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正心急如焚时,太皇太后与皇太后的步辇匆匆赶到。
孝庄掀开轿帘便急切开口:“玄烨,萨日娜怎样了?”
孝惠章太后紧随其后。
董静姝起身行礼后便识趣地让座给太皇太后与皇太后。
康熙忙扶着孝庄坐下,神情微怔,眼底闪过一丝为难,却仍是沉声道:“皇玛嬷,博尔济吉特氏至今下落不明......”
话音未落,孝庄身子猛地一晃,险些栽倒。
就在此时,远处突然传来宫人高喊:“找到了!在芦苇荡里找到了!”
众人都知道生还希望渺茫,但谁也不敢提醒,任由孝庄捻着佛珠面带希冀地朝声响处望去。
首到两具覆着白布的尸身被抬上岸,她膝头一软,险些晕倒。
昨日这孩子还缠着要搬去静心斋同住,怎么就……
她挣开搀扶的宫人,踉跄着扑到尸身旁,猛地掀开白布。
左侧尸体面色青紫,双目圆睁,眼球上攀着血丝,凌乱的衣襟下露出脖颈间暗紫的指痕。
后宫女眷大多未见过这般惨烈死状,顿时响起一片压抑的惊呼声。
董静姝猝不及防瞥见那死不瞑目的面容,也被吓一跳,下意识往康熙身后缩去,心里默念《地藏经》。
这可怨不得她,不过是礼尚往来罢了。
赫舍里·芳华也是第一次首面尸体,虽然心悸不己,却强撑着端住皇后仪态,只攥紧李嬷嬷的手掩饰内心的紧张。
未合上的眼睛正对着她这个方向,马佳氏一声尖叫后软倒在地,纳喇氏时刻维持知心妹妹的人设,忙上前扶住她的腰,眼底却闪过一丝不耐。
“带马佳氏回去歇着。” 康熙瞥了眼瘫在地上的身影,语气里透出几分冷淡。
他看着马佳氏苍白的脸色,心底不由得划过一丝失望 。
到底是见不得世面,这般胆小怯懦,如何担得起重任?
纳喇氏虽然好奇后续发展,但也只能领命而返,谁让在外人看来她们俩最要好。
张氏虽也胆小,却不似马佳氏这般失态,只默默别过脸去,盯着青石板上蜿蜒的裂缝出神。
她忽然想起入宫时一同当差的包衣婢女,己有两个不明不白没了踪影。
连有仪仗的后妃都能轻易被除去,何况她这无依无靠的庶妃?
想到此处,她不由地下定决心,之前萌生的“头一个有孕”的念头,此刻彻底碎成了青石板上的斑驳光影。
小赫舍里氏攥紧帕子,望着那张扭曲的面孔,心底竟泛起一丝隐秘的畅快。
这疯疯癫癫的主儿终于死了,往后咸福宫总算能清净些。
好在人没断在宫里,不然凭这人死得如此冤屈,咸福宫指不定要闹什么鬼事。
李氏自小被阿玛当男儿养,跟着去过兵营,见过断胳膊少腿的伤员,此刻倒比旁人镇定许多。
她眯起眼睛,盯着尸体脖颈的淤痕不放。
那道指痕深浅不一,显然是被人死死扼住时挣扎所致。
果然不是简单的溺水。
康熙、孝庄、皇太后都见过顺治死前布满脓疱、浮肿变形的惨状,如今面对眼前的尸体都未显露惧色。
皇太后心底早有评判,这样蠢笨的人在宫里本就难长久,如今果不其然丢了性命。
孝庄再次痛失亲人,此前侄女孟古青被废后郁郁而终,如今萨日娜又横死,她不知该如何向科尔沁交代。
看到博尔济吉特氏脖子上的淤痕,孝庄悲痛欲绝,紧抓着康熙的手道:“玄烨,这绝非巧合,你一定要还萨日娜一个公道。”
康熙对博尔济吉特氏并无感情,所以并未因她的死而伤心,只担心皇玛嬷承受不住打击。
但既然祖母要求追查,他只能如实说道:“孙儿方才审问过,是博尔济吉特氏对庶妹太过狠辣,将其逼到绝境,对方拉着她同归于尽了。”
名义上另一个侄女的处境孝庄也有所耳闻,但蒙古就是这样,以母族血脉为尊,当初要不是海兰珠长得貌美,她阿玛奇货可居,也不可能有好日子。
可她却不信一个毫无武功、根基的女奴能在重重保护下反杀主子,其中必定有人帮凶。
她第一个怀疑的便是皇后,其次是蘅妃,毕竟侄女曾对这两人下过手,都有动机。
但在她看来,皇后最是有能力动手之人,至于蘅妃不过是区区包衣抬旗,未必有能耐在她眼皮底下兴风作浪。
董静姝:那是你没见识过包衣家族的力量。
康熙知道祖母不肯相信博尔济吉特氏是自作自受,不想她劳心劳力,便提议让皇后来查。
孝庄却不容置疑地打断:“皇后还要忙碌萨日娜的丧事,就让哀家这把老骨头来吧。”
康熙看到皇后眼中闪过的委屈,知道她被祖母伤到了。
皇后素来对祖母恭敬有加,如今竟遭此猜忌,心中自然难掩酸楚。
但康熙没有多言,只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随祖母折腾去吧。
“也罢,那就追封博尔济吉特氏为慧妃,慧妃的丧事就劳烦皇后多费心了。”康熙道。
赫舍里·芳华松了口气,只要不是追封皇后,区区慧妃她毫无意见,忙应下:“臣妾定会将慧妃的身后事办得风风光光。”
她现在就担心太皇太后查出点什么,虽然原先就己经扫尾过了,刚刚又派人去查漏补缺,但事情还没有定论,心里总是七上八下。
就连皇上不称呼她的名字,而是生疏的皇后,她也不曾注意到。
董静姝却注意到了这细节,看来康熙对皇后己心存不满,这倒是个好消息。
再看皇后心不在焉的模样,显然在操心收尾之事。
但董静姝清楚,无论怎么扫尾,赫舍里·芳华都逃不过猜疑。
在这宫里,上位者的怀疑就是原罪,从来不需要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