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大顺1644 > 第88章 四方反应

第88章 四方反应

“哈哈,这个尹奇逢是在试探朝廷的态度。”

马士英和阮大铖正在商议尹奇逢上的“请辞”折子。

在马士英看来,这份折子里的内容虽多,但是最关键的是第二条,尹奇逢请求朝廷派一个新的“山东巡抚”过去。

“他还谦卑的自称‘山东兵备道副使’,现在还有谁真的会把他当作兵备道?集之,你以为呢?”

“尹奇逢给咱们出了个难题呐。”阮大铖也有些头大。

“你是说,这件事不好办?”

“咱们派山东巡抚去不好,不派也不好。以老夫看来,不如来个‘拖’字决。”阮大铖提出来一个解决方案。

“拖?”马士英有些疑惑,“问题是,拖下去,对尹奇逢是一件好事!等他把山东经营的铁桶一般,咱们再派人过去。”

“瑶草多虑了!现在像尹奇逢一样占便宜捡落的还少吗。只能说,尹奇逢遇到了好时候。咱们又何尝不是同样。因此,咱们何必为难于他?况且这个折子里,尹奇逢可是下了血本!你看他要北方降贼官员全部抓捕下狱,这可是得罪人的大差事,这件事由他来说,也省得咱们得罪满朝官员。”

“好吧!”马士英捋须犹豫,“但是,真的把山东巡抚让给他?”

“你的门人里面有合适人选吗?”

“有是有,但是他们都在犹豫观望!”

“这不就得了,可以向外放出话去,如果有人毛遂自荐,愿意出任山东巡抚,那咱们就只好顺水推舟,立即任命并派他北上,接任山东巡抚。这也是尹奇逢字面的意思吗,尹奇逢也说不出什么。如果没有人出来毛遂自荐,那咱们就拖着就是了!”

“好!就这么办。”

马士英点点头,

……

“但是,其他几个条陈呢?这追责罪臣也就罢了,为什么还要‘流放爪哇’?这爪哇国会同意接收犯人吗?这份属礼部的职司?还有这里,改名济南为洛衫矶,这又是何意?”

“这个尹奇逢既然替咱们顶了大雷,这些小事,不如都遂他意。改个名字,无关紧要。至于流放爪哇,这件事,尹奇逢还是下了功夫的。依咱们以前的主意,要逮捕北臣下狱,不说南京城有这么多监狱吗,便是这些人愿意蹲天牢,你想这么多人,那会生出多少事来。这尹奇逢提出来流放爪哇,真是一条妙计。只不过这件事,还得再议!必须把这个折子给朝臣们都看看,征求他们的意见!”

“集之的意思是要征询礼部的意见?”

“不不不,这件事里面,礼部是最不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福建郑家!这尹奇逢上折子,可谓胆大包天,他居然把流放爪哇的差事安给了福建总兵郑芝龙。咱们把折子给郑芝龙看看,这才是眼下最重要的事情。”。

“有理!有理!”马士英攥了下拳头,眼神中充满了希冀,不过他很快就指了指天空,“对了,这折子,还给‘皇上’看吗?”

阮大铖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史可法最近上了折子,要求皇上为先帝居丧,皇上正为此事在宫里生闷气呢。说起来,皇上现在还未亲政,咱们没必要把折子交给皇上。但是,他毕竟是名义上的君主,让我说,咱们还是派人把折子送进去,夹杂在其他折子里。皇上不问,咱也不回。再说现在要把折子给福建郑芝龙等朝中诸臣传阅,皇上早晚会知道内容的。”

“好,就这么办!”

……

“怎么样?”尹小姐看着急匆匆进门的杨御虏!

“不好,我爹说,阁臣们商议了一个结果,那就是向大臣们征集人选,看有没有自荐,主动北上出任山东巡抚!”杨御虏立即把打听到的消息告诉尹羊幂。

“啊?”尹小姐一屁股坐回椅中,开始愣神,“这么说,只要有人出来自荐,那么朝廷就会委派新任山东巡抚,那我爹怎么办!看来朝廷对我们尹家还是不信任呐。”

这是失败啊!

这是彻底的失败!

都怪苗人凤出的糗主意,就不该自己主动请辞!

朝廷现在顺水推舟。

好了吧,到手的“山东巡抚”丢了!

该死!

尹小姐想来想去,猛的从太师椅里站起来,她要找苗书前去算账,却被杨御虏拽住了衣袖。

“幂幂,你去哪里?”

“我,我去,找那死人算账!”

“哎,幂幂,你先别生气。我跟我父亲商议过了,这件事,也不是没有转圜处!咱们只要放出话去,谁敢出头接任山东巡抚,咱们就把他家宅子烧了,掘他家祖坟。我倒要看看南京城里谁有这胆,敢跟我杨家作对!。”杨御虏无耻的讲出了自己的一番道理。

“啊,这样能行吗?”尹小姐也被杨御虏的奇思妙想惊得呆了,不过这件事,如果真这么办,说不定还真有转机。由不得尹小姐不驻足仔细倾听。

“这有什么不行的!我这出去放话,谁要是敢自荐接任山东巡抚,那就是跟我们杨家为敌!我们杨家可不是吓大的。”

“额……这是不是有些不太方便?”尹小姐有些局促不安。

“这有什么!看我的!”杨御虏风风火火出门去了。

……

福建南平。

郑芝龙府!

“尹奇逢要咱们当冤大头,流放罪臣到爪哇国,这得罪人的差事,咱们应当一口回绝!”郑芝龙看了那折子,把折子往桌上一拍,心中有气。

真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这都什么事啊。

怎么就把流放的差事安到福建郑家的脑袋上。

“还有,这尹奇逢远在山东,他一旱鸭子,怎么会想到流放爪哇国此等奇怪主意?!这里面一定有人在针对咱们郑家,派人给西弟传个话,让他在京中仔细打听,究竟是谁出个这个糗主意。咱们郑家可不能遭人暗算!”

“是,老爷!”管家一面答应着,一面出主意,“不过,朝廷的人还在外面等回复。咱们若是一口回绝,只怕驳了几位阁老的面子。他们可是准备借着给北臣议罪,要把东林党一网打尽。不如,咱们把流放爪哇国,改为流放辽东。这样辽东在北面,必然要由山东尹奇逢负责流放,就没咱们郑家什么事情了。”

“好,就这么回!”郑芝龙办妥这件事,忽然想起另一件事,“大木在南京做什么?咱们远在福建,都被朝廷里的人小人惦记着,不会有人不惦记大木吧。”

“公子,公子……”管家对这事颇知一二,只是不敢说。

“怎么,有事?”郑芝龙心中一咯噔!

“只是些传言。前次有家人回报,说公子在常熟西处跟学子串通,要搞什么夏人社。公子还西处承诺,只要入了社,他就包一座眠月楼,供入社的学子们玩耍!”

“哈哈,这有什么?学子们组织一个诗社,也是常有的。大木一口福建话,能在金陵多交几个朋友也是好的。只要他不惹是生非,包几个有什么。”郑芝龙一听是玩女人的事情,他才懒得管,不过转念一想,他又有了主意,“不过,他也该收收心了!你派人去问问少奶奶愿不愿意去南京散散心,她若愿意,你派人把酉姑送到南京去,让她盯紧了大木。如今多事之秋,让大木尽早返闽,也许是个好主意。”

“是!”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