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大顺1644 > 第42章 会议主题

第42章 会议主题

尹小姐跟苗书结婚时,按尹小姐“三个条件”的说法,乃是“入赘”,因此是在尹家举行的婚礼。

早先,依着苗书的想法,应该在德王府举行婚礼影响力才大。

但是,事情并不会一直像自已预想的那般铺展开来。

……

陈于泰是第一次进德王府,余应桂也是如此。

二人对德王府颇为好奇。

不过,公务繁忙,暂时没时间让二人参观。

……

“今日讨论的问题是如何解决山东的粮食短缺问题?先给在坐诸位都介绍一下,山东自由贸易区大统帅郭升,总管山东的军政。山东巡抚尹奇逢,也是鄙人的泰山岳丈,辅佐郭大帅处理具体军政要务。前兵部左侍郎余应桂大人,现为山东参议。临清州州牧陈于泰大人,也是在下婚礼的司仪。火王,鄙人的护卫。尹大人,您先介绍一下缺粮的情况吧!”苗书先把在座诸人互相引荐。

“诸位,粮价贵,还不是目下最令人头疼的问题。现在的问题是,没有粮商愿意往山东运粮。再这么下去,无论怎样,也无法支撑到夏粮秋收!因为粮价一天一个价。”尹奇逢把困难摆了一大堆。

粮食不仅贵,而且没有粮商愿意向山东运粮!

这就要命了。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大家什么建议吗?”苗书询问众人。

“粮食的问题解决不了,一切都是空谈。我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咱们不如去淮安一带抢粮。”郭升提出解决方案。

……

“不可!”

“既然大家没有思路,那鄙人就提一个思路,”关于这件事,苗书在京师的时候就有过谋划,此时胸有成竹,苗书说道,“抢粮不是一个好主意!我的意思,还是以利诱之。咱们要用做生意的方式来引诱粮商前来卖粮!”

“商业有商业的运行逻辑!”

只要利润足够大,商人可以出售绞死自已的绞索。

“粮商卖粮,图的是什么?”

“自然是银钱!”郭升答道。

“那么咱们就让他们挣银子!”苗书掷地有声。

……

“问题是,他们坐地起价,还不管运输。这粮食买起来,犹如割肉!不管你有多少银子,都填不饱他们的窟窿。实在不是长久办法。爱婿,这次就是你愿意出银子,老夫我也不同意再往外掏银子!这样下去,多少身家性命也赔不起。”尹奇逢也开始心疼银子了。

现在苗书是他女婿,自已又没有儿子,那苗书就是半个儿子,肯定不能看着自已人吃亏。

“老大人多虑了!鄙人有办法,让粮商既能替咱们运粮,又能让他们把银子带不走!”

“除非大罗金仙,我是不信的!”郭升对这个问题思考良久,跟尹奇逢也探讨过,这就是一个根本解决不了的问题。

陈于泰在旁边听着三人谈话,震惊的发现,这三人当中,居然是以苗员外主导的。

如果不考虑苗书是尹大人的女婿,一个大顺山东节度使,一个自封的山东巡抚,居然听一个平民百姓说话,也是奇闻异事。

就连余应桂都挂着一个“参议”的虚职。

……

“这粮商所图者,不过是银子。咱们给粮商银子,自已自已就会银根吃紧,这样下去就是恶性循环。这说明咱们这个链条的运行不通畅,就是缺少一个环节,无法使整个链条变成正反馈。那咱们就加一个动作,让粮商愿意把银子留在山东!”

“具体能怎么办呢?”陈于泰适时做一个爱好学习的小朋友。

“很简单,咱们钓鱼。”

“钓鱼?怎么个钓法?”陈于泰感觉,这个苗员外说起话来,侃侃而谈,不像是做假。而且,他自已在家候补十余年,自然不会空耗光阴。

但是,饶是他读了许多书,一时也想不到解决眼前困局的方法。

……

“要做到这一点,咱们就要深入一步,细究一下粮商得了银子之后会做什么。鄙人想来,天下富人有了银钱,不过买田置地。

那咱们就给粮商一个政策,只要粮商运一船粮食到山东,咱们不仅给他双倍的银子,而且赠送给粮商一亩田宅或者一间商铺。”

“商铺?”郭升很吃惊,眼珠不停的眨动,“这有何用?!”

尹奇逢听了拈须不语,脑袋却开始摇了。

只有陈于泰有些惊讶,眼睫毛不停的眨动,托住下巴,做思考状。

余应桂也把身体前倾。

……

“咱们送给粮商的商铺全是临清至济宁这些黄金水道旁边的最好地段,粮商有了一间铺子,又挣了咱们大把的银子,自然想在旁边多买两间铺面。这样一来,他们刚从咱们手里拿到的银子,就又花在山东。这就叫做,肉烂在了锅里。”

……

“肉烂在了锅里?”陈于泰对这个说法表示很感兴趣。

尹奇逢边拈须思考,提出一个疑问:“若是粮商,拿了咱们的银子,没有买商铺或者田契呢,他们卷了银子跑路,奔回南方的江淮老家了,咱们岂不傻了?”

“那就随他了!他们回到老家,小富之人乍富之姿,肯定无法做到锦衣夜行,必然四处炫耀。如此以来,南人皆知往山东运粮,是一条发财的路子。反而能为我们带来更多的粮食。各方面一算,于咱们,果然有百利无一害。”

……

郭升听了,觉得还行吧,这个主意,有肉包子打狗的感觉。但是,阴天下雨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

总归试一试。

只要能解决燃眉之急,撑到夏粮秋收就好了。

也就三个月。

……

尹奇逢拈须不语,这个主意,可能有门。其实就是拿不出这么银子,就田宅和商铺置换。也不知道,人家江淮一带的粮商上不上钩。

但是,尹奇逢还有其他顾虑。

以前苗书是外人,现在苗书是自家女婿了。一个外人,个把月花出去上百万两银子,还邀请自已做巡抚,尹奇逢巴不得。

但是,如果是自已家里人个把月花出去上百万两银子,那就是败家儿子。

必须阻止!

……

陈于泰也似懂非懂。他虽然觉得这个法子也许管用,但是总感觉隔靴搔痒,还差了那么一丝丝。就是缺少画龙点睛之笔。

……

“这能行吗?只怕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尹奇逢心中还在打鼓,连日来他都感觉,银子如流水般的花出去,但是根本没什么效果,这让他很悲观,女婿花钱大手大脚,有钱也搁不住这么个造法,只怕把几辈子攒的棺材本几个月就花完了,“不过,现在缺粮缺得紧,也只能先这么办了。只是苦了爱婿!哎,咱们在山东举义,效法颜真卿平原誓师,现在看来颇有些不自量力了!”

尹奇逢一想到颜真卿最后也没能守住平原郡,而是偷偷从城墙上扔下一根绳索,灰溜溜走了,也是冷汗直流。

现在他当山东巡抚这事已经是板上钉钉,静下心来,反而患得患失起来。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