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穿越四十年代的边远山区 > 第75章 圣女群岛扩张

第75章 圣女群岛扩张

## 一、友好劝说的艺术

1955年5月,南海某无名小岛。

阳光照耀在南海的波涛上,海浪轻轻拍打着无名小岛的沙滩。李运龙站在一艘炮艇的甲板上,举着一个铁皮喇叭,大声喊话:“岛上的兄弟听着!加入圣女群岛联盟,包吃包住还发媳妇!”他的声音在海风中传得很远,岛上土著们面面相觑,一脸迷茫。他们连“圣女群岛”是啥都不知道,更别提加入联盟了。

李运龙见土著们毫无反应,有些不耐烦地回头看了看。夜小五(叶家老幺)站在他身后,一脸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说道:“放两炮助助兴!”炮艇上的炮手们立刻行动起来,两发炮弹精准地落在沙滩上,炸出两个大坑,沙子像喷泉一样飞上天。土著酋长连滚带爬地跑出来,举着白旗狂喊:“我们加入!我们加入!”李运龙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早这样不完了?省老子炮弹!”

李运龙放下喇叭,对着土著酋长说道:“从今天起,你们就是圣女群岛联盟的一部分了。我们会保护你们,也会给你们带来更好的生活。”土著酋长连连点头,感激涕零。李运龙转身对夜小五说道:“小五,你带几个人上岛,帮他们建立秩序,教他们一些基本的规矩。”夜小五点了点头,带着几个人上了岛。李运龙看着他们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这只是他们扩张的第一步,未来还有更多的岛屿需要他们去“友好劝说”。

文莱外海,帝汶“渔船”舰队。

清晨的阳光洒在文莱外海的海面上,波光粼粼。远处,一支庞大的“渔船”舰队缓缓驶来。这是一支由50艘“捕鱼船”组成的船队,但实际上,这些船都是经过改装的武装炮艇。每艘船上都配备了深水炸弹,专门用来对付“不友好的鱼群”。甲板上堆满了渔网,但这些渔网并不是用来捕鱼的,而是用来捞战利品的。

文莱海军的一艘巡逻艇发现了这支船队,立刻靠近过来。巡逻艇上的士兵们警惕地看着这些“渔船”,不知道他们的真实意图。李运龙站在旗舰的甲板上,拿起对讲机,大声说道:“注意注意!前方发现‘大鱼’!准备‘捕捞’!”他的话音刚落,船队立刻行动起来,几艘炮艇迅速包围了文莱的巡逻艇。

十分钟后,文莱的艇长被“请”上了旗舰的炮艇。他看着面前的李运龙,心中充满了恐惧。李运龙的脸上挂着一副和善的笑容,说道:“签了它,以后你们王室分红5%石油利润。”他指了指面前的一份《友好通商条约》,继续说道:“不签嘛……”他指了指海里,三艘潜艇正浮出水面,炮口对准海岸。文莱代表手抖如筛糠,结结巴巴地说道:“我……我签!”李运龙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这才对嘛,合作才能共赢嘛。”他拍了拍文莱代表的肩膀,说道:“以后我们就是朋友了,有好处一起分,有麻烦一起扛。”

1955年6月,国际头条。

《沙捞越宣布加入圣女经济圈》《北婆罗洲酋长联名请求“归化”》(酋长们每人获赠一辆奔驰)《马来亚抗议“海盗行为”》(次日其海关大楼被“误炸”)。

这些消息在国际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但东南亚各国却纷纷选择了屈服。最绝的是菲立宾总统的发言:“我们坚决反对武力扩张……(小声)那个,帝汶的石油配额还能谈吗?”他的这番话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嘲笑,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帝汶联盟的强大影响力。

石松坐在办公室里,看着这些新闻,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知道,这一切都是他们精心策划的结果。通过一系列的“友好劝说”和“打鱼式外交”,他们成功地将东南亚的大部分地区纳入了圣女经济圈。这不仅为他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也让他们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大大增强。

帝汶军部,李运龙和夜小五对着地图发癫。

“打新家坡吧!英国佬就那几艘破船!”李运龙兴奋地说道,手指在地图上重重地敲了一下。“不如打澳洲!听说那边兔子比人多!”夜小五也不甘示弱,眼睛盯着地图上的澳洲大陆,一脸憧憬。政委,铜锣湾五虎,忍无可忍,大声说道:“两位祖宗!不如先向石总汇报一下!”李运龙撇了撇嘴,说道:“怂啥?老子当年打平安县城……”夜小五突然插话,说道:“要不咱们去非洲玩玩?”远在埃及的纳赛尔突然打了个喷嚏,不知道是不是被夜小五的话给吓到了。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