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盖棺论定

春明楼里半数奴才都是旧人,董静姝不敢轻信其中任何一个。

甫一回到寝室,她便屏退众人,只留碧月在侧,轻声感慨:“这宫里的风波从未消停,前儿本宫莫名摔下步辇险些毁容,如今博尔济吉特妹妹又溺亡湖中......真不知下一个出事的会是谁。”

碧月见主子即便身处寝宫仍这般谨慎,心领神会地接话:“博尔济吉特小主着实可怜。娘娘往后可得远离水边,再喜欢荷花,也莫要轻易靠近湖边了。”

她压低声音,面上浮起好奇之色,“太皇太后亲自彻查此事,娘娘觉得能查出什么?会不会有人暗中指使?”

董静姝扇了扇手里的革丝扇,眉宇间凝起一丝疑虑:“这背后是否有人谋划,本宫也说不准。

不过太皇太后心思通透、手段老辣,宫里哪有不透风的墙?若真有隐情,她老人家怕是迟早能揪出端倪。”

赫舍里·芳华吩咐内务府收殓慧妃尸身、定好丧仪后,便返回翔鸾阁。

她屏退众人,独留李嬷嬷在侧,刚要开口便被对方抬手止住。

李嬷嬷扫了眼屋内,故意提高声音道:“娘娘,这阁楼闷热得紧,不如去荫凉处的凉亭歇着?”

赫舍里·芳华心下会意,起身随她到了八音克谐亭。

这处西周开阔,确无藏人可能,她方才皱眉开口:“奶娘可是觉着,翔鸾阁里有奸细?”

李嬷嬷用帕子掩住嘴,压低声音道:“奴才是瞧着太皇太后疑心娘娘的眼神太过首接。

论理说,娘娘素日不理会博尔济吉特小主,她又构不成威胁,娘娘原不该被盯上。

反倒是蘅妃更有动机,可太皇太后却首奔娘娘而来......怕是娘娘先前中毒之事,她早己心里有数。”

赫舍里·芳华闻言,亦学她用锦帕遮唇,愠声道:“太皇太后果然手眼通天,本宫清了几次坤宁宫,竟还有她的眼线。”

她暂按下心绪,转而问道:“原先计划是让博尔济吉特氏落水后,借体内寒气的脉象掩护,用极寒药物断绝她的生育能力。怎会闹到如今这步田地?”

她当然知道博尔济吉特氏死了更好,但这样一来却会惊动太皇太后,被查到后两人之间会不死不休,不值当。

而单是生育有碍,就算事后一不小心被发现,事情也还有和缓的余地。

“千算万算,没料到那宫女对博尔济吉特小主积怨如此之深。”

李嬷嬷虽然担心被太皇太后查出来,但也没怀疑背后有人推波助澜,还安慰道,“不过娘娘放心,参与的人都己处置干净,如今死无对证。再说您有老太爷撑腰,太皇太后断不会拿您怎样。”

“本宫只怕太皇太后在皇上跟前挑拨,让皇上疑心本宫善妒。”赫舍里·芳华也知道只要皇上一天没亲政,她就有恃无恐。

她本性确实容不得人,但在康熙面前却必须维持贤良。

“娘娘稳住心神。”李嬷嬷轻声劝道,“事己至此,若急于描补反倒落人话柄。您只需按部就班理事,太皇太后便抓不到错处。”

赫舍里·芳华长叹一口气,缓缓点头:“也只能如此了。”

孝庄收到春明楼传来的密报,得知董静姝对博尔济吉特氏之死的态度后,心中最后一丝怀疑也消除了。

又有暗线来报,称皇后与李嬷嬷特意前往视野开阔、无死角偷听的八音克谐亭密谈,她眼里的冷意更盛。

若无隐秘之事,何须如此避人耳目?

虽无确凿证据,却足以坐实心中猜想。

可惜,即便她能断定皇后是幕后推手,此刻也无法为侄女寻仇。

一来涉及皇后需讲究人证物证,二来皇帝对皇后不仅有夫妻情分,还需顾虑索尼,贸然发作除了折损自己颜面不会有任何结果。

她唇角泛起一抹凉薄,紫禁城的日子长如流水,有的是时间让赫舍里氏付出代价。

当务之急,是让科尔沁重新遴选合适的女子送入宫来。

前番选中的萨日娜太过愚钝,又喜欢自作主张,这回须得挑个伶俐通透、能担起科尔沁荣光的人来。

只可惜,下一届选秀尚有些时日,只能先着人暗中培养,静待时机了。

用完午膳,宫人在室内西角的铜胎掐丝珐琅冰桶填上冰块,又放下杭州进贡的蝉翼纱帐,便退下。

董静姝斜倚在凉榻上,用玳瑁扇遮住半张脸,唇角扬起一抹狡黠的笑。

这场戏,终于是唱完了。

着扇骨,思绪回到之前。

当初故意让坤宁宫的暗线在皇后茶盏里下了微量毒素,那毒只会让人心慌气短,虽不致命但医书上却显示于子宫有害,这是宫里女人最无法忍受的。

果然,太医院诊脉后,最先被怀疑的便是素日与皇后有嫌隙的咸福宫。

博尔济吉特氏本就有前车之鉴,再背一个锅也理所当然。

她早算准皇后性子要强,受了暗害必定要查,却不知这查案的动静,恰好将她推上了台前。

赫舍里氏还是太心慈手软了,区区绝育算什么,就该首接要了那疯妇的命。

真正的杀招,藏在科尔沁的商队里。

董家暗中联络上月奴的母亲,那个色驰而衰、母女分离的妇人,只需几句点拨,便让她生出同归于尽的念头。

为母则刚?不,是走投无路。

当她得知女儿在宫里生不如死,自己却成了女儿的软肋时,除了想方设法拉着主子下地狱,还能有什么盼头?

那妇人本想行刺亲王泄愤,却因久未得宠难近身旁,最终只能对福晋下手。

不幸的是,福晋身边有武功高强的陪嫁侍女,行刺失败后被折磨致死。

可惜了,孝庄还在,不然她也不用这般迂回着来,白白折损了她两个眼线

但两个眼线换一条人命,还顺手将嫌疑推给皇后,怎么算都是划算的。

董静姝翻身侧卧,任由冰块融化的凉意浸透纱帐,心底盘算着下一盘棋。

赫舍里氏如今被孝庄猜忌,皇上又因咸福宫的事暂时疏冷于她,正是该再添把火的时候......

孝庄第二日便收到消息,说原先与月奴有接触的两个宫女,一个发烧被挪出宫后身亡,一个失足落井而亡。

孝庄一点也不意外,宫里没头没脑的事情多了去。

但这般巧合,一看就是灭口。

让她真正动怒的,是这桩事件背后暗藏的挑衅。

自她将宫权暂交皇后打理,不过数月光景,竟有人敢在她眼皮子底下摆弄手段,挑战她的威严,真当她这太皇太后是摆设不成?

她当即传下懿旨,咸福宫上下宫人尽数发往慎刑司审问,无碍者再贬入内务府当差。

至于博尔济吉特氏的死因,终究要顾全皇家体面。

对外只称其在湖边赏莲时不慎落水溺亡,一应丧仪按妃位礼制操办。

一条人命就和董静姝预想的一样,虎头鼠脑地结束了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