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 > 科技创途:林骁的非凡之路 > 第51章 合作与竞争的漩涡

第51章 合作与竞争的漩涡

诗曰:

风云际会起波澜,合作竞争两相关。

且看诸君谋远略,新机前路意千般。

五代战机试飞成功的余波在国际舞台上持续荡漾,林骁团队很快便被卷入合作与竞争交织的复杂漩涡之中。各国代表如潮水般涌来,纷纷表达合作意愿,但其中暗藏的竞争意味也不言而喻。

林骁坐在会议室中,面前的全息屏幕上显示着来自不同国家的合作提案。美国方面提出建立联合研发项目,表面上是共同推进五代战机技术的升级,实则试图借此机会获取核心技术;欧洲某强国则提议进行技术交换,用他们在航空材料领域的部分技术,换取五代战机的飞控系统细节;还有一些中小国家,希望能首接引进五代战机生产线,以提升本国空军实力。

“这些提案都不简单。”苏瑶指着屏幕上的条款分析道,“美国的联合研发,我们很可能会在合作中逐渐失去主导权,核心技术也有泄露风险;欧洲的技术交换,看似,但他们想要的飞控系统是我们的关键优势,不能轻易示人;而那些引进生产线的请求,虽然能带来一定经济收益,但后续的技术维护和升级也会带来诸多麻烦。”

简宁点头表示认同,“我们必须谨慎选择,既要利用合作提升自身实力,又不能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或许我们可以尝试多线合作,但要把握好尺度。”

林骁沉思片刻后说道:“我认为可以与部分国家展开有限度的合作。对于美国的联合研发提议,我们可以婉拒,其野心昭然若揭。欧洲的技术交换,我们可以挑选一些非核心但有价值的领域进行尝试,前提是确保我们的核心技术安全。至于那些引进生产线的国家,我们可以提供一些基础型号,并附带技术培训,但关键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经过一番讨论,团队制定了初步的合作策略。他们首先与欧洲某国就航空材料技术展开交换合作,在确保飞控系统等核心技术不泄露的前提下,获取了一些先进的复合材料制造工艺,这有助于进一步优化五代战机的机身结构。

与此同时,对于那些希望引进生产线的国家,林骁团队挑选了几个地理位置重要且政治关系稳定的国家,提供了五代战机的基础型号生产线,并派遣技术专家进行培训,在扩大五代战机影响力的同时,也建立了良好的国际合作关系。

然而,这些合作举动并没有让竞争压力减小。美国对林骁团队的拒绝怀恨在心,暗中加大了对其技术的封锁和情报收集力度。一些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国家,在看到林骁团队与部分国家展开合作后,也加快了自身航空技术的研发步伐,试图在这场国际航空竞争中不落下风。

林骁团队深知,他们在合作的道路上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来自各方的竞争压力。但他们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卓越的技术,在这合作与竞争的旋涡中努力找准方向,稳步前行,为五代战机的未来发展开拓更为广阔的空间。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