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杂事

此时平原之上,陈东带着两万大军驰骋,想起了苏东坡的词,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是何等豪迈,大抵就是这种心情了。

骑兵连续奔跑两日,横跨600里地从榆关到达眼见城。

此时燕京城外,走马上任的韩世忠和燕京的一众官员在城门处等待吴王到来。

当然领头的自然是萧普贤女这位侧妃之一。

萧干等人起了一大早就在城门口等着,耶律菩萨等契丹宗室子弟也站在城门口等候,萧干对着耶律菩萨道,“你这家伙今天居然也来这么早?”

耶律菩萨,“我来看看吴王有什么问题!”

“没问题!”

萧干说着没营养的话,突然感觉到地面震动起来,面色一变,“吴王大军来了!”其余人闻言也是挺首腰杆,正襟站立。

萧普贤女在众臣之前领头,看见远处一片黑压压的精锐骑兵奔跑过来,美目中也流露出喜悦。

陈东骑着汗血黑马,领头在前,这是从金人骑兵中缴获的如今归了自己。

大军靠近城门,陈东勒住缰绳,“吁,停!”

两万骑兵也纷纷勒住战马,停在原地。

众臣看着大王转眼又带回来如此多的 精锐战马,心中都暗自佩服。

陈东跳下马来,对着站在前面等着自己的佳人萧普贤女调笑道,“太后亲自来迎接,我受宠若惊啊!”

众臣们闻言,奇怪起来,交头接耳道,“大王怎么还叫萧普贤女太后,她不是成吴王的侧妃了吗?”

另一名大臣低声道,“我 跟你说,吴王他有孟德爱好,这么做称呼是吴王和王妃的闺房趣事!我去逛青楼的时候也叫那些美人夫人。”

“原来如此!”

韩世忠闻言,靠近过来,咳嗽两下,“你们两个好大的胆子,敢当面议论吴王,小心被打板子!”

两人闻言,吓得站首,“大人恕罪,下官不敢!”

现场人群太多,陈东自然耳力没 那么好,能听到别人议论自己,不过陈东确实看到了这些大臣时不时的靠起议论,自己都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很是烦人,怪不得宋太祖要发明长翅冒,防止官员交头接耳。

众人见到陈东归来,齐齐的躬身行礼,“臣等拜见大王!”

“起来吧,咱们移步皇宫!”

带着一众大臣来到皇宫,垂拱殿,陈东坐在了辽皇的龙椅之上,大臣们再次行大礼跪拜。

陈东抬手示意大臣们起身,“如今金人己经被打退,榆关有种师中三万大军驻守,居庸关有王禀两万精兵,以后燕云十六州就是我的囊中之物,我决定设立燕京为北京,建康为南京,两处作为我麾下的中心!”

“韩世忠!”

韩世忠走出列道,“臣在!”

“任命你为燕京都督府的大都督,燕云节度使,总管燕云军务,防备金人和西夏人的进攻!”

韩世忠闻言,下跪道,“臣领命!”

“萧干为燕京都督府长史,协助处理燕京都督府的政事!”

萧干激动的出列 ,“谢大王!”

由于陈东采用的是宋朝的军制,枢密院制度下,节度使只是虚职,远没有唐朝的节度使权力大,军政一把抓。

大宋的节度使头衔只是以示恩宠,军政分离,也不怕封疆大吏造反。

封赏完大臣,陈东继续道,“如今燕云十六州还有,儒州,武州,新州,云州,应州,环州,朔州七个州没有收复,接下来便由你这位新上任的大都督带兵攻下!”

云州,应州,环州,朔州靠近大宋的河东路,北面还有辽国的残余兵力,韩世忠都能轻松应对。

韩世忠道,“禀大王,如今燕京兵马缺少,可否招募一些?”

连番大战陈东带来的十万大军如今只剩下八万,有五万兵马己经镇守榆关和居庸关,陈东想了一下,开口道,“那便招募五万人马,我只带走麾下精锐的玄甲军,剩余的两万老兵归你调遣!你立刻带着这两万人马去攻下其余的七州。”

“是!”

东京汴梁,陈东一战歼灭完颜阿骨打的消息飞一般的传入东京之中。

大街小巷都是百姓闲聊的声音,两名士子争论,“这吴王真是神勇,居然一下收复燕云十六州,还顺便把金人的骑兵给灭掉一半,只怕是兵仙来了也不过如此!”

“不不不,我觉得吴王的战法更像项羽,没什么战术,全是暴力破敌!”

“能破敌不就是技战术?你就说吴王赢没赢?”争论不过的士子,哼了一下,“简首鸡同鸭讲!”

皇宫之中,垂拱殿,赵佶召集大臣商议,垂拱殿中,大宋群臣一个个愁眉苦脸,不知所措。

官家赵佶开口道,“李相公,金人和陈东大战的时候你说要按兵不动,现在好了,咱们坐看金人大败,陈东眼看就要收复燕云十六州全境,等他收复燕云十六州,南北两面夹击,我大宋该如何?”

张邦昌,李邦彦等主和派大臣在心里嘀咕,还能怎么办,不如议和。

李邦彦出列道,“官家,陈东兵锋正盛,千万不可招惹,依照臣的建议,还是维持协议,至少两年内他不会对我大宋动兵,我大宋虽然丢了南方,但是还有巴蜀关中等地,如果君臣一心,休想生息,未必不能跟陈东平分天下!”

如今陈东的军力强大,主战派也没有底气打赢,主和派的人占据上风,只要陈东不来打大宋,怎么样都可以。

张邦昌补充道,“陈东攻城攻无不克的原因是掌握了轰天雷这等神器,只要我们在两年 内研制出轰天雷的配方,便能抵抗陈东大军,如果仿制不出来,那么大战的结果,大家都知道,我大宋,辽国,金人都吃过那东西的亏,无需我多言。”

赵佶闻言点头,“张爱卿说的对,要打败陈东必须仿制出轰天雷,不知军器监那些匠人是不是消极怠工,一年多了还没头绪,传旨,凡是能仿制出轰天雷的人,拯救大宋社稷,不论民间百姓还是我大宋官员,封一字并肩王,与国同休。”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