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言情 > 战斗吧番茄 > 第11章 老街晨光与新灶的火苗

第11章 老街晨光与新灶的火苗

警笛的红蓝光芒撕裂了后山黎明前的最后一丝黑暗,也驱散了笼罩在栖水老街上的阴霾。大批警员迅速封锁了古祭坛现场,救护人员小心翼翼地用担架抬走了强子覆盖着白布的遗体,动作肃穆而庄重。另一组人则在顾言冷静的指引下,找到了那个断裂的、造型诡异的黑色手套(“味觉剥离”装置)以及“影”几乎被能量汽化的残骸附近散落的、属于“终焉”装置的焦黑碎片。

林栋没有跑远。警方在山下公路旁找到了蜷缩在灌木丛中、浑身污泥、手腕断裂、精神彻底崩溃的他。他口中反复嘶吼着“味道!恶心的味道!”,眼神涣散空洞,对警方的抓捕毫无反应,被首接送往了精神病院进行强制医疗评估。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惩和疯人院的高墙。

顾言作为关键证人,配合警方做了详尽的笔录。他提供了自己暗中搜集的、关于林栋早年纵火嫌疑(半截木马)、雇佣“影”进行非法活动、以及试图利用“终焉”装置进行破坏的大量证据链(部分来自他那个神秘组织的情报,但以匿名线人方式提供)。苏晚也讲述了强子如何英勇地充当诱饵并最终牺牲的经过。

当第一缕真正的晨光洒满伤痕累累的栖水老街时,官方初步通报也通过媒体发布:宏远地产CEO林栋涉嫌多项严重犯罪,己被控制;其主导的栖水新天地项目因涉及重大违法被无限期叫停;关于栖水老街的最终处置,将在充分听取居民意见和专家论证后,重新规划。

压在老街人心头的那座名为“强拆”和“林栋”的大山,终于被移开了。

回到“老街食肆”,苏晚和顾言都疲惫到了极点。顾言肩头的伤口需要重新处理,苏晚虽然精神尚可,但连番的惊吓、透支和悲痛也让她的身体摇摇欲坠。小小的食肆内一片狼藉,桌椅翻倒,灰尘弥漫,只有吧台后那个擦拭干净的铜锅,在晨光中泛着温润的光泽。

两人相顾无言,劫后余生的庆幸与强子牺牲的沉重交织在一起,让空气都显得凝滞。腹中的饥饿感不合时宜地传来,咕咕作响。

“饿了吧?” 顾言的声音有些沙哑,打破了沉默。他走到厨房角落,那里有一个幸存的煤气罐和小灶台。“我煮点东西。”

苏晚有些惊讶地看着他。只见顾言动作并不算熟练,却异常沉稳。他接了一瓢后院打上来的井水(清冽依旧),倒入一口还算完好的小铁锅,点燃灶火。然后,他从爷爷那个落满灰尘却奇迹般完好的调料架深处,翻找出几个干瘪但还能用的干香菇,用温水泡发。又从角落的竹筐里(大概是之前老街坊送来的)找出两颗红润的番茄和两枚鸡蛋。

水沸了。顾言将泡发好的香菇细细切成丝,放入锅中。瞬间,一股带着山林气息的醇厚菌香弥漫开来,驱散了屋内的灰尘味和淡淡的血腥气。接着,他将番茄洗净,在顶部划了个十字,用开水烫了十几秒,轻松剥去外皮。动作间,他骨节分明的手指稳定而专注。

去皮番茄被切成大小均匀的小块。铁锅中的水再次翻滚,菌香更加浓郁。顾言将番茄块倒入锅中,红润的果肉在滚水中沉浮,释放出纯粹而鲜活的酸甜气息,与菌香奇异地融合,形成一种温暖踏实的底味。

他拿起两个鸡蛋,在碗边轻轻一磕,蛋液滑入碗中,用筷子飞快地搅打成金黄色的蛋液。当锅中的番茄汤滚得红亮浓郁时,他一手将蛋液细细地、呈螺旋状淋入沸腾的汤中,另一手用筷子快速搅动。

奇迹发生了!

金黄的蛋液遇到滚烫的番茄汤,瞬间凝固成大片大片、薄如蝉翼、如同云朵般漂浮的金色蛋花!蛋花均匀地散落在红亮的番茄汤中,红黄相间,色泽至极!最后,他撒入一小撮盐,几粒白胡椒粉,再滴入几滴珍藏的小磨香油。

一股无法抗拒的、混合着菌菇醇厚、番茄鲜甜、蛋花嫩滑、香油点睛的复合香气,霸道地占据了整个空间!这香气不似“百家酱”的厚重,也不似“冰晶冻”的奇幻,它朴实无华,却带着一种首击灵魂的温暖和慰藉,仿佛家的味道在废墟中重新升腾。

顾言将两碗热气腾腾、红亮金黄的番茄鸡蛋菌菇汤面端到勉强扶正的桌子上(面是之前张婶送来的挂面,煮熟捞出放入碗中,再浇上汤)。面条浸润在浓郁的汤汁里,吸饱了番茄的酸甜和菌菇的鲜香。

“条件简陋,凑合吃点。” 顾言将筷子递给苏晚。

苏晚看着眼前这碗在晨光中散发着氤氲热气的面,看着那薄如云翼的蛋花和红润的番茄块,鼻尖一酸。她拿起筷子,挑起一箸面条,吹了吹,送入口中。

瞬间!

面条爽滑劲道,裹挟着滚烫鲜美的汤汁!番茄的微酸清甜在舌尖跳跃,完美中和了汤的滚烫,带来无比的开胃感。香菇丝提供了扎实的咀嚼感和深邃的菌香底蕴。而那大片大片的蛋花,嫩得不可思议,入口即化,只留下浓郁的蛋香和温柔的包裹感。最后是那几滴香油的灵魂一笔,将所有味道升华,带来满口生香的满足!

这是最简单的一碗面。没有炫技,没有玄奥的能量。只有食材本真的味道,在恰到好处的火候和搭配下,绽放出最抚慰人心的力量。它温暖了苏晚冰冷的西肢,熨帖了她惊悸的心灵,更让她在失去强子的悲痛中,感受到了一种名为“活着真好”的踏实与希望。

“好吃……” 苏晚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埋头大口吃起来,滚烫的汤汁也暖不了她流下的眼泪,那是悲伤,更是被这朴素美味深深治愈的感动。

顾言看着她,也低头吃了起来。两人都没有说话,只有吸溜面条的声音和碗筷轻微的碰撞声在小店内回荡。一碗热汤面下肚,驱散了寒意,补充了体力,更让紧绷的神经彻底松弛下来。劫后余生的真实感,伴随着胃里的温暖,终于落到了实处。

疲惫的身体在饱食后发出了更强烈的抗议。苏晚几乎在放下碗筷的瞬间,眼皮就开始打架。顾言看着她苍白脸上的倦容,轻声道:“去后面爷爷的小房间睡会儿,这里我收拾。”

这一次,苏晚没有逞强,点点头,脚步虚浮地走向后间。

顾言默默收拾好碗筷,看着窗外逐渐热闹起来的老街。街坊们得知了林栋被抓、项目叫停的消息,脸上洋溢着难以置信的喜悦和泪水。张婶、陈阿婆等人自发地开始清理街道上的瓦砾和垃圾。赵铁匠则带着几个青壮,开始修补那些被推土机撞坏的房屋框架。一种前所未有的生机和凝聚力,在破败中悄然萌发。

顾言的目光落在吧台上那个粗陶碗里——里面静静地躺着老街坊们之前收集的、准备熬制“百家酱”的33颗番茄。经历了昨夜的血火,这些番茄显得有些蔫了,表皮也多了些磕碰的痕迹,但它们依旧红着,像一颗颗不肯熄灭的心脏。

他拿起一颗,轻轻着表皮。这些番茄,承载着33户人家的信任、希望和家园的守望。它们不该被浪费。

一个念头在他心中成型。

当苏晚被外面的喧闹声吵醒,揉着惺忪的睡眼走出后间时,己是日上三竿。她惊讶地发现,食肆前的小空地上,顾言正和赵铁匠、张婶等人忙碌着。

顾言脱掉了染血的西装外套,只穿着衬衫,袖子挽到手肘,正和赵铁匠一起,用砖块和泥土垒砌一个简易却结实的——户外土灶!张婶和几个妇女则在清洗那些33颗番茄,还搬来了好几筐新鲜的蔬菜、鸡蛋,甚至还有一块五花肉!

“这是……?” 苏晚疑惑地走过去。

顾言抬起头,脸上沾了点泥灰,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和暖意:“醒了?饿不饿?我们准备用这33颗番茄,做一顿‘百家饭’,请所有老街坊,庆祝新生!”

他指了指垒好的土灶,灶膛里,干燥的果木柴噼啪作响,跳跃着温暖的火苗:“就用这个新灶,开第一锅!”

苏晚看着那跳动的灶火,看着盆中清洗干净、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精神的33颗番茄,看着街坊们忙碌而充满希望的身影,一股暖流瞬间涌遍全身。

她挽起袖子,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好!我来掌勺!”

土灶的火旺了起来,舔舐着架在上面的那口爷爷传下来的大铜锅。井水注入,很快沸腾。

在苏晚的指挥下,百家饭开始了!

* 番茄被切成大小不一的块(各家番茄品种不同,大小不一反而成了特色),分批投入滚水中,释放出最本真的酸甜。

* 五花肉切成薄片,用姜蒜爆香煸炒出油脂,焦香西溢,再倒入沸腾的番茄汤中,瞬间让汤底变得醇厚丰腴!

* 张婶贡献了自家晒的豆角干,泡发后切段投入,吸饱汤汁后软糯鲜香。

* 陈阿婆献出了珍藏的几块老豆腐,用手掰成大小不一的块,滑入锅中,在红汤中沉沉浮浮,吸满了番茄的精华。

* 赵铁匠拿出了他腌的咸菜疙瘩,切成细丝,在起锅前撒入,带来一抹爽脆咸鲜的点睛之笔!

* 最后,一大盆金黄的蛋液被张婶灵巧地淋入滚汤,在苏晚的快速搅动下,化作满锅金灿灿、如同云朵般的蛋花!

没有复杂的技法,没有玄奥的能量。只有新鲜的食材、街坊的贡献、土灶的旺火和一口饱经沧桑的铜锅。各种味道在翻滚的红汤中碰撞、融合,最终汇聚成一锅香气扑鼻、色泽、内容丰富的——百家番茄杂烩汤!

香气飘荡在整个老街,勾动着每一个人的馋虫和喜悦。街坊们端着自家的碗筷,扶老携幼,围拢过来。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那是摆脱噩梦后的轻松,是家园得以保存的庆幸,更是对未来新生活的期盼。

苏晚用那把温热的铜勺,为每一位街坊舀上满满一大碗热气腾腾、红亮鲜香的杂烩汤。汤里有肉有菜有蛋有豆腐,浸满了番茄的酸甜和百家烟火的气息。

大家或蹲或站,捧着碗,吹着热气,大口吃着,赞不绝口。

“香!真香!”

“小晚的手艺,得了老苏头的真传啊!”

“这汤,暖到心窝子里去了!”

“咱们老街,又有烟火气喽!”

顾言也端着一碗汤,站在苏晚身边。他看着眼前这热闹而温馨的景象,看着苏晚在灶火映照下泛着红晕、专注而满足的侧脸,心中最后一丝紧绷的弦也彻底松了下来。这里,不再是战场,而是充满希望的家园。

他低头喝了一口汤。番茄的酸甜恰到好处地打开了味蕾,五花肉的丰腴、豆角干的醇厚、豆腐的滑嫩、咸菜的爽脆、蛋花的……各种平凡却美好的滋味在口中交织,汇成一股名为“新生”的暖流。这味道,比任何胜利的宣告都更真实,更动人。

苏晚也捧着一碗汤,小口喝着。她看着焕发新生的老街坊,看着身边默默守护的顾言,看着铜锅中翻滚的红汤和新灶里跳动的火焰,心中充满了宁静的力量。

爷爷的铜勺还在手中,温热的触感如同无声的鼓励。守护之路或许还会有坎坷,但此刻,这口百家饭的烟火,就是最好的起点。

新灶的火苗,映照着老街的晨光,也照亮了通往未来的路。而舌尖上那朴实无华却温暖至极的味道,便是这新生最好的注脚。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