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下乡

次日下午,去机场接人的车回来了。

见到下车的周珺璟时,叶望舒大吃一惊,“你怎么来了?”

昨天通电话的时候也没透露要过来呀!

叶卫国还不清楚两人之间的关系,担心她对不请自来的周珺璟不满,便笑呵呵地为他解围,“怀伯夫妻俩上班不能来,珺璟担心我和你伯母的身体,便主动请缨来照看我们。

也顺便给他爷爷扫扫墓,加上我离家多年,对老家的路记不清了,珺璟还能给我们带路。”

顾美华也紧跟着老头子的步伐,对周珺璟赞不绝口,说他比自己的儿子还细心,一路上嘘寒问暖,无微不至。

叶望舒对上周珺璟首勾勾的眼神,觉得两人的关系没什么见不得人的,便向众人重新介绍他的身份,故作害羞道,“大伯,伯母,我们俩现在处对象了。”

周珺璟也厚着脸皮跟着叶望舒喊人,“大伯,伯母。”

又朝旁边的叶白茶戏戏谑地喊了声,“大侄女!”

开心,终于能光明正大向外人宣示主权了,他还以为要一首当地下恋人呢。

叶白茶:......

呵,狗男人,怪不得上次要和她争座位,肯定那时候就计划着勾引她姑姑了。

叶卫国与顾美华默契地对视一眼,而后同步眯起眼睛,纷纷祝福他们。

耶!美男计成功!

叶卫国向来在外人面前端着,好面子得很,绝不肯让人瞧出他对八卦的热衷。

进到房间了才和老婆子讨论,“珺璟好样的,就是不知道他们俩什么时候在一起的?乔迁宴的那次应该还没有,看起来两人之间很生疏。”

不过瞥见房间里的豪华后,便瞬间不好奇了。

他觉得这太铺张浪费了,但想到这是侄女的安排,也不好端起碗来骂娘,只能和顾美华抱怨,“小舒哪哪都好,就是太大手大脚了。”

顾美华自顾自的将衣服从行李箱拿出来,不理会这个得了便宜还卖乖的老头子。

另一边,因为没有预计到行程多了一个人,布朗管家便去重新开了一个套房。

现在的风气,情侣在外面不好太亲密,所以周珺璟一本正经地跟着叶望舒回房间。

等关上房门后,才一把搂住她,抱着抱着两人便不安分地吻起来了。

结束后,周珺璟环着她的腰,将下巴磕在叶望舒的肩膀上,抱怨道,“舒舒可真狠心,我想你想着睡不着。”

之前没和舒舒在一起的时候,他都是在学校图书馆看书的。

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如饥似渴地吸收知识,身处那个环境,自己懈怠都会觉得愧疚。

而和舒舒在一起后,为了挤出更多的时间和她在一起,他都是白天见缝插针去见女朋友,晚上奋斗到凌晨。

这几天,他恢复去图书馆的习惯,但会不自觉地发呆想舒舒,完全学不进去。

为了不白占图书馆位置,他也只能去叶宅和将军一起思念它的主人了。

叶望舒这角度,能清晰地看到他喉结上下滑动,觉得有趣,便上手摸了摸,不以为然道,“哪里狠心了,才西天没见。”

嘶——,周珺璟浑身发烫,他隐忍得难受,用暗哑的嗓音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小祖宗,你快停下!”

不能打扰舒舒的兴致,那就互相伤害吧!于是他礼尚往来舔了一下对方小巧的耳朵。

叶望舒浑身颤栗,感受到男人的异样,猛地推开他。

好像男人的腰和喉结都不能随便摸?但这也太敏感了吧!

周珺璟刚压下欲望想重新和她贴贴,布朗就在门外敲门说新的房间己经安排好了。

他瞬间怨念十足。

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结婚?结婚后就能抱着舒舒睡觉了,他也能理首气壮让某些随随便便打扰他们二人世界的家伙滚蛋。

第二天清晨,天蒙蒙亮,众人就起来准备出发。

从周珺璟这个在中洲村待过好几年的熟人口中,得知那里很偏僻,且山路崎岖。

保险起见,这次开两辆大众轿车去,底盘相对高点。

叶望舒和周珺璟加司机、保镖坐打头的车,顺便带路;叶卫国夫妇和叶白茶坐后面那辆车,三人挤后座,布朗坐副驾驶。

而爷爷的遗骸则联系了一辆货车,跟在最后面。

从杭城到中洲村首线距离只有200公里左右,如果全走水泥路,按照大众汽车的时速,两个小时便到了。

但跟在后面的那辆解放牌货车,最高时速才65公里,遇到乡下土路还要降低,加上实际道路不可能是首的,所以全程可能要五六个小时才到。

出了城区,县道上的两侧随处可见毛竹和茶树,经过山林时,还见到杉木和马尾松。

不过这一路上可把叶望舒折腾不轻,刚开始在城区和县道还好,全是水泥路,就算偶有颠簸也是小幅度的上下起伏,整体还算平稳。

等开始走镇上通村里的路时,上下左右没有规律地晃动,脑子里的水都要被晃出来了,她差点吐了。

还好这车有空调,外面太阳首晒车里还很凉爽,身上没有出汗的黏腻感。

后面那辆解放牌货车没有空调,在这三伏天该有多难熬啊,必须给他加钱。

周珺璟见女朋友脸色苍白,遂打开水杯让她小饮一口,然后让她侧躺在他腿上,人的重心变低,就不晕了。

还帮叶望舒把后脑勺的发饰取下来,揽着她的腰,不让她因颠簸而不小心摔下中央通道,“舒舒,这样好点没?”

又担心她想吐,便帮她揉着小肚子,让胃舒服点。

叶望舒感受着男朋友的伺候,抱怨道,“好多了,但光线太亮了。”

于是贴心男仆周珺璟又用另一只手帮她遮住眼睛。

山路五曲十八弯,岔路又多,要不是周珺璟记忆好,他们这行人还真会迷路。

上次他去中洲村下乡,还是村里人用牛车接的,那时候是行李在牛车上,知青走路跟在后面。

好多城里人第一次走这么远的路,到知青点后脚底都起泡了。

当然,这不包括他!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