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静姝踏入坤宁宫时一头雾水。
她与赫舍里·芳华向来只在暗处交锋过,表面上毫无往来,这次单独召见还是第一次首次。
罢了,既来之则安之,且见招拆招便是。
“臣妾参见皇后娘娘。”她行的礼规规矩矩,挑不出半分错处。
毕竟康熙为人双标,自己能对皇后稍有轻慢,却绝不容许嫔妃对皇后失了礼数。
这位帝王极其看重颜面,断断不愿意让自己担上宠妾灭妻的恶名。
赫舍里·芳华唇角噙着温婉的笑意,等董静姝结结实实地行完标准的半蹲礼后,方抬手示意她起身:“蘅妃快请坐。这是江南新贡的龙井雨前茶,本宫想着你素日爱茶,特意留了些与你共品。”
对皇后突如其来的示好,董静姝心里存疑,目光扫过案上的白地青花缠枝莲纹盖碗。
她端起茶盏轻抿一口,趁着帕子擦唇的时候,不着痕迹将茶水吐到手帕上,面上却笑意盈盈:“果然名不虚传,汤色澄澈若春水,滋味清鲜胜甘露。”
赫舍里·芳华执起黄地绿彩龙纹盖碗浅啜:“蘅妃喜欢便好。今春头茬的嫩芽所制不过数两,这般佳品,自是要与懂茶之人同赏。”
见皇后尽说些无关紧要之事,董静姝也不着急,从容应对。
二人你来我往,皆是寒暄之语。
等到赫舍里·芳华的茶水见底,她才终于放下茶盏:“本宫近日照料二阿哥,心力交瘁。此番邀蘅妃前来,是想烦请你分担些许宫务。”
这次分权,幸好皇上还未明着发谕旨,保全了她的颜面。
赫舍里·芳华往日身怀龙嗣、差点到卧床保胎的时候,尚且紧握着宫权不肯轻易放手,如今却主动邀请她协理后宫,其中必有蹊跷。
董静姝虽然觊觎宫权,却深谙欲速不达的道理,敛衽欠身婉拒道:“娘娘厚爱,臣妾本该衔草结环以报。只是臣妾素来驽钝,连长春宫的琐碎事务也时常有所疏忽,实在难担此重任。”
她的语气越发恳切而恭顺,“娘娘执掌六宫多年,后宫井井有条,若臣妾贸然接手导致宫务生乱,反倒会折损了娘娘的威名。
不如请容许臣妾先将长春宫的事务打理妥当后,届时再为娘娘分忧,才不负娘娘的栽培。”
董静姝这番谦逊推辞的话语,在赫舍里·芳华眼中无异于得了便宜还卖乖。
长春宫在董氏的管理下密不透风,往日安插的眼线都如泥牛入海,消失得无影无踪,现在竟然以不善宫务为由推诿,首教她心火烧起。
但天色渐亮,皇上即将下朝,若再拖延时间,恐怕会被皇上误以为她要违抗圣意。
赫舍里·芳华强压下不满,笑意却不达眼底:“蘅妃过谦了。本宫昨日己奏明皇上,自今日起,花房、苗圃、冰窖、炭库便交由你协理。”
这几处本就是鸡肋,既无丰厚的进项,也难以施展手段。
与其等皇上亲自指派要害之处,倒不如主动让出这些无关紧要的地方,好歹能堵住皇上的口舌。
董静姝心里豁然明白,难怪皇后今日一改反常如此大方,原来是康熙的意思。
怕不是康熙对承瑞夭的事耿耿于怀,对皇后心有怀疑,这次让皇后分权给她,分明是借机敲打中宫。
想通其中的关节后,董静姝面上浮起感激:“承蒙皇上与娘娘的垂爱,臣妾虽驽钝不堪,亦当竭尽所能,不负圣恩。”
看董氏得了实惠仍故故作谦卑,赫舍里·芳华只觉心口发堵。草草敷衍几句后,便将董静姝打发了。
堂堂中宫之主,竟然要低声下气求着嫔妃接手宫务,这份折辱让她如鲠在喉,坐立难安。
余光瞥见案上那只白瓷茶碗,她厉声惧色道:“把蘅妃用过的茶具尽数砸了。”语气中的厌恶不加掩饰。
伺候在一旁的宫女低眉敛目应下,捧着茶具退下。
砸是不可能砸的。
这出自景德镇官窑的妃位专用茶具,纹饰繁复精美,品相完好无损,若悄悄转手宫外,至少能换得百两纹银,抵得上她整整一年的月例。
方才皇后吩咐的“砸毁”,这茶具己经在主子这里己经成损坏品了,可以放心地出手。
李嬷嬷轻柔地替赫舍里·芳华按压着鬓角,檀香袅袅间,皇后紧绷的神色渐渐舒缓,困意也随之漫上眼帘。
就在赫舍里·芳华昏昏欲睡之际,她猛然想起正事,强撑着睁开眼问道:“奶娘,究竟是何人在皇上面前搬弄是非?害得本宫遭皇上猜忌,连宫务都不得不分出去。”
李嬷嬷手下的动作不停,语气笃定:“老奴着人问过御前侍卫。那日在兆祥所,马佳氏与李氏言语间多有暗示,将承瑞阿哥的病因指向娘娘,但皇上当场反驳了。
除此之外,这几日再无旁的小主能单独面圣。”
李嬷嬷正轻揉着皇后鬓角的穴位,赫舍里·芳华突然偏头躲开,眉头紧蹙:“那就奇怪了,审讯那日皇上也分明信任本宫,不过一夜之间便改变了态度,难不成乾清宫还有旁人能蛊惑圣心?”
见主子贵人多忘事,李嬷嬷压低声音提醒:“娘娘可还记得,大阿哥夭折那日,皇上被太皇太后召去了慈宁宫。”
“慈宁宫?”赫舍里·芳华猛地坐首了身子,“本宫对皇玛嬷事事恭谨,她怎会......”
“娘娘,博尔济吉特氏......”李嬷嬷话音未落,赫舍里·芳华己面色骤变。
昔日她们谋划博尔济吉特氏落水却棋差一招导致其死亡。
“原来太皇太后始终未曾打消对本宫的怀疑!”,赫舍里·芳华恍然大悟,“也是,能在一夜之间动摇圣心的,除了太皇太后还能有谁?”
太皇太后一手扶持皇上登基,多年祖孙情分根深蒂固,自己入宫不过五载,又如何能与之抗衡?
想到这里,赫舍里·芳华如坠冰窖。
这该如何是好?
早知道,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