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我在古代当山长 > 第101章 困难的救援

第101章 困难的救援

许承业和王澜的屯田政策原本是为了应对突发战事准备的,没有想到又一次用到了灾害救援方面。

夏季的时候,大炎王朝出现了百年难遇的极端天气。整个大炎王朝,各大江河流域都出现了连续性降雨天气,各地农田被洪水淹没无数。

许承业和王澜虽然觉得今年夏季的洪水来的突然,没有给他们足够的应对时间,但好在他们有足够的存粮,可以应对这样的突发状况。

为了减少因为洪水淹没农田造成的损失,保证管辖地区内百姓的基本生活,许承业和王澜颁布以工代赈的政策。

许承业和王澜召集管辖范围内的老百姓与军队共同组织抗洪救灾。

凡是参加抗洪救灾的,可以一日三餐都在抗洪救灾的前线吃,每个参加抗洪救灾的百姓还可以领到一定的银两,让他们家里人有钱买粮食和生活用品。

对于那些农田被淹没的百姓家庭,许承业要求李齐等行政长官进行登记调查,根据不同的农田损失面积,给予百姓补贴,帮助百姓减少损失,走出困难的时期。

这一年,大炎王朝遭遇洪水淹没的地区很多。损失最严重的地区不是王澜大将军管辖的地区,而是大炎王朝的南方地区。

大炎王朝南方地区雨季比较长,降雨量和降雨天数都比较多。

这个地区以平原地形为主,地势较低较平缓。洪水排泄的速度很慢,积水量大,水位上升速度快。

平原地区又是最适合发展种植业的地区,所以这个地区农田面积很大,遇到洪水,淹没的面积也很大。

大炎王朝南方的河流纵横交错,水网密布,一旦降雨,汇水面积特别广,很多支流的水都汇入到河流干流之中,加剧了干流水位的抬升。

南方地区的河流有些河段河道比较弯曲,使得河水流速减慢,这样的地方就会出现水量大大增加,水位快速抬高的现象。

如果仅仅是自然原因造成大炎王朝南方地区损失严重,可能老百姓只能自认倒霉,但是这场天灾中还夹杂着人祸。

大炎王朝的西南部,也就是南方地区很多河流的上游地区。由于大炎王朝对军阀的控制力和管理能力大大降低,使得军阀只顾自身利益,不管百姓死活。

军阀们大量的砍伐西南地区的天然森林,破坏地面的植被。由于这些地方是南方地区很多河流的上游,河流落差大,水流急,对地面的侵蚀能力强,所以很多南方河流的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尤其是降雨多的季节,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频发。

上游地区的水土流失增加了河流的含沙量,提高了河流的水位,导致河流下游地区泥沙淤积,行洪不畅,大量河水漫出河道,淹没农田。

位于河流中游的军阀也没有闲着,为了获得更多的粮饷,这些军阀们引导当地的百姓把河流中游的很多湖泊围起来,把水排干,变成田地。

这样的做法使得湖泊的调洪蓄洪能力大大降低,一旦遇到大雨,湖泊能容纳的水量大大减少,增加了江河主干流的防洪压力。

军阀们做的所有的这些不合理的事情,最终受害的都是老百姓。

如果仅仅是这些,更多是淹没农田,不会造成百姓生命的损失。

真正让大炎王朝南方地区百姓生命损失惨重的是救援方面出现了问题。

在南方的河流上,有一座重要的大桥,是运送粮食、物资和军队通过的重要通道。

许承业和王澜在自己辖区的洪水得到有效控制之后,本着仁义爱民的宗旨,带领一部分军队和粮食物资前往南方支援。

许承业和王澜的队伍走到江河北岸的时候,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

这座刚刚修建完成不到十年的大桥,竟然被洪水冲塌了。很显然,这里面一定有贪污修桥银两的腐败问题。

面对江河两岸汪洋一片,无数农田被淹没,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忍饥挨饿,许承业的心里无比愤怒。

“这真是混蛋工程”许承业气得破口大骂。

“这怎么办呀”王澜问。

一起来的薛柔嘉也看着许承业,等着他拿主意。

“江河南岸我们是过不去了,就在北岸扎营吧,只能单独支援北岸的百姓了”许承业无奈的说。

接下来的半个月里,许承业和王澜带领着他们的军队帮助江河北岸的百姓修筑大堤,建立临时房屋,把带来的粮食熬成粥,分给百姓们裹腹。

薛柔嘉则是带着她的医药科的学生们为百姓诊断疾病,分发药品。

洪水退去之后,许承业看着破败不堪的江河两岸,心里难受极了。但是,他能做的己经都做了,即使洪水退去了,他也到不了江河南岸。

许承业和王澜等人只能带着遗憾,返回了自己的地盘。

回到自己的地盘之后,许承业思考了很多。

这次救灾的过程中,朝廷和各路军阀的表现各有不同。

朝廷还是那种空架子式的表现,对于各个受灾的地区,既没有派出队伍救援,也没有粮食物资送达。

军阀中有对受灾老百姓完全置之不理的,只顾着自己的军队和势力不受损失。

还有一部分进行了几天象征性的救援,然后为了保存实力,迅速撤离了。

极少数的几位军阀依靠自己的军队和辖区百姓抗洪救灾,算是非常好的了。

像许承业和王澜这样,自己辖区水情稳定之后,想着支援其他区域的,几乎没有第二家,他们是独一份。

只是这个独一份也没能做到两岸百姓兼顾,因为桥梁被冲塌了,他们到不了江河南岸。

这样有名无实,分崩离析的大炎王朝真的没有几年生存的时间了。但是百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这样的苦日子呢?自己又能为百姓多做些什么呢?

许承业不敢想,虽然他心里着急,但是,他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时机。

自古天下兴亡,最苦的永远是老百姓。他要寻找一条最好的路,让百姓以最小的代价,获得幸福安逸舒适的生活。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