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言 > 随身空间之我在古代搞扶贫 > 第42章 狼顾之影

第42章 狼顾之影

济世堂的订单像一道甘泉,滋润着俞家村干涸的土地。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村民们脸上的彩色褪去不少,眼中也重新有了光彩。晓薇家屋后的药圃,在村民自发地帮忙下,规模扩大了一倍。新扦插的刺五加藤蔓和移栽的几株标记过的薄荷,在春风中舒展着枝叶。虽然生长缓慢,但每一片新叶都承载着希望。

晓薇每日大部分时间都耗在药圃和后山。她带着村里几个最机灵、也最沉得住气的半大孩子,如同寻宝般,在沟壑石缝间仔细搜寻那些被碎片“青睐”的优质药源。她教他们辨识叶片的光泽、脉络的走向、香气的层次,这些都是判断植株内在禀赋的细微线索。孩子们学得认真,他们知道,找到一株好药,就能为家里多挣几文钱。

“晓薇姐!你看这个!”一个叫栓柱的孩子兴奋地拨开一处背阴石壁下的苔藓,露出几株叶片厚实、边缘带着细密锯齿的植物,开着不起眼的小白花,“闻着有点苦,但细闻又有点回香!”

晓薇走过去,蹲下身。掌心的碎片传来一阵清晰的、带着“暂许”的温热波动!她仔细查看,叶片深绿油亮,叶脉如金线,花虽小却异常精神。是野生丹参!而且是品质极佳的老根!

“栓柱,好眼力!”晓薇笑着赞许,“这是丹参,根是好东西。记住这个地方,等秋天根长足了再来采。采的时候要小心,别伤了根须。”她一边说,一边习惯性地将手掌悬在植株上方片刻,完成那无声的“标记”。

栓柱用力点头,小脸上满是自豪。

日子在忙碌而充实的采药、熬膏、晒茶中度过。通往县城的路,俞大柱和俞青山走得越来越熟稔,与济世堂孙管事和老胡的交情也日渐深厚。晓薇掌心的碎片,似乎也适应了这种规律而专注的“工作”,传递的暖意更加稳定,对药草的“标记”效果也似乎更加精微。

然而,俞青山带回的警告,像一根刺,始终扎在晓薇心头。她变得更加谨慎。每次去后山,都会留意周围是否有异常动静。回村的路上,也习惯性地多绕几个弯。她甚至让二哥俞青河组织村里的半大小子,轮流在村口和进山的要道附近“放羊”,实则暗中留意陌生面孔。

平静之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

这天傍晚,晓薇刚从后山回来,背篓里装着几株标记过的、品相极佳的野菊花。刚走到村口,就被负责“放羊”的栓柱气喘吁吁地拦住。

“晓薇姐!有…有生人!”栓柱小脸发白,指着村外通向山林的小路,“两个!穿着灰布衣裳,看着像走亲戚的,但…但眼神好吓人!他们在岔路口转悠好久了,老是往咱们村这边看!大壮哥假装问路凑过去,闻到他们身上…有铁锈和…和庙里烧香的怪味儿!”

铁锈味?庙里的香火味?晓薇的心猛地一沉!这绝不是普通行脚商人或探亲访友的气味!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