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伯伯,咱们这全鹏城最好吃的鱼丸,是不是……也该让咱们最可爱的人,尝一尝了?”
陈望舒这句话,说得云淡风轻。
可听在郑卫国和陈建国的耳朵里,却不亚于一声平地惊雷!
“啥?给部队搞特供?!”
郑卫国吓了一大跳,手里的茶杯都差点掉了,他连忙摆手,脸上写满了为难和惊恐。
“小陈先生!我的小祖宗哎!这……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部队的采购,那是什么标准?那是要经过层层审批,严格检验的!对供应商的资质、背景、产品质量,要求高得吓人!别说咱们这种刚成立没多久的联营厂了,就是省里那些国营大厂,想挤进去都得挤破头!”
陈建国也是一脸的担忧:“是啊阿舒,部队那是什么地方?咱们可不敢去瞎掺和,万一出了什么岔子,那可是天大的事!”
在他们看来,陈望舒这个想法,实在是太大胆,太异想天开了。
那片橄榄绿的世界,对他们这些普通老百姓来说,是神圣的,是威严的,更是遥不可及的。
然而,陈望舒,却不这么认为。
她看着面前这两个被“传统思维”束缚住了手脚的男人,笑了。
她知道,越是别人觉得不可能的地方,才越是隐藏着巨大的、不为人知的机遇。
“爸,郑伯伯,”她不紧不慢地,给他们一人倒了一杯茶,然后,开始用她那无懈可击的商业逻辑,为他们分析这片全新的“蓝海市场”。
“你们想,部队的伙食,最讲究的是什么?”她开口问道。
“那还用说?安全!卫生!”郑卫国想都没想就回答。
“对,但不全对。”陈望舒摇了摇头,“除了安全卫生,更重要的,是营养,和方便!”
她的手指,在桌子上,轻轻地点了点。
“第一,营养。”她的声音,清晰而又自信,“咱们的鱼丸,是用最新鲜的海鱼做的,纯鱼肉,不掺一点面粉。高蛋白,低脂肪,还富含各种微量元素。对于那些每天都要进行高强度训练的战士们来说,这是不是比吃那些肥腻的猪肉,要健康、要营养得多?”
郑卫国和陈建国下意识地点了点头,这话,有道理。
“第二,方便。”陈望舒继续说道,“咱们现在的鱼丸,经过周工的技术改良,己经可以实现真空包装了。保质期长,易于储存,更易于运输。无论是作为食堂里的一道菜,还是作为野外拉练时的单兵口粮,是不是都比那些需要现场烹饪的饭菜,要方便得多?”
“最重要的一点!”她的眼睛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这是一个,几乎没有任何竞争的,绝对的蓝海市场!”
“一旦,我们能成功地,把‘望舒鱼丸’,做成部队的特供产品。那对我们‘望舒’这个品牌来说,意味着什么?”
她没有首接说答案,而是留给了他们思考的空间。
郑卫国不是笨人,他顺着陈望舒的思路一想,那颗心,瞬间就“怦怦”狂跳起来!
他想到了!
那意味着,无与伦比的荣誉!
那意味着,“望舒食品”这个牌子,将会被镀上一层最最闪亮的、金光闪闪的“军工品质”的金字招牌!
有了这块招牌,他们还愁市场吗?还愁消费者的信任吗?
这份荣誉,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而随之而来的,更是巨大到难以想象的利润,和稳定到不能再稳定的长期订单!
想通了这一点,郑卫国看着陈望舒的眼神,己经只剩下滔天的敬畏和崇拜了。
这个小女孩的眼光,看得太远了!太毒了!
她看的,从来都不是眼前的一城一池,而是整个天下!
“干了!”郑卫国猛地一拍大腿,那股子属于退伍军人的热血和豪情,被彻底点燃了!
“小陈先生,您说得对!这事儿,值得咱们拼一把!我这就去!托关系,找门路!就算是豁出去我这张老脸,也得把这条线,给您搭上!”
在陈望-舒的说服下,郑卫国立刻行动了起来。
他毕竟在县里当了这么多年的国营饭店经理,人脉还是有一些的。他动用了自己所有的关系,七拐八绕,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联系上了驻港部队后勤部的一位,姓张的采购干事。
电话打过去,郑卫国陪着笑脸,把自己的产品,天花乱坠地夸了一通。
可电话那头,那位张干事的态度,却十分的冷淡,甚至带着几分不耐烦。
“鱼丸?什么鱼丸?”
“地方小吃?我们部队有严格的采购名录,这种东西,上不了我们的餐桌。”
“行了行了,我知道了。有需要我们会联系你的。”
说完,不等郑卫国再多说一句,对方就“啪”地一下,挂了电话。
郑卫国拿着那“嘟嘟”作响的听筒,一张脸,涨成了猪肝色,碰了一鼻子灰。
“完了……人家根本就瞧不上咱们。”他垂头丧气地,对陈望舒说道。
陈望舒听完,却一点儿也不意外。
她知道,事情,绝不会这么顺利。
她笑了笑,安抚道:“郑伯伯,别灰心。人家瞧不上咱们,是因为,咱们还没有拿出,能让他瞧得起的东西。”
“那……那怎么办?我再送点样品过去?”
“不。”陈望-舒摇了摇头,“送样品,是最低级的推销方式。我们要送的,是一份,让他无法拒绝的‘专业’。”
当天晚上,陈望舒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一整夜,没有睡觉。
她铺开稿纸,将自己脑海里,所有关于现代食品科学、营养学和军事后勤学的知识,全都调动了起来。
然后,她用一种最严谨、最科学、最专业的口吻,亲手撰写了一份,长达十几页的——
《望舒鱼丸营养成分分析及野战单兵口G粮应用可行性报告》!
这份报告里,从每一百克鱼丸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热量的精确换算。
到利用真空包装技术,在不同温度、不同湿度环境下的,保质期压力测试数据。
再到,针对战士们在不同训练强度下,所需要补充的能量,而提出的,三种不同的“鱼丸能量餐”的搭配建议……
甚至,她还画出了将鱼丸改良成“自热口粮”的设计草图!
每一个数据,都详实无比。
每一个论点,都逻辑严密。
整份报告,堪比军科院最顶尖的、最专业的学术论文!
第二天,陈望舒将这份报告,交给了郑卫国。
“郑伯伯,您什么都不用说,就把这份东西,想办法,送到那位张干事的手里。”
……
部队后勤部,办公室里。
那位姓张的采购干事,正不耐烦地,看着又一次找上门来的郑卫国。
“不是跟你说了吗?我们很忙,没时间……”
“张干事,我什么都不说,就请您,看一样东西。”郑卫国将那个用牛皮纸袋密封好的报告,递了过去。
张干事皱着眉头,不情不愿地接了过来,心里,己经准备好了一百句拒绝的台词。
可当他拆开文件袋,看到那份报告的标题时,他愣了一下。
当他翻开第一页,看到那些详实到恐怖的营养成分数据时,他的眉头,皱得更深了。
当他继续往下看,看到那些关于“野战口粮”、“自热技术”的分析和构想时。
他的手,开始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起来!
他的呼吸,也变得越来越急促!
他越看,越是心惊!
越看,越是震撼!
这……这哪里是一份食品公司的推销报告?!
这分明是一份,足以改变整个部队后勤补给现状的、极具战略价值的、专业的军工研发报告啊!
张干事再也坐不住了!
他猛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拿着那份报告,连声招呼都来不及打,首接就冲进了自己顶头上司——后勤部刘部长的办公室里!
他“啪”地一下,将那份报告,拍在了刘部长的桌子上,因为激动,声音都变了调!
“部长!您快看!”
“这……这他妈的哪是卖鱼丸的?”
“这分明是个,隐藏在民间的……军工专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