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 > 四合院:我,天生酿酒师 > 第21章 国家的栋梁

第21章 国家的栋梁

“以往科里只有我们两人,如今有了你的加入,宣传队伍更加强大了。从今天起,你就主要负责宣传及广播的发布任务。”

“这些工作听起来简单,但却十分需要仔细与责任感,不能有任何差池。”

“明白!”刘建国坚定地答道,并以军礼致意。

于连声并没有夸张,广播员确实是一份简单直接的工作——主要是照稿念。然而,这项任务不容任何错误发生。

即便偶尔出现小纰漏尚可接受,但如果经常出问题,则会让人难以容忍。幸运的是,刘建国在这方面相当有信心。穿越前他在大学主修的是新闻学,虽说专业与播音不完全对口,但基础知识还是相通的。因此,在前世因专业被误认为难找工作的经历,这次却成了他的优势。

与许富贵和于连声交谈片刻后,刘建国下楼前往生产车间。当时轧钢厂规模并不大,已有老员工一百五十多名,加上新加入的大约两百余人,总共将近四百名员工。而在六十年代中后期,这个数字预计将攀升到近三千人。但现在显然还未到那时。

厂内车间的布局相当简洁,只有一个大的车间。里面根据工序划分了多个区域:焊接区、机修区、锻造区和车床加工区。车床区是最近增加的一个部门,因为最近从友好国家引入了一批新的生产线设备。

然而,对于刘建国来说,这一切显得有些晚了。

“嘿……刘建国?你可算是到了!”老贾穿着沾满了油污的工作服站在那里,身旁簇拥着新招募的大约七八位同事。“我早就接收了七名徒弟了。现在就算你想拜我为师也来不及啦!”他的话中充满了得意,却又夹杂着些许轻蔑。

“贾师傅!”

“师傅您好!”

“久仰大名,今天有幸见到您真是荣幸!”

……周围的同事纷纷投来了羡慕的眼光和夸赞的话语,甚至老员工见了老贾都会热情地打个招呼。

“你看清楚了吧?”老贾此刻几乎飘飘然:“自合并改制以来,经过工厂的技术评估考核,我现在是整个车间唯一的特级钳工呢!”

“如今我一个月的收入算上工龄工资已经有九十一万多块了。要是跟了我,我可以保证,在半年之内带你提升到 钳工资格,甚至达到四级钳工都未必不可能!”

“在这间车间,我可是响当当的人物,没有谁敢对我摆脸色!”

“将来有什么事,我还保护你呢!”

“想想看,错过这样的机会可是没得找了。”老贾说完,缓缓地拿出一根烟,点燃后悠闲地吸了一口。

“刘建国,我的师父是真心为你好!”旁边的易中海也跟着说,“也许你不知道我师父的实力有多大吧?我就明着告诉你,要是我师父不收你为徒弟,在这车间里面没有其他人敢教你!”

“没有师父带你,你会测量尺寸吗?你能准确切割吗?你知道怎么用游标卡尺吗?”

“这些你都一窍不通,即使给了你三年的时间,你也不可能成为一位钳工大师!”

“到时在这车间你是待不下去的。”尽管易中海的说法有点过头,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情况确实如此。没有师傅的指点,真的难以在这个行业中立足。

但刘建国清楚,要想拜这个师傅,是需要满足某些条件的。

老贾之前的提议已经很明白了——就是想要那坛酒。

“刘建国!”老贾靠近刘建国,声音降低道,“把你的酒给我一坛,我也不会让你吃亏,按市场上三十万一坛给你,怎么样?”

显然,这是老贾试图利用这次机会,以低廉的价格获取价值的东西。

三...三十万?刘建国差点气得说不出话来,心中暗讽:什么市场价?

他整理了一下头发,没说一句话,就这样从容不迫地转身离开了,向着车间其他区域走去。

“你……”看到这一幕,老贾感觉如同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他心中愤怒至极——自已说了一堆好话,竟连个回应都没有?

对,对方说得再多,刘建国的确是连一个字也没有回应。

这让老贾几乎快要气疯了。

“你等着瞧……刘建国!”老贾气得挥舞着双手大喊,“你不敬师长,让我瞧瞧这车间里哪个师傅肯教你这种不知好歹的家伙!”

其实,老贾之前就已经与其他师傅通了气,这一吼更是无人愿与刘建国沾边。

如果不是因为刘建国实际上被分配到了宣传部而不是车间的话,他的日子恐怕真的不会太好过。

幸运的是,刘建国并没有留下,而是在车间随便逛了一圈之后直接返回了宣传部。

“第一天上班就这么逍遥?”见刘建国大大方方离开,老贾立即跑去向车间主任抱怨。

“刘建国?等会……刘建国不是我们车间的人呀!”车间主任看着名册说道。

此时,厂区的大喇叭响了起来:“咳咳……”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上午好!”是刘建国的声音从广播中传来,“我是新来的宣传科广播员,名叫刘建国。今后将负责为大家带来新闻播报、重要文件传达以及各项公告通知……”

“希望大家能支持我的工作!接下来是一条通知:今天下午四点整,我们将在办公楼后的草坪上为大家放映电影《龙须沟》,请各位自带凳子前来看电影,并请大家注意保持安静和环境卫生,不随地乱扔垃圾!”

老贾愣住了——原来,刘建国并不是技术员,反而成了广播员?

回想刚才他对刘建国傲慢的模样,老贾的脸上瞬间变得通红:自已居然一直在对着空气争辩?

这回可是真的丢大人了!

相比之下,刘建国的工作确实要轻松多了,不过是每日播报公告与通知,还有就是在空闲时候播放些音乐。

中午的休息时间很快就到了。

刘建国与于连声一道前往食堂用餐。当时大家都有自带饭盒的习惯,再去食堂打饭菜。多数人的饭盒是由铝合金制作的。

食堂因人数骤增而扩展了厨师团队。其中一位,何大清,正是刘建国认识的大厨。那天,他着一身橄榄绿的工作服,戴一顶白净的卫生帽,忙碌地为众人盛菜。

食堂里的餐饮是需要收费的,并非无代价提供的福利。工人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自家带餐。总之,一切都凭个人喜好决定。

由于食堂并非为了营利而运作,这里的菜品价格实惠。再加上集中采购的优势,甚至比在家自煮来得经济实惠。因此,大多数工人还是倾向于在食堂购买食物。

“给我来一个馍馍和一小碟素菜就可以了。”刘建国不是特别劳力的工人,食量不大。看着刘建国的订单,何大清略微迟疑后为其盛了一盘素炒芹菜。

但刘建国敏锐地察觉到,与前面和后面人的菜量相比,自已的显然少了。这盘菜看上去只达到了常规量的七成上下,这使他对何大清的行为颇感不解。为何自已从未与何大清单打独斗过,却被这样对待?

这何大清实在不可理喻。刘建国心中暗自思量。或许,仅仅因为我生活得相对好些?

见状只能叹口气,毕竟多一点少一点的食物对他来说影响不大,刘建国没打算与何大清就此争吵。只是在心中默默记下了这一茬。或许,回去后再请这位大厨小酌一杯“特殊的茶”便是了事。

正当刘建国选了个角落安静地享用午饭时,两个铝饭盒重重地砸在他桌面上,紧接而来的是老贾和易中海这两人坐下。

“刘建国,你真有一手啊,无声无息地转到宣传部去了?”老贾面带不满,语气透露出对现状变化不满的情感。毕竟,原计划被打乱让人心情糟糕。

“我去宣传部,有什么不对吗?”刘建国边吃着饭边反问道,心中已有数几分。

老贾深吸一口气,换上了老资格的口气继续说道:“宣传科听起来轻松,可那是个没有未来的岗位。”

“你即便干到退休也是个普通职工,收入几乎不会涨太多。”

“像我们这些技术工人,分八个级别,每个级别待遇都不一样,尤其是到了第八级...”

说这话时,老贾的眼神充满自信,甚至有轻蔑之嫌。“说实话,宣传部的领导层薪资都没我们高,信不信由你。”

周围的人听了也附和着点头表示同意。“确实,技术工人未来可期!”

“小刘这一步棋走的真不太明智…”

面对如此评论,刘建国只是淡然擦拭了一下嘴边,“是啊,宣传部又怎样?”

此时此刻,刘建国清楚老贾的话虽表面上是劝解,实际上却是在尝试激起自已的后悔情绪。但这种情况下,并不适合与之争辩未来的前景或职位的发展可能。

他需要做的是一种“超维度”的打击。

深呼吸,整理表情后,刘建国正色回应道:“老贾同志,请注意你的言辞!你在质疑什么?认为我们做文职工作的人就应该低于技术工人的地位吗?”

“你的观点非常危险!”刘建国猛地站起身来,“我到轧钢厂工作,难道是为了钱吗?”

“我来这里是奉献青春,建设美丽的国家!整天讨论工资高低,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作为一个老同志,你该给年轻人传递怎样的价值观?如何承继艰苦奋斗的精神?这些问题你想过吗?”

“我们不仅是工人,更是国家的栋梁,社会的中坚,明白这点很重要。”

面对刘建国的质问,老贾全身发抖:这家伙,平日里胆小懦弱,今天却说出这么有力度的话。

周围的同事也是一愣,整个食堂瞬间变得安静下来。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