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 > 四合院:开局秦淮茹入错房 > 第72章 说服你?

第72章 说服你?

只有易忠海、阎埠贵和贾旭东没有到场。

“哎哟!”

正在围观的许大茂忽然感到屁股被一脚踹到,随即跌倒在地。

原本打算开口大骂的他转过头来,见到是程治国,顿时不敢再吭声。

“程治国,我只是向保卫科报告了你,没去公安局告发你!”

许大茂一边解释,一边想站起来逃跑,“错有因由,冤有头,是谁去公安局告发的你,你去找他算账吧!”

程治国不理他的解释,对许大茂一顿拳打脚踢。

周围的观众立刻散开。

“哎哟!别打了别打了,真的不是我啊!”

许大茂试图反抗,但刚举起手就被击中了脑袋。

无奈之下,他只好边躲边求饶。

“我被抓的时候,你可不是这么说的,姓孙的,这会儿害怕了?”

“我不害怕,该说的我都承认,但这事真是无辜的!”

许大茂护住脑袋乱窜,“是贾旭东,一定是贾旭东干的!”

“滚开,许大茂!”

贾张氏生气了,“我儿子这几天根本没出门,哪里去告密了?再信口雌黄,老娘砸了你的家!”

“那一定是易忠海,他丢人丢大了,肯定是想报复,一定是他告的密!”

旁边的一位大婶忍不住说道:“许大茂,你是不是吃错了药,见人就乱咬?你有证据证明是易忠海告发的吗?告诉你,这是诽谤!”

许大茂一脸无奈,

看看程治国给你家造成的麻烦,你就该好好在家陪他们,跑出来凑什么热闹。

“这还真不是!”

然而,程治国根本不理这些,又是一脚踢过去。

……

深夜,

收音机里播放着充满 ** 的讲话,

有的人聚在一起聊天守岁,有的则准备休息,

四合院逐渐安静下来。

秦淮茹将木桶灌满热水,让程治国洗去两天的疲惫。

程治国坐进桶里,看着秦淮茹拿着毛巾走近,

她不再是先前那样紧张,脸上反而露出了几分无奈的微笑,

……

到了初一早晨,

院子里一片热闹景象,

大家纷纷开始互相拜访庆祝新年。

孩子们也被叫起,从这家走到那家,领取压岁钱。

如果哪家较为冷清,呆柱便会去放鞭炮,结果常常引来邻居的不满。

而程家的门却紧锁着,

由于没有亲戚可走,程治国索性与秦淮茹赖在床上,避开了早上的访客。

每次秦淮茹想起床,程治国都会把她按回床上,

见她不从,程治国便给了她一些教训,

这让秦淮茹很快变得温顺起来,连想动也动不了。

上午,他带着秦淮茹看了一场戏曲演出,下午则是欣赏了一段相声表演。

晚上我到了东直门,看了几场精彩的杂技表演,并且买了一些纪念品作为纪念,就这样愉快地结束了这一天。

正月初二的时候,秦淮茹本来不打算回家乡探望亲人,程治国也没有特别提及这个问题,显得不太在意。

其实她的故乡远在乡村,单是骑行就要花费四五个小时,若是来回一次至少得花上一整天的时间,颇为劳累。

即便如此,他们还是迎来了不少的访客。

第一批上门的宾客是由林业局派出的,其中包含了主任、研究员以及一位年轻女士。

这个主任叫做王福生,是一个体态偏胖的中年人,年龄在四十岁左右;研究员杨成华先生看上去像是已经接近六旬的学者,给人一种德高望重的印象;而年轻女士名叫陈秋萍,年纪二十多岁,身型苗条挺拔,装扮十分得体,散发出知性美的韵味。

他们手里捧着礼品盒,跨进了四合院的大门,接待他们的是家里的小成员阎解放。

“打扰了,请问这里是不是程治国家?”

王福生笑眯眯地问道。

听到了这句询问,尽管阎解放年纪尚幼,但他立刻显现出警觉的表情,疑惑地反问:“你们找我爸做什么?”

“我们是来自林业局的。”

面对孩子的提问,王福生耐心解答。

“林业局又是做什么工作的?”

对于不熟悉的机构,阎解放表现得非常认真地继续询问着。

此时,陈秋萍轻轻从包里拿出了糖,以柔和的笑容对着阎解放说道:“可爱的孩子,可以告诉我们你爸爸在哪里居住的具 ** 置吗?”

看到糖果,原本警惕的小男孩阎解放立即放松下来,忘记之前父亲的忠告,手指向后面的方向:“就在那边的那幢房屋。”

“好聪明,太感谢你了。”

陈秋萍轻轻抚了一下孩子的脑袋,随即站起来与王福生一同向目标前进。

进入庭院的过程中,几位邻居投来关注的目光,但是他们没有过多停留交谈,很快就来到了目的地并轻敲起大门。

开门之人正是秦淮茹,她望着来客露出了一丝茫然:“各位您好,不知找我们有什么事?”

察觉到秦淮茹的反应,陈秋萍微微抬眉,并且无意识中挺了挺身体。

“您好,这里是程治国同志居住的地方吗?”

她礼貌地发问。

得到肯定的回答后,秦淮茹心里不免有些诧异,她不明白为何会有人专门从农业局来寻找自已的丈夫。

“我们是来自林业局的,这是我们的主任王福生,旁边两位是我单位的同事。

我们特地前来拜访程治国同志。”

秦淮茹听后心里更是惊异,为什么来自农业局的人物会来到自家拜访程治国呢?不过注意到他们带来的许多礼物,她推测对方应该是怀着友好的意图前来,并邀请了几人进屋落座。

“请进吧,我这就去将他叫过来。”

当她瞥见天空即将处于最高点的太阳时,内心不禁有些许责备——都这么迟了居然还没起来。

“程治国回来了,有客人在等他。”

几乎是在他们踏入门槛的同时,院子里突然出现了另一名气喘吁吁的报信者:“他们来找程治国,他们说是来自程治国家的。”

一时间院子里充满了各种猜测。

“他们是亲戚吗?怎么会来找他呢?”

“据我所知,程治国家早就没什么亲人往来了。”

这个回答立刻引起了一番议论。

“肯定不是亲属,手里提着这么多礼品,你看他们手里的水果罐头和烤鸭,明显是有来历的人。”

“那我就再打听一下,或许他们是找错地方了。”

在程家,

王福生展示了程治国寄给农业局的信,

接着苦笑道:“程治国同志,你给我们出了个大难题。

这段时间,农业局一直在讨论你提出的内容,每次会议都在研究这些策略的实际可行性。”

“如果不是前两天有点事情耽误,我们早就上门拜访了。”

程治国揉了揉困倦的眼睛,随手理了理凌乱的头发,笑道:“嗨,小事儿一桩。

等事情办成了,你们再登报感谢也不迟。”

陈秋萍无奈地翻了个白眼,

这家伙难道听不出来领导的暗示吗?

局里现在已经分成两派,

一派认为程治国的策略是可行的,

另一派则持怀疑态度。

他们这次来,其实是冒着很大风险的。

还说什么登报感谢,

真是脸皮厚。

“关于选择优良品种的种子,我能理解。”

杨成华见王福生啰嗦,忍不住打断道,“这就像人的基因一样,父母优秀,后代也有更大的概率优秀。”

“但是,你说的从石头中提取养分,即化肥的观点,我实在不敢苟同。”

“谁还能比世代务农的农民更了解土地?他们试过各种肥料,最终发现粪便最合适。”

“每一颗、每一粒粪便都能让土地更加肥沃。”

“你说化肥效果更好,这显然是不符合常理的。”

“你难道比几千年来的无数农民更聪明吗?”

程治国轻轻瞥了他一眼,对王福生说:“这位是持保留意见吧?”

王福生摇了摇头答道:“杨成华研究员一直支持你,要不然今天也不会特意赶来。”

今天可是正月初二,大家应该忙着走亲访友。

如果不是认为程治国的事更重要,他们也不会放弃家庭聚会的时间来这里。

事实上,如果不是他劝阻,杨成华昨天就迫不及待地要过来。

“我只是客观表达我的疑问。”

杨成华语气有些不满地说,“如果你无法说服我,我又如何说服别人?”

“说服你?”

程治国道,“不如我们直接做实验,等到实验结果出来,自然就会见分晓。”

“科学研究绝不容许丝毫草率,尤其在农业这个领域。”

杨成华感慨万分地说,“你的耕作技术既没有明确的配方,也没有固定的比例,如果进行试验,我们只能不断地试错。

农业本就是一个长周期的活动,我们或许能承受一年或两年的等待,但你认为我们能坚持八年甚至十年吗?”

“我可以负责地告诉你们,如果两年之内没有任何显著效果,这项目就不得不终止,上级绝不可能继续支持我们的工作。”

“你知道当今世界上有多少人口食不果腹吗?”

杨成华声音愈发沉痛,“每年有多少人因为饥饿而不幸离世?若是你的方法确实可行,又能拯救多少生命?”

程治国急忙摆手,连声说道:“停停停,我听到了,我也愿意向您解释清楚。”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