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大顺1644 > 第32章 父女同心

第32章 父女同心

对于尹奇逢能否做山东巡抚,郭升和苗书还出现了一些分歧。

郭升认为,大顺“山东节度使”就是“山东巡抚”。既然自已是大顺“山东节度使”,就不应该再有一个“山东巡抚”。

苗书不这么认为,在苗书对未来的想象中,朝鲜、台湾、苏北,辽东可能都会被划入山东自由贸易区。

这样,有一个“山东巡抚”,自然没有什么奇怪的。

更不要说,“山东巡抚”在这个时代的辖区只包括鲁北、鲁西和鲁南。鲁中和鲁东全部属于“登莱巡抚”管辖,属于另一个省了。

而且大顺的“节度使”,其实跟大明的“总督”平行。

往往一个总督可以管辖数省之地。

而且郭升现在扮演的角色,已经远远超过了总督,其实与张献忠、李自成、北清多尔衮、南明小皇帝处于同一地位。

只是“自由贸易区大统帅”的名份,这个时代的人并不熟悉。

因此,怎么看,提拔尹奇逢为山东巡抚都不会影响郭升的地位。

当然,如果版图真扩大到那个地步,山东自由贸易区可能就会改名为“北印度公司”。

中间还发生了一段小插曲。

第二天上午,郭升邀请尹奇逢到德王府参观。

在尹奇逢离开后,苗书也约了尹羊幂泛舟大明湖。

……

名士亭的二楼。

“说好了,改天去你的王府参观!对了,你还没有说清楚,为什么你可以住在德王府里?”尹小姐今天特别开心。

“因为郭将军需要许多军饷招兵买马,而我家世代富庶,拿得出这些银钱,郭将军自然把我奉为座上宾!”苗书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已的天使投资人属性。

自已出的可是“干股”。

真金白银!

“座上宾?咯咯,看把你美的!”

“时兴的说法叫‘天使投资人’!”苗书补充道。

“舔屎投资人?嘎嘎!”尹小姐非常不以为然,“听起来非常俗套的故事呢!”

“自然没有尹小姐‘卖身为父捐官’让人感动!”苗书趁机取笑一番。

“说什么啦你。奴家对你说这些,是让你替奴家保密的,不是来取笑奴家的!”尹小姐生气了。

“保密?自已要做女文书,还要遮掩一番,说是父亲替你求来的?!”

“能不能把嘴巴闭上!讨厌鬼。”

“你现在后悔还来得及哦。!”

“去死了,大叔!”

二人打打闹闹的去了三楼参观,此时屏风后却转出了两个人。其中之一便是尹奇逢,另一人不用猜,自然大名鼎鼎的“郭北鼻”。

尹奇逢一脸的尴尬!

刚从德王府出来,游玩的心思都淡了许多。

……

二人下楼匆匆离开,只有郭升在后面劝道:“世兄不用担心,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如果世兄不同意这门婚事,我们也不会辜负了侄女一片孝心。”

尹奇逢又不是傻瓜,这是他二人约好的戏码,让自已躲在屏风后面偷听,这么巧的事情吗。

只是眼前放着个封疆大吏的“缺儿”,他傻了才会拒绝。

更不要说,女儿一片孝心,自已自然无可无不可。

但是女儿婚姻大事,也不能这么糊里糊涂的嫁了,还是要讲讲条件的,否则岂不让人看得轻了。

“大帅但又所令,尹某绝不推辞!只是家女虽然娇惯,乃父毕竟是进士出身,还应明媒正娶,不可做了侧室。”

“那是自然!”郭升双手一拍,这就是成了。

不过,“侧室”这事儿,这个只能先诓骗尹大人一番了。

闯王这是娶的第几个老婆了,已经数不清了吧。

单是郭升知道的,就有好几个,尹小姐来的可能有点晚了。

而且,各方面来看,跟陈圆圆是没法比哦。

当然,闯王并没有跟陈圆圆结婚。

这就没法说了。

……

带着尹小姐从大明湖回到德王府。

火王早就等在一边,附耳小声说道:“东家,铸炮厂传来消息。汤若望一众洋师傅,并不认真给予指导!”

苗书早料到会是如此这般:“既然他们想跟我们谈条件,那就把他和他的徒子徒孙分别送到石臼港的驿船上,跟着二白舰队往来于大员和松江口。让他们去船上吃些苦头。但是,不要给弄死了。”

“是!”

“但是,他们那个宫廷画师留下!”

“是!”

火王领命而去。

苗书如此安排自有道理。这些洋人多少都懂一些航海知识。到了大海上,自然条件异常凶险。再想讲条件,就没那么容易了。

……

“你们在说什么?”

尹小姐看二人说悄悄话,很好奇。

“我们……在说……这个……他老婆的脚很臭!”

“啊——!”尹小姐脸红到了脖子根,“讨厌啦,大叔!”

苗书不明就里,还在想法子哄她:“你想不想投些干股进来?”

“什么是干股?”

“就是真金白银哦。郭大帅建的这个自由贸易区,以后是要挣银子的。到时候挣了银子,就要给股东分红。股东就是最早拿银子出来的人哦。大家有付出,才有回报吗。比如,你占几成股,我占几成股,到时候挣了银子,就按约定的干股比例分红。”

“那要投多少银子?”

“看情况哦,你有多少梯已?!”

“嗯,我家从湖广迁到济南,把祖产都变卖掉了。所以,纵便三月里大顺军占领京师,皇上煤山自杀,我们也没有着急回原籍。因为我们家在原籍已经没有祖业了,只有几个远房的亲戚。父亲说,其中有我的一份嫁妆,大约有二万两白银是有的!”

“哦?不少了,比我想象的多。”

苗书心说,二万两银子,郭北鼻肯定拿不出来。拿出来的也肯定是挪用军费。这尹家父女倒是有少许私藏。

“你说到皇上在煤山自杀,我忽然想起一件事。大顺军离京前,曾经发布过‘国丧令’。要给崇祯皇帝戴孝三年,全国禁止婚丧嫁娶。”

“那没人当一回吧!”尹小姐从小受父亲熏陶,对天下事自然有自已的一般见解,凝神说道,“这李闯也挺奇怪的,把人逼死了,还要装出一副假仁假义的假面孔……这看上去倒不似流贼应有的手段。”

“嗯,流贼一般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晚上扛个女人回山寨玩耍,有上一顿没下一顿的。难得他们关心‘道义’二字。”

“这就是奇怪之处。,反倒是像……”

……

约定三月以后,尹奇逢小姐大婚。

“郭北鼻”做媒人。

婚房就选在德王府。

定婚之后,尹奇逢连日被邀请参观了正在修建的“莱芜煤矿”、“章丘冶铁厂”和正在以工代赈方式修建的“莱新官道”。

四处都是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流民大多被妥善安置。

大畅老怀的尹奇逢,还想着往新泰以南去参观石臼港至松江府的“驿船”,被制止了。

“这些都是女婿垫资营建的?”尹奇逢不仅咂舌,这些厂房肯定不用女婿出银子买契置地,但是单单人力和粮饷支出,少说现在得花掉二百万两银子了。

之前他还一直通过“郭北鼻”要求苗书写个出身履历。毕竟女儿的终身大事,不可轻易托付与“不知根底”之人。

现在看来,写个屁咧。

能拿出这许多银子的,出身仿佛根本不重要了。

回程尹奇逢还被邀请至正在训练的“济南步兵学堂”参观。

以尹奇逢的眼光来看,这济南步兵学堂的火器营,看着很像大明的火器营,但是又不是那个味。只能猜测,这是郭升从北京收编的一部分火器部队。

尹大人以前做山东兵备道的副使,主管的就是“甲仗器械营造”。虽然“山东道”制造火器的水平比起京师来自然有限,但是,各方面建制尚完全。

尹大人只看了一眼,就知道郭升这一套火器营造,搞得比山东道当时的高深得多。不禁开始眼热,心中想抢夺过来,只是人家已经搞得像模像样,好像这时候抢夺胜利果实非君子所为。

回到军门巷时,尹大人只能望眼欲穿。

这个情景被郭升看在眼中:“尹大人,这些火器营造工厂以后都是你的!”

“真的?”尹奇逢差点把眼珠子瞪掉。

这真是天上掉馅饼,砸到久饿之人。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