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 > 四合院:我,天生酿酒师 > 第20章 新来报到

第20章 新来报到

刘建国开始忙碌起来,一批批地把布料搬到小船上,再驶入海面。这个过程中,刘建国表现出一副辛苦劳作的样子,以至于弗拉基米尔开始质疑他怎么可能驾驶这么小的船只穿越广袤的海域。

不过弗拉基米尔是个理智的人,没多提问。

确认货物无误后,刘建国独自进入装有原油的仓库,开启了接收模式。

哗啦啦——

随着一道道声音,原油陆续被存进了那神奇的酒窖中。

但是,遇到了一个小插曲:

即便酒窖几乎填满,仍未能收纳所有原油。

国际标准化油桶的直径约为0.5566米,高度大约80厘米。相比之下,刘建国的那个奇妙酒窖尺寸约为100米见方!即使如此,充满后的容量仅接近2.8万桶左右。

不过这点小事并不让人困扰,毕竟还有空间!如果必要的话,刘建国打算多加几个层次。

“接收中……”

哗啦啦——

一层接着一层,直到第六层,终于完成了全部油桶的存放。

不用过于担心底部物品是否会受到挤压损害,因为在这种独特环境中,物体会保持一种类似漂浮的状态,类似于处于微重力条件下的填充模式。

夜色沉静时,刘建国一个人静静地离开了仓库。

随后,刘建国卸下了衣裳!

飞行过程中,衣服损耗很大,不得已只好脱掉。

片刻后,他化身为一道疾驰的黑影,消失在黑暗中。

“轰...轰...轰...”

声波如惊雷般炸裂。

老大的驻扎雷达基地立刻热闹起来。

“听到了吗,是音爆!”

“立即调查情况!”

“查出点什么没有?”

整个基地顿时乱作一团,但忙活半天,仍是一无所获。

而48分钟后,刘建国悄无声息地降落在香江港口旁的隐蔽树林内。

首先做的就是重新穿戴整齐。

接下来,前往事先选好的废弃仓库,搬出预备的十六万多桶原油。

约莫半小时,香江炼油厂的采购主管抵达现场。

“这质量可真好,你想要多少价钱?”主管看着刘建国询问道。

作为私人所有的香江炼油厂,其采购来源相对多元化,只要资源充足、价格合适,都不会有问题。

“我了解的信息是,外部进口的原油到达港口的价格大概是每桶4.5美元,我现在这个报价,是每桶4美元,但我有条件——用美元结算。”刘建国说道。

几轮交涉之后,

双方最终握手言欢。

由于香江的物流受限,这批共计16万桶多的原油,花了整整一个月才完全转运完毕。

货款自然分文不差。

对方曾意图占点便宜,然而目睹了刘建国的一丝端倪后,立刻胆战心惊,主动全额支付,并附加了一套位于香江的豪宅作为歉意表示。

对此,刘建国并未推辞。

此番交易让刘建国总共收获645000美元。

接着,刘建国未敢多做停留,再度迅速奔赴美利坚,光明正大地将所有美钞换成等值黄金。

总计522公斤的黄金。

这近半吨重的黄金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哈!

在这个时代,没有任何一种物质比黄金更稳固地维持着价值。

当前每盎司黄金约为35美元,而当时间跨越到刘建国所在的时代时,同样的黄金会涨到每盎司约2000美元。

涨了多少?

几乎是翻了60倍。

也可以反过来说, 货币在60年的时间里大幅贬值。

刘建国决定将这批财富稳妥保存。

这次行动结束后,返回家中已是8月底。

“雪茹,来看看...”

刘建国轻挥手指,成堆的黄金条散落在地上。

1000多条,每条约500克。

“这是...” 陈雪茹惊讶到无以复加:“哥,这些都是你赚的?”

“正是。” 刘建国肯定地回答:“往后,你不必再操心店铺之事了。”

“嗯...嗯...嗯...” 陈雪茹连声附和。

当日,刘建国便宣称自家传承下来的【陈酿】已剩余不多,今后将不再对外开放销售。

小酒铺的纯酿供货业务也随之结束。

接下来的目标:静静等候即将到来的公私混合营业局面。

不过,在这之前,他还有一件事情需得先办妥。

那就是,手头上尚存五亿元现金。

买酒吧!

目的地是京师牛栏山区,他买了1500桶,每桶装有100斤的陈酿佳酿,一举花去了超过四亿现钞。

仅剩下七千多万,算是合理额度。

1500桶陈年佳酿则悉数封存以备后用。

在接下来的三十年里,所有的小酿酒作坊将会全部停止运营,并统一纳入酒厂进行管理。一旦这样操作完成,日后想买到酒就远比现在复杂得多,因此,刘建国认为现在储存一些正好。

至于剩下的七千多万元,刘建国并不打算一次性全部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资金。他计划保留一部分资金不动。

毕竟,这些资金代表的是首套人民币,在未来的年代里,在收藏市场上具有极高的名气,因为数量极其稀少,导致每一套都被市场炒到了五百万元的高价。为此,刘建国特别挑选了一百套珍藏起来,期待它们未来的增值空间——那时候,这些货币都将视为无价之宝。

...

1954年8月29日,一个星期天的早上,魏大力骑车早早地来到了小院外。

“刘建国,刘建国在不在?” 魏大力声音响亮地问道。

正在屋里准备的刘建国被这喊声吵醒,揉了揉眼睛出门查看。

“是魏大哥啊……又有新的邮票了么?” 刘建国眼里充满了期盼。

魏大力答道,“是的,我这两个月辛苦搜罗的成果,一共搞到了三张。给,你拿好。”说着便把珍贵的‘蓝军邮’递到了刘建国手中。

刘建国满意地点点头,连声道谢。

“好,再见。” 魏大力随后骑上车离去。

“哥哥您慢走!” 中间庭院的贾东旭朝魏大力挥手示意后,迅速跑到了刘建国这边。不仅是他,连带着老贾与贾张氏也都一同前来。

“建国,等等,我们有点事得跟你说。”

笑容满面的老贾接着说道,“你明天就要到轧钢厂工作了吧?街道居委会通知你了吗?”

“对,许叔确实告知过我。” 刘建国确认说道。

老贾放心道,“这样最好了,我就是担心你会记不清。”

不过,刘建国并不希望与老贾家过多交往,于是问道,“那还有其他什么事么?”

“有的!”这一次开口的是贾张氏,“建国,你哥哥贾东旭半个月内将要结婚,不知道咱们家的好酒是否还能剩下几坛?能否让我们买下一罐,价钱上能否优惠一些?”

刘建国听后笑了笑,对方甚至连询问价格前就想砍价,他觉得十分有趣。

“真不好意思,” 刘建国解释道,“这酒是我的祖上传下来的宝贝,现存的数量不多了。前一阵子卖了些,余下的我也准备留给自家使用,不再对外出售。”

“那你总该帮忙出出主意吧。”

面对此言,老贾立即补充,“建国,别这么果断拒绝,我只需要十斤。这酒用来增加婚宴上招待客人的喜酒质量最合适不过,能让亲朋好友们倍感脸面。”

“但这和我有什么直接关联?” 刘建国反问。

“当然有关联!” 老贾急切地道,“如果你给我这十斤酒,在工厂里我会收你作徒弟,保证你跟着肯定能有光明的前途。”

然而未等老贾讲完,刘建国就直接关上了门扉。

此举显然让老贾一家人感到尴尬和挫败。

脸色铁青的老贾气急败坏地说,“刘建国,你真行,够硬的!”

“等你进了工厂尝到了苦头,你就知道厉害了!”

第二天一早,

刘建国骑上他的自行车,独自前往轧钢厂报到。轧钢厂距离他所在南锣鼓巷甚远,需要经过一番长途跋涉。

先是从南锣鼓巷一路向北,经过什刹海公园的绿意盎然之地;之后继续西行直至穿过北京城的旧西直门。西直门之外的荒僻之所正是当年轧钢厂所处的位置。虽然到了后来这里成为了繁华都市的一部分,但在这个1950年代的时期,它仍旧位于郊区地带,距离市区中心约四、五公里的行程。即便以较快的步伐步行过去,也需要耗费整整一个小时的时间。

刘建国不必急于赶路,骑自行车半小时也能顺利抵达轧钢厂。进了工厂大门后,他就把车子停到了为职工准备的专属停车场,并用结实的锁将爱车牢牢锁好。

“所有的新员工请过来……刚刚加入的同事,请来这里集合!”一位身着绿色迷彩帽的人,站在轧钢厂入口处的一座小高台上,手里拿着一个大号扩音器朝人群高喊。听到招呼的新成员们陆续跟随他的指示,走向他指定的一幢楼后面的开阔区域。这里已经汇聚了大约二百余名员工,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刘建国选择了一个较为隐秘的角落坐下,不久便看到一位头发整齐分开、身着整洁白衬衫的高大男子走向主席台,他向围拢上来的工友们做了简短介绍,“请大家安静一下,集中注意力听着!”待所有人自觉向前集中后,这名男子继续说道:

“轧钢厂今天正式迈入了公私合作经营的新阶段。自此,原先的资金提供者不再参与具体管理,我们的生产量也因此大幅增加。我名叫杨红兵,现任轧钢厂厂长,厂内的所有重要事项都将由我与几位副手共同负责。希望各位能够给予足够的支持。”

杨红兵讲话完毕,自已先带头鼓起掌来,工友们都跟着拍起了巴掌。杨厂长随后宣布:“你们是刚加入的新面孔,可能对我们工厂还比较陌生,现在我来为大家做个简单说明。”

他指出:“在我们厂,技能工人最为关键,这些职位分为一至八个等级,等级越高意味着薪酬越优厚。除技能岗位外,还需要若干名后勤支援工作人员、医疗救护、环境维护及安全保卫员以及党务宣传教育干部。不过,在所有职务中,待遇最佳的就是技能岗位的工人。以最低的技能等级计,月收入可达22万元;而非技能员工每月约为18万元。由此可见,追求更高收入的最佳方式就是成为合格的技能人才。具体如锻造、机械维修等不同领域……”

讲解持续近半小时才结束,接着开始了漫长的点名过程。由于本次入职新人数接近三百五十位,整个名单诵读用了相当长的时间,当然,刘建国也在其中被点到了名字。

名单念完之后,员工们需要填写个人兴趣爱好以及希望从事的工作类型。大多数人倾向于技术工作,如锻工、焊工、机加工艺师等等。然而,刘建国却有所不同。

由于他已经具备充足经济基础,不愿仅仅作为技术人员奋斗。虽然技工看似薪资可观,但工作强度高且晋升难度较大。若想升迁,通常需密切与领导建立关系。那么,在此背景下,哪些职位更有助于接触高层呢?

答案或许是厨房工作者——尤其是高级烹饪师傅。他们负责准备各类宴会菜品,拥有直接向领导展示才能的机会。

除了厨师以外,还包括后勤服务者或宣传教育专员。面对选项,刘建国略作迟疑:是否考虑申请成为后勤人员?就在这时,他的耳畔响起了提示音:“恭喜宿主正式成为轧钢厂员工,激活特别奖励——获得八百八十八万元人民币现金奖金以及一只【再生酒壶】为赠品!”

???

回春酒缸?

这东西是什么?

刘建国当时就抽出一束意识打开系统查看。

一点【进入酒窖】,

确实多了一个酒缸,绿色的。

伸手触摸。

嗡嗡嗡……信息显现。

【回春酒缸】:系统赠送的特殊酒缸,可用以酿造【回春酒】。饮用后可修复多种内外伤及慢性疾病等。

这一下,

刘建国愣住了。

竟然是回春酒!

妈呀!

这么说,能治百病?

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直接选择做卫生员就好了。

刘建国拿起笔,正准备动笔填写。

“谁是刘建国……有人认识刘建国吗?”厂长老杨通过广播喊道。

刘建国一头雾水地举起了手:“报告,我……我是刘建国……”

“你跟我来!”

老杨领着刘建国走到前面一栋楼,四楼的一间办公室。

这也是老杨自已的办公室。

“小刘啊……别紧张,坐,坐……嘿嘿嘿……”老杨亲手为刘建国泡了杯茶,说道:“听你说,你父亲刘洪雷是抗美援朝的老英雄,对吗?”

刘建国点了点头。

“唉……”老杨深深叹了口气,“那时在 战场,我和你父亲一起并肩作战,我当团长,他是连长!”

“啊?”刘建国有些惊讶。

啪……

刘建国毕恭毕敬地向老杨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很抱歉……想起来都是因为当年我派你父亲去执行任务,才……”

说到这里,老杨的声音已经有些哽咽。

刘建国心中也十分复杂,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这个突然出现的父亲真是给他留下了巨大的“遗产”。

轧钢厂内也能碰上老战友?

“孩子,说说看,你是准备做哪行工人?”老杨擦拭了一下眼泪:“想怎么选,以后多人面前喊我杨厂长,私下里你就叫我一声杨叔好了!”

“哎……杨叔!”

“好,太好了!”老杨笑道:“好小伙……一看就知道你随你爸爸的样!”

“我还有一个女儿,在香烟厂工作,将来……”

老杨话没说完,就开始给刘建国拉起了红线。

“不,不,不……”刘建国连忙打断道:“杨叔,我已经结婚了!”

“额……”老杨一时有点尴尬。

但他立刻接着说道:“那你会识文断字吗?工厂里的宣传科现在缺个广播员,我看你条件挺适合,要不要试试?”

刘建国心中一盘算,广播员和卫生员哪个更好呢?

“怎么了?”杨厂长问道:“是不是还有什么打算?”

刘建国诚实地回答:“杨叔,我初中毕业,认识字。但我希望可以成为卫生员,学一些医疗知识!”

“别提那个卫生员的事了!”杨厂长大手一挥,“小伙子,你可别糊里糊涂的,广播员的职位更重要!”

“这个职位不仅要宣讲厂规,传达会议决议,还要宣传各级指示精神,这对你的成长有很大帮助!”

好的!

那就听老杨的,做个广播员吧!

刘建国觉得杨厂长肯定不会害他。

“广播室在二层,先去那里看看环境,熟悉自已的工作范围,然后再和新同事们一起去生产线参观!”

“作为一个轧钢工厂的职工,必须要了解第一线的实际生产情况!”

老杨语重心长地嘱咐着刘建国。

刘建国认真地听着电话那头的声音:“嗯……杨叔叔,我现在就赶过去!”

“去吧!”

挂断电话后,刘建国径直走向位于三楼的杨厂长办公室。当他离开时,脚步从三楼向下迈至二楼。在二楼楼梯转角的地方,有一个小办公室,门口挂着一块牌子:宣传科。

刘建国推门而入。

哦,这里有不少熟悉的人。

他的目光首先落到了许大茂的父亲许富贵身上。许富贵是宣传科的一员,主要职责是在厂内为员工播放电影。

屋内还有一位约莫四十五六岁的高个男士,显得颇为清癯但面容儒雅。

“您好……”刘建国开口说:“我是刘建国,新来报到的。”

“哈哈……我早听说了!”儒雅的男士笑道:“你是来负责宣传科的广播工作的吧,让我来为你介绍!”

“我叫于连声,这里是宣传科副科长。”

接着指了指身边的许富贵:“这是许富贵,负责厂内的电影放映。”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