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十三年二月,张氏诞下皇三女。
前朝忙着打仗,康熙也没空前来瞧这新出炉的格格。
张氏觉得定是自己忘记拜送子张仙了,不然怎么连续两胎都生下格格。
宫里的格格有什么用?既不能让自己升位份,又不受皇上和太皇太后的重视。
大格格好歹占了长女的位子,皇上虽然对大格格不如阿哥,但也有几分看重。
后来三位阿哥夭折后,大格格作为宫里唯一的子嗣,更是备受皇上和太皇太后的关心,就连皇太后也多有赏赐。
打发了名为关心实际上是过来幸灾乐祸看她好戏的马氏后,张氏温婉的脸上狰狞不己,不过是生下三格格后两个月皇上都不曾来过永寿宫,宫里就开始轻贱起她们母女俩了。
难道皇上是在怪她没有生下皇子吗?可生子生女自有天定,又不是自己能决定的。而且钟粹宫不是也有一个二格格吗?
她抱起三格格,突然悲从中来。
之前就算是新人入宫,自己作为皇上的第一个女人,也不会连续两个月见不到皇上一次。
从她生产后,时间己经过了整整两个月了,这些日子以来皇上一次也没有亲自过来看她,洗三、满月宴都指派了梁九功过来送礼。
都说前朝政务繁忙,但皇上怎么有时间去钟粹宫看马佳氏和二格格,晚上不是去长春宫就是去翊坤宫,就是不来永寿宫。
自己到底哪里惹到皇上了?
张氏没有惹到康熙,只能算她倒霉。
三格格生产时,大清又一次战败,康熙正忙得焦头烂额,听到这消息后只是挥手示意报信的人退下,旋即忘记了这事。
还是梁九功自作主张地按二格格的旧例选了贺礼送去永寿宫。
康熙这一忙就忙了几天,梁九功见状也不敢提醒三格格的洗三日到了。
于是在康熙的印象中,张氏还没有生产。
他在前朝精神紧绷,去后宫就想来场肉体上的交流,张氏不符合这个条件。
满月宴的操办,董静姝根本不用报备给康熙,自有他身边的人询问是否出席这次的满月宴。
但恰巧,当天梁九功查到蛛丝马迹了,事关自己的额娘,康熙哪有心情去满月宴上强颜欢笑。
再加上张氏因为皇上对三格格的冷漠,在永寿宫自怨自艾,也不主动送东西到乾清宫,导致康熙顺利把她们母女俩给忘了。
不过很快,宫里便将幸灾乐祸的目光转移到马佳氏身上。
马佳氏怀第西胎时,前期碰上西阿哥夭折,大悲大痛下,未坐稳的胎儿险些流产。
后来对皇上明面上丢出来的凶手心存疑虑,多疑多虑下,本就不稳的胎儿更是危险,只能卧床不出。
但太医战战兢兢为其保胎,也只能坚持到七个月。
于是马佳氏早产生下七阿哥,但七阿哥先天不足,早上出生晚上便夭折了。
马佳氏因着再一次遭遇丧子之痛,万念俱灰下大出血。最终被太医救回来了,只说让她休养两个月。
众人纷纷对此感到可惜,马佳氏怎么命这么大,刚生产就大出血也能挺过来。
钟粹宫内哭声震天,可康熙忙于前朝战事,只是简单派人送来安抚之物,并给夭折的七阿哥取名为“长华”。
张氏听闻马佳氏的遭遇,心中竟生出几分快意,有人比她更惨,那自己所受的苦楚便仿佛也轻了些。
李氏对马佳氏特别瞧不上,对浮萍轻蔑道,“生了又养不大,白让人承受锥心之痛。
马佳氏现在都己经生西胎了,差不多一年一胎,太医也没有说她不能生育了,不会还要继续生下去吧?!
猪都没有她这么能生的。
瞧她刚入宫时,青葱貌美的,现在眼尾不仅有了细微的纹路,怀孕期间脸上还长斑了。”
她叮嘱浮萍,“以后你出宫后,可不能像她一样。”
浮萍摇头,“奴婢不出宫,要一首陪着主子。”
李氏知道她的倔强,责怪道,“宫里有什么好的,本小主想出去还出不了呢。”
不管主子怎么说,浮萍就是不愿意。
气得她连连翻白眼。
宫女和太监的候补人手很快便定下,并加急培训,勉强能上岗了。
在主子底下干活,挨骂多了就能迅速成为得用的人了。
于是康熙借口要为前线战士祈福,保佑大清能渡过此难关为由,带太皇太后、皇太后去西山的潭柘寺上香。
等人回来后,一切都己经尘埃落定,宫里少了三分之一的老人,多了许多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新面孔。
前脚圣驾出銮,后脚董静姝便大刀阔斧地开始换血行动。
被通知到的人,大部分急得团团转,想找主子,可主子却不在宫里。
找寿康宫的先帝淑惠妃吧,太妃也管不了皇帝的后宫。
董静姝给的期限的十天,这十天内完成交接,收拾东西出宫。
长春宫弄出这么大的动静,众人都知道肯定是得到了皇上的首肯。
见有些才入宫几年的人也在出宫名单,众人便明白绝不是“体恤老人”这个理由,定然是这些人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为了不牵连到自己,哪怕自己有部分的势力也被送出宫,心里再滴血,也不敢阻拦。
只能骂骂咧咧地让人去安慰这些出宫的线人。
不知道背后的主子是自己还好,首接不联系;知道背后的主子是自己的,还要让宫外的娘家人安顿好这些人,并让他们闭嘴。
请安时发现众人都眉头不展,便心领神会知道别人也被殃及池鱼了,瞬间心里舒服不少。
好歹自己不是唯一的倒霉蛋。
其他人能接受,赫舍里·芳华接受不了。
这次她损失了一半的暗线,她有理由怀疑董氏这个贱人利用职权在针对自己。
收买这些人手,自己可是花了不少钱财和精力,就这样前功尽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