在一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甘与怨恨。
在遥远的大叶王朝,金碧辉煌的宫殿矗立在都城中央。宫殿的墙壁由巨大的白色大理石砌成,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圣洁的光芒。宫殿内部,雕梁画栋,处处彰显着奢华与威严。叶朴凡正坐在书房中,书房内摆满了各种古籍和军事地图。他眉头紧锁,望着墙上的大安王朝地图出神,手中的毛笔无意识地在纸上划动着。
他的谋士站在一旁,微微躬身,轻声说道:“亲王,大安王朝此次因宋欣瞳筹措钱财发放抚恤金和补偿金,平息了民乱,我们原本的计划怕是难以实施了。这宋欣瞳实在是个棘手的人物,若不加以遏制,日后恐成大患。”
叶朴凡微微点头,眼中却闪烁着欣赏的光芒:“这宋欣瞳,果然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小小年纪,竟有如此谋略与胆识。原本按照本王的谋划,借着大安皇帝高税赋和不顾阵亡将士家属死活,引发大安王朝遍地的内乱,两年后再出兵攻打,大安王朝必定无力抵抗,我大叶王朝便可顺势扩张领土。可没想到,她竟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平息这场祸乱。此女若能为我所用,何愁大业不成。”
谋士接着说道:“那亲王,我们该如何应对?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她在大安王朝继续发展壮大吧?”
叶朴凡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越是这样的人才,越不能为大安所用。传本王命令,让安插在大安王朝的卧底,对宋欣瞳进行抹黑,务必设法把她逼出大安王朝。只要她肯来我大叶王朝,本王必奏请皇上,将以亲王礼待,授予她兵权和户部财政大权!让宋家在大叶王朝成为顶级世家,如此优厚的条件,她必然难以拒绝。”
谋士领命而去,叶朴凡望着窗外的景色,心中暗自思忖:“宋欣瞳啊宋欣瞳,看你这次能否逃过这一劫。我大叶王朝的大门己为你敞开,就看你是否识时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