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言 > 随身空间之我在古代搞扶贫 > 第40章 春芽暗涌

第40章 春芽暗涌

冬雪消融,冻土松动。俞家村屋后那片小小的药圃里,几株刺五加藤蔓终于挣脱了寒冬的桎梏,在初春微寒的风中,颤巍巍地舒展出几片嫩绿的新叶。虽然依旧纤细瘦弱,却带着一种劫后余生的倔强生机。

晓薇蹲在田埂边,指尖轻轻拂过的叶片。掌心那块温热的碎片,此刻传递出一种近乎“欣慰”的细微暖流。她摊开手,碎片表面玄奥的星纹在阳光下流转着内敛的光泽。经过一个冬天的摸索,她与这碎片的联系愈发清晰。它无法再创造神迹,却像一位沉默的良师,指引着她去发现、去“标记”那些潜藏于山野间的、本身禀赋不凡的药草。这些被标记的植株,在碎片微弱的“光注”下,会生长得更健壮,药性更凝练纯粹。

“济世堂…”晓薇低声念着这个名字。县城最大的药铺重新开张,主动寻求合作,这无疑是巨大的机遇,也是严峻的考验。药铺不是车马店的老胡,他们对药材的品质、品相要求只会更高、更严苛。

“晓薇!”二哥俞青河拄着拐杖(断臂恢复良好,但还需小心),兴冲冲地走过来,手里捏着一小包东西,“你看!这是老胡偷偷塞给我的,济世堂给的样品!说是什么…‘上等薄荷干’!”

晓薇接过纸包打开。里面是几片晒干的薄荷叶,叶片完整,颜色翠绿,香气也算浓郁。但晓薇只凑近闻了闻,眉头就微微蹙起。这香气,浮于表面,少了一股沁人心脾的辛凉穿透力,更缺了她用碎片“标记”过的那些薄荷所特有的、那股沉淀在叶脉深处的草木精华之气。

“怎么样?能比得上咱家的不?”俞青河紧张地问。

晓薇摇摇头,嘴角却勾起一丝自信的弧度:“差远了。二哥,你闻闻这个。”她从怀里取出一个小巧的荷包,里面是几片她亲手采摘、标记、晾晒的薄荷干叶。叶片颜色更深,近乎墨绿,叶脉纹路清晰如画。甫一打开,一股浓郁、清冽、首冲脑门的辛凉香气瞬间弥漫开来,带着一种奇异的“活”气,仿佛刚从晨露中摘下!

俞青河凑近深吸一口,眼睛瞬间瞪圆:“嘶…这!这才是好东西!光闻这味儿,脑袋都清醒了!”

“这就是我们的底气。”晓薇小心地将荷包收好,“济世堂要的是最好的药材?我们给的,就是这‘最好’里的尖子!”

几天后,俞大柱和俞青山再次踏上去县城的路。背篓里,用干净油纸和干荷叶精心包裹的,是俞家村这个春天第一批、也是品质最顶尖的收获:半斤标记过的、香气惊人的老薄荷叶干品,三两同样被标记、根须粗壮、断面呈淡金色的刺五加根切片。数量少得可怜,却凝聚着晓薇的心血和全村人的希望。

济世堂药铺果然气派,雕梁画栋虽显陈旧,但厚重的药香弥漫在空气中,显示出深厚的底蕴。接待他们的是个留着山羊胡、眼神精明的中年管事,姓孙。

孙管事验货的过程一丝不苟。他先是仔细查看薄荷叶的色泽、完整度,又捏碎一点放在鼻尖深嗅,最后甚至取了一小撮放入口中细细咀嚼品味。他的表情从最初的严肃审视,渐渐变为惊讶,最后是掩饰不住的赞叹。

“好!好一个‘活’薄荷!”孙管事拍案叫绝,“香气凝而不散,辛凉入骨透髓,后味回甘绵长!比我们库里的上等货还要胜出一筹!这刺五加根…”他又拿起一片根片,对着光看那细腻的金色纹路,“切片均匀,浆足质密,药性保存极佳!好东西!真是深山里出的好东西!”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