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老太太的脸色沉了下来:“既然这样,你要记住别让自已后悔!”孙秀菊没有回应,默默地继续自已的家务。
这时,秦淮如正在整理一些旧报纸:“老太太,这些报纸还留着有什么用?”她既不识字也不会读报。
孙秀菊检查了这些报纸:“都是建国初期的老报,留着可以糊墙壁。”这话不仅让聋老太太吃了一惊,连秦淮如也无法置信。
在整个四合院里,谁不知道孙秀菊是目不识丁的?可今天她不仅认出了报上的内容,还能分辨年代。
与那个被遗弃的婴儿生活在一起后,孙秀菊竟能识文断字了?
这令聋老太太陷入了沉思,那个叫做沈抗美的小生命,真的有如此强大的影响力,竟能让孙秀菊发生这样大的变化?毕竟,学习文字可不是件小事。
然而,聋老太太这次的猜测是准确的。
无论是刘惠真还是孙秀菊,她们之所以决心学会写字识图,就是为了更好地为未来做打算,让小抗美有一个更稳定的成长环境。
为了这一目标,刘惠真在抵达救助站之后便立即投入工作。
那时不仅仅是整个南锣鼓巷胡同,甚至是全中国的人民都积极投身于爱国卫生运动,这是针对 在抗美抗美期间实施细菌战的一次重要应对。
在这次细菌战中,超过百人的英勇之士为此牺牲,其中不乏重要的成员。
因此,国家高度重视此次全国性的卫生清洁活动,意在防范类似灾难的发生,保护新成立国家的人民健康和安全。
郭大妈和王大师傅也没时间闲聊了,纷纷投入了清洁工作。
王大师傅特别卖力,因为他知道厨房里最容易藏污纳垢,老鼠、蟑螂和跳蚤最爱光顾这里。
他一次又一次地打扫,唯恐还有哪些地方没能清理彻底。
后来,王主任过来视察,见刘惠真已经安排老人们都换了洗干净的衣服,床单被褥、庭院角落无不干净利索。
刘惠真笑道:“惠真,恭喜你,上级给你发了奖励,不仅是奖杯和毛巾,还有五十万现金!”
刘惠真一脸惊讶:“这奖励是不是太大了,我只是做了自已应该做的事情。”
王主任答道:“哪里多呢?你安排老人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为我们减少了多少负担?
就是雇佣人员的钱都不只这点儿了。
你应得这些奖励,今晚我会在院子开个全体会议,到时候,你准备一下,跟大家谈谈你是怎么把环境弄得这么好,如何关心老人的经历。”
刘惠真点头:“好的,王主任,我一定会认真准备。”
虽然在全体面前发言让刘惠真有些紧张,但她知道这是一个提升声誉的好机会,而声誉的好转也会帮助沈抗美有更好的未来。
因此,她暗下决心要好好表现。
待王主任离去后,王大师傅笑着对她说:“惠真,你真厉害,才来这里就成了新闻人物,我回家告诉我妈,说我跟上过报的人一块工作,她都不信。”
刘惠真微笑回应:“王大师傅,这只是侥幸罢了,如果不是有您和郭大妈的帮助,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郭大妈接着说道:“这还得你个人勤奋,说起来,王大师傅,听说你还没结婚呢?而惠真也是一个人!如今政策允许寡妇再婚呢。”
这话让刘惠真略感尴尬,“郭大妈,不合适啊,我家还有三个孩子需要抚养,这辈子只想着能把他爸爸的遗志传承下去就好。”
王大师傅说:“郭大妈,我也没孩子,可是三个孩子的压力也实在不小,我对惠真的为人十分尊重,但现在负担不起。”不过,他又说:“惠真妹子,如果有机会为我找个合适的人选,那就更好了。”
刘惠真摇摇头:“哪有什么人合适……”
郭大妈悄悄拉过刘惠真,轻声告诉:“王大师傅这个人大家都叫他‘王子’,从小父亲去世,是他母亲辛辛苦苦把他带大的。
家庭非常贫困!
直到十八岁的时候,才攒了些钱去学厨艺,这一行讲究的就是三年加上一个节日的学习期,在这段时间里,他不仅要学习基本的厨艺技巧,如剥葱蒜、剁辣椒等简单活计,还要帮忙打杂、清洁工具等,这是为了让初学者了解任何工作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并且掌握手艺的不易性。
经过了长达七年的磨练——因为传统学徒通常在三年学艺之后还需一年的服务时间才能算真正学成出师——他在师傅去世前几年获得了认可,逐渐接触到了更多复杂的烹饪技术。
出师后的他一心想要赚取足够的收入娶妻生子,又过了六年的时间,现在已经超过四十年纪,年龄虽不小却仍未遇合适之人。
不过,这个人品不错,要是日后遇见谁合适的话,真希望你能帮帮忙介绍一下。”
刘惠真真的不知道王大厨竟有这样曲折的人生经历。
思量了一会,她说道:“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帮忙牵线搭桥!”
“这王大厨说了,离过婚的也可以,但是最好不要带很多小孩,他还需孝敬母亲,负担不起再多的孩子!”
刘惠真把这番话记在心里,注意到王大厨嘴角闪着光,她有些好奇地问:“最近王大厨好像经常有肉吃,瞧那嘴角泛光的样子,家庭条件肯定不错吧?”
郭大娘笑了,解释道:“你真是的,建国以后,咱们百姓家里的姑娘出嫁时,都害怕嫁给穷困潦倒的人家。
所以,谁家若是有想讨媳妇的打算,便每天拿猪油擦擦嘴唇,对人说他们天天吃肉,这样就能显得更吸引人些。”
这样的说法让刘惠真也颇为意外。
与郭大娘一边聊天,一边完成了清洁工作后,她回到四合院。
院子内大家正忙于抓老鼠和打扫卫生。
她的家中早已收拾妥当,见到这一切,她迫不及待地抱起小抗美,轻声问道:“小抗美,你是刚醒吗?今天有没有尝试翻滚呢?”
沈小楚说:“好像过了正月十六后,弟弟就不那么频繁地翻身子了。”
刘惠真轻轻地把自已的脸贴上沈抗美的小额头,确定他的体温无异样后放下了心来。
“估计是学会爬行了,觉得翻身不过瘾吧。
来,小抗美,跟妈妈一起练习读报好吗?” 她缓缓念着报纸的内容:“发动起来,重视环境卫生,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打碎敌人的细菌战...清理垃圾、疏浚沟渠,建设水井,清洁卫生间,要饮用煮沸的水……”
“咿咿呀呀,咿咿呀呀...” 沈抗美发出了婴儿特有的咿咿声。
沈小楚插话道:“妈妈,我觉得弟弟好像也在读报哦,他是不是真能读懂那些字呢!”
“你这个淘气鬼,”刘惠真笑了,“抗美现在这么大点点能识什么字呢?你们啊,应该多多学习拼音,为日后能够上学做好准备。
等到时候了,我会送你们上学读书的,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你的弟弟将来成才。”
一提到上学这件事,沈小楚和妹妹沈小甜眼中闪烁着憧憬。
“妈妈,我们会好好学习的,等弟弟上学了,我们也一定能教会他!”两人充满期待地表示。
如果沈抗美能讲话的话,恐怕会反讽:“教她们俩个像豆芽菜一样稚嫩的小丫头,我还行!” 他是孤身上阵来到这个世界,却在另一个时间线上完成过大学教育!
夜已深,此时四合院里的轧钢工人已经早早地下班回家了。
大家简短吃过晚饭后,便开始忙碌地打扫庭院中的卫生。
秦淮如帮着易钟嗨家清理了家中的垃圾。
因此,当易钟嗨结束了轧钢的工作回到家,只需要检查一番是否整理得当。
看到孙秀菊正在帮忙照顾那位听不见的老奶奶时,易钟嗨眉头微蹙地问:“我是叫刘惠真帮忙的,她去哪了?”
孙秀菊答道:“惠真有三个孩子要照料,我帮着弄干净了就是。
如果有问题,直接找我就成了!”
面对孙秀菊这般从容的态度,易钟嗨心中泛起了复杂的感情。
他对沈抗美这个孤儿的到来改变了院内气氛的事实感到困惑不已。
似乎随着这个孩子的到来,以前那个随波逐流、顺从丈夫的媳妇也焕发出了新生——难道这小家伙真是天降祥福之星么?确实,人们情感的共鸣与喜怒哀乐往往能彼此相连,就像此刻,他自已与那耳聋的老人都能感受到一种微妙的情感变化。
孙秀菊:“老夫人,这里已经整理好了,我这就告辞。”
易钟嗨:“稍等片刻,正好你可以去告诉西跨院的刘惠真,马上有一个全体住户会议。”
刚才易钟嗨回到院子,看见几乎每户人家都在打扫卫生,唯有西跨院的刘惠真似乎无所事事。
这无疑是将他这位大伯不当回事的表现。
为了纠正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必须要在大会上公开指出,并给予严肃的批评!
他走向后院,见孙秀菊还在帮忙聋老太太收拾东西,眉头微微皱起:“我不是让人家都参与打扫的吗?她人呢?”孙秀菊镇定地回答:“刘惠真家中有三个孩子需要照顾,由我来完成打扫就无碍。
有事情您可以直接向她说。”
易钟嗨看着如今变得不再唯命是从的孙秀菊,心情有些复杂。
自从沈抗美搬进这个四合院之后,似乎一切都在悄然改变。
悲喜有时是可以共通的,现在的易钟嗨和聋老太太竟有着相似的情绪……
“老太太,一切都处理好了,我现在要离开了!”
易钟嗨:“且慢,正好你去传话给住在西跨院的刘惠真,立刻召开一个全体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