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一个关键的中间人来回穿插协调各方立场。
苗书只好自己亲自去办这件事。
问题是自己的能力也是有限的,要办好这件事,必须使出政治能力“钞能力”的两大利器,一是联姻,一是拜把子。
前者向袁大头学习,就是不断的联姻。
北洋时期中国共有三十二个行政区划,大头恨不得自己有三十二个儿女,每一个儿女都跟每个省的督军的儿女联姻。幸运的是,袁大头在慈禧的治下,什么事没干,除了培养新军,就是埋头生儿育女。到了北洋时期,大头的儿女数量极为可观,不能达到三十二个人,二十个是有的。通过这些子女跟各地督军和京城的牌面人物联姻,极大了稳固了袁大头的统治根基。
这样大头的总统就当得非常稳固。内有北洋新军多少个镇(师),外有各省的督军联姻,内外相得益彰。纵观袁大头一生,他其实干的不赖。如果他没有最后一步称帝,可以说前面几乎没有可以指摘的地方。别的不说,能有几个人实现让皇帝和平退位交权的,仅这一件事,大头就可以彪炳史册。如果对比一下无证上岗人员“崇祯”的行为,就知道,大头的政治手腕还是及格的。
当然也有不买账的,比如广西总督陆荣廷就不买大头的账。但是,不得不说,就“懂政治”这三个字而言,大头还是及格的。
除了联姻,另一个极为管用的政治匕首就是“拜把子”。
这把匕首的祖师爷应该是刘备!刘关张三兄弟结义,可以说首接笼络了天下五虎上将军中的两个,一举两得,真是历史上少见的“双杀”局面。不过,这样的“double kill”机会比较少,像刘备这种运气爆棚的比较罕见。因此,真正要学习拜把子,还得向“光头”常凯申校长学习。
常校长在“拜把子”方面那叫一个无师自通,当然他拜把子的策略跟刘皇叔的策略完全不一样,他没有刘备那么好的运气,能够“一个把子”通吃天下五分之二的上将军。于是,常凯申将军决定,既然找不到重点目标,那不如来一个“广泛撒网、重点培养”。操作要点就是,见一个拜一个,不在乎真假,全凭两个字“忽悠”。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先跟你结拜了再说。
你别说,还真有信的。比如张家少帅就很信。当然,少帅后来发现,你丫的坑兄弟,那是后事了!
总之,两大绝技。
两只匕首!
向“大头”学习“联姻”,向“光头”学习“拜把子”。
双管齐下,人间就没有搞不定的事!
……
当然,理论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
首先,也是头一等的要紧事务,那就是先稳固好东林党,要跟东林党结盟,至少要建立联系和沟通渠道,也就是钱谦益。但是,东林党党魁钱谦益己经老得快掉渣了,苗书也没法跟他拜把子。
这两只匕首中的“拜把子”,在钱谦益这里根本就行不通呐!
这样,只剩下另一只匕首“联姻”了!
……
问题是,如果说要联姻吧,钱谦益和柳如是的女儿才刚出生。这如果要联姻,唯有“指腹为婚”一路。但是,李自成那方面不太行,李自成居然自己没有子嗣,儿子女儿都没有,真是天可怜见。你说你搞了这些年革命,都在做什么。所以,李自成的失败有其必然性,你说你没儿子也得有个女儿吧,结果要啥啥没有。你啥也没有,你怎么拉拢重臣和诸侯!
这可能是因为长年打仗骑马,在工位上久坐,李自成的前列腺己经罢工了。总之,理论很美好,现实走不通。跟东林党结盟,既不是通过拜把子,也不是通过联姻。
跟东林党结盟,居然要走“夫人路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