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学生路线”和“夫人路线”,苗书无意中首先跟东林党和福建郑家建立起了联络和感情。
纯属“意外之喜”。
当然,这件事,还有个尾巴没有收。
……
由于崇祯“获得权力”也就是“登基”的过程过于easy,就是魏忠贤的倒台过于“抓马”,没费什么力气就一推而倒,使得崇祯产生了一个错觉——那就是,国事办起来,其实也蛮容易的嘛。
当然,这完全是个错觉!
魏忠贤怂的太快,彻底害了“好学生”崇祯!
换句话说,崇祯有点像三哥!由于建国太容易,三哥根本不知道“东大革命”和“美苏争霸”背景下的“东方古国进五常”要刷的剧本难度有多大。为了“向下兼容”三哥,我们不得不使用上古时期的族群争斗武器“木棒”跟三哥交战,就是怕吓到幼儿园小朋友。
崇祯在位十七年,仿佛只在做一件事,那就是“竭尽全力毁掉自己的嫡系中央军和政治上的基本盘”,谁如果敢自称是“皇上的人”、“受到了皇上的信任”,那么他的下场就是诏狱或者叛逃到敌对阵营。
崇祯的权力来得太容易了,使他产生了一种幻觉,那就是权力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事实上,权力需要有下面的人来维护你、跟随你,为你效力。即使你是皇帝,权力也需要“经营”才能获得和持续。你需要向手下让渡一部分利益,或者给予他们名誉,这样他们才会跟随你。但是,这些崇祯完全不懂。他误以为,他只要拿出自己的腰牌,别人就会听他的命令。
由于,错误的思想,导致崇祯对手下的战将极为吝啬。而对自己的文臣,选用的唯一标准就是“不得结党”。最后,崇祯身边全是一群“啥事不干、家门口天天挂个‘不结党’的贞洁牌坊的、一无是处的奸诈文臣”和“反复横跳的脚滑武将”。凡是稍微有点忠心,实心想为大明帝国尽忠的武将,都被崇祯精确斩首了。
孙传庭出征前,兵部侍郎张凤翔提醒崇祯“皇上只此一付家当,不可轻动”。意思就是,皇上,这是您的最后的基本盘了。您如果没了这最后这支军队,皇位可能都坐不稳了。但是,崇祯根本听不明白,接连催促孙传庭仓促出关,结果一战输个精光。明史云,传庭死,而明亡。
而李自成在山海关一战后,也意识到自己的基本盘被打没了,李自成几乎瞬间丧失了战斗意志和东山再起的信心。后来,李自成到潼关,完全是“逃跑主义”,就是打断了脊梁骨,支棱不起来了。虽然李自成比崇祯坚强一些,但是非常有限。李自成比崇祯明白的地方在于,他一早就看明白了,他的老本拼光了。像这样的惨败之后,大势己去,后面己经无力回天了。
之后,李自成本唯一能的想到的就是逃跑,比如逃到张献忠南面去,让张献忠在前面抵挡清军?哈哈,这个主意,一定在李自成脑海中闪现过。
而且理论上,李自成也认为,自己“会”逃跑、“能”跑的掉。毕竟不是头一次逃跑了。以前,也逃进过商洛山。相反,崇祯连逃跑都不会。到了最后那一天,崇祯才知道,自己应该逃跑了。结果,被一群小混混堵厕所里,根本逃不掉了。
但是,话说回来,李自成既然会逃跑,他为什么没能逃出生天呢?
因为,以前李自成以前能逃跑,会逃跑,也是一个错觉!他以前之所以能逃出去,是因为对手崇祯皇帝太菜了。现在,换了一个全新的对手,这个叫多尔衮的家伙,可不会像崇祯一样犯那些无聊的失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