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瑶的“稻田”成了侯府后院一道新奇又略带滑稽的风景。
管事和下人们路过时,总会忍不住瞥上一眼,看着那几株在花园里显得格格不入的稻秧,私下里不免摇头失笑。大小姐这金尊玉贵的,玩泥巴玩到种粮食,还真是……别致。没人指望这几株秧苗能活下来,更遑论结出稻谷。
连林氏,也只是在每日带楚瑶散步时,会特意绕到那片角落,陪女儿看看她的“杰作”,权当哄孩子开心。看着女儿蹲在田埂边,一本正经地用小木棍给秧苗松土(实则是借机引渡微量的灵泉水),林氏只觉得女儿天真可爱,并未深究。
然而,时间,却给了所有人一个无声的震撼。
春去夏至,天气日渐炎热。
侯府花园里,名贵的牡丹、芍药在花匠的精心照料下开得姹紫嫣红,争奇斗艳。但最引人注目的,却并非这些娇客,而是角落那片小小的“稻田”。
最初那几株蔫蔫的、仿佛随时会夭折的秧苗,在楚瑶日复一日、极其隐秘的灵泉滋养下,发生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
它们的根系以惊人的速度在并不肥沃的土壤里向下、向西周蔓延,牢牢地抓住了地力。茎秆变得异常粗壮、坚韧,呈现出一种健康油亮的深绿色,远超寻常水稻。叶片更是宽大肥厚,绿意盎然,在阳光下仿佛涂了一层薄薄的釉光,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
仅仅一个月,这几株原本稀疏的秧苗,己经分蘖(niè)出大量的新株,郁郁葱葱地挤满了那一丈见方的小小土地,形成了一片浓密、茂盛、绿得发亮的微型稻田!稻株的高度甚至超过了旁边精心修剪的灌木丛!
微风拂过,那片浓绿的稻叶便如碧波般起伏荡漾,发出沙沙的轻响,带着一种独属于田野的、充满生机的韵律。一股淡淡的、清新的、类似雨后青草混着泥土的植物清香,悄然弥散开来,与花园里浓郁的花香截然不同,却别有一股沁人心脾的舒爽。
这变化,是如此的突兀和惊人!
“这……这稻子长得也太好了吧?”最先发现异样的是负责这片区域洒扫的粗使丫鬟。她看着那片几乎要将小路都侵占的浓绿稻田,惊得合不拢嘴。
“是啊!这才多久?简首像施了仙法!”另一个丫鬟附和道,眼神里充满了惊奇。
消息很快传开。花匠老王头被管事叫来,围着这片小小的稻田转了好几圈,蹲下身仔细查看稻株的长势,甚至拔起一株看了看那盘根错节、异常发达的根系,连上的皱纹都因为震经而舒展开了。
“奇了!真奇了!”老王头啧啧称奇,浑浊的老眼里满是不可思议,“这土……老夫看了,就是普通的园土,还带着砂石,背阴,算不得好地。这稻种……也是庄子上挑剩的晚稻苗,品相一般。可这长势……”他摸着油亮粗壮的稻秆,“便是庄子上最好的水田里,用最上等的秧苗,伺候得最精心,也长不到这般茂盛!这分蘖,这叶色……简首闻所未闻!”
“难道是小姐福泽深厚,连稻子都沾了光?”有婆子小声议论。
“我看是那块地风水好!”另一个婆子煞有介事。
各种猜测在仆役间流传,最终都归结为小小姐楚瑶带来的“福气”和那块地的“风水”。毕竟,一个三岁半的孩子能懂什么种地?只能是老天爷眷顾。
林氏听闻下人们的议论,也带着几分好奇亲自去看。当看到那片在花园角落郁郁葱葱、生机勃发得近乎“嚣张”的稻田时,她也愣住了。那浓得化不开的绿意,那扑面而来的清新气息,都让她感到一种源自生命本身的震撼。
“娘亲!瑶瑶的稻子!”楚瑶被林氏抱着,小手指着自己的“杰作”,小脸上满是骄傲和毫不掩饰的欢喜。
林氏看着女儿亮晶晶的眼睛,心头一片柔软。她只当是女儿的童真和运气创造了这个小小的奇迹,并未多想。她笑着亲了亲女儿的脸颊:“瑶瑶真厉害!把稻子种得这么好!等秋天,我们瑶瑶就能吃到自己种的米了!”
“嗯!吃米!”楚瑶用力点头,大眼睛弯成了月牙儿。只有她自己知道,这“福气”和“风水”的源头在哪里。
她的小稻田,成了她每日必去的“圣地”。在丫鬟们的陪伴下,她蹲在田埂边,小手轻轻拂过那些油绿宽大的稻叶,感受着叶片下隐藏的、正在孕育的稻穗雏形,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成就感。
方寸之间,生机盎然。这不仅仅是几株稻子,这是她撬动命运的第一块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