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 > 大唐:不想做皇帝,我只想躺平 > 第36章心有余力不足

第36章心有余力不足

决定出使江南时,他已经设想出了三种应对策略,具体实施还需视现场情况而定。

要知道,任何所谓的“ 神技”

,都是需要大量经费支撑的。

“ 不要像您的舅舅那样轻视我说过的话,我是认真的。”

“ 我记住了。”

“ 别坐在那么远,靠近一点。”

“ 做什么?”

杨墨询问道。

“ 没做什么,就是想舒服些而已。”

说完,李诚权就直接枕在了她的膝盖上。

这举动让杨墨一阵语塞……

与此同时,在南方某处城市的城门口,人群聚集,泥水遍身的人们携带着各自的家人,希望进入城中找到一个安全的避难之处。

他们大声呼喊请求,抱怨 ** 未能按照承诺提供救助,混乱不堪的场景显示了当前的困境。

“ 恳请大家帮帮我们,让我们进城避难......”

有人哭泣着哀求。

“ 说好的临时居住地点去哪儿了?”

“ 还有那碗救命的饭食?”

这是众多流离失所民众的心声。

各种声音交相呼应,有人在指责,也有人在恳求。

面对这样的情况,城门的士兵依然无动于衷,固执地不让人群进入。

李诚权撩起窗帘一角,向外窥视了一番,心里不由得抽紧了一下。

“ 孙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 回禀太子殿下,听说是为了防止民众进城后引发社会动荡,秦刺史下令另外选择地点对民众进行安置。”

“ 唔……”

“ 既然这样,那就安排人员带领他们去安置地,进行合理分区,务必做到公平公正。

如果遇到故意滋事者,直接控制。”

“ 遵命!”

孙立应答后立即行动,与苏州的官员沟通协调。

李诚权再次放下帘子,望向一旁神色沉重的杨墨,“ 殿下,这件事一定能解决好,对吧?”

“ 当然。”

随后他对一旁的云峰说道:“ 去叫秦川尽快过来见我。”

“ 是!”

*

而在另一边——苏州河边,

秦川作为州的最高行政长官,此刻面容严肃。

距离他的位置不远,滚滚洪水如兽脱缰,浑水冲击着受损的堤坝,奔涌向前。

虽然水流速度已有减慢的趋势,但仍显得极为猛烈。

“ 下游的人口都已经撤离了吗?”

一位下属回答:“ 回大人,由于水来得太快且势头凶猛,徐大人正竭尽全力指挥人员迁移。”

秦川轻声自语道:“ 速度再快一点,损失就会减少一些。”

随即他转而又询问道:“ 来自长安的救灾物资什么时候到达?”

“ 回大人,路途湿滑难行,车辆行驶受限,可能比太子殿下的车队晚到一段时间。”

秦川眉头微蹙,紧接着追问:“ 那现在太子在哪儿?”

“ 太子……”

听到这里的停顿,秦川扭头看着那位欲说还休的侍卫:“ 有什么情况?太子呢?”

“ 太子大人……太子已经在苏州境内转了几圈了,不过具体在什么地方还不清楚。”

秦川顿时愣住:“ 什么?!不是派太子来应对此次水灾的吗,怎么会不见了?”

然而,他的震惊只是片刻间,立刻意识到这背后可能的危险。

“ 难道太子遇难了?如果真是这样,整个江南地区的局势将不可想象!”

就在这个紧要关头,有士兵匆匆赶来说:“ 报告大人,太子殿下已经抵达,请大人立即前往。”

得知这一消息,秦川长舒一口气,起身跟随众人一起返回城内。

……

城内府衙中,气氛静谧,几乎空无一人。

迎接的文官笑容可掬地献上了热茶,“ 恭迎太子殿下,这杯茶可以驱寒暖身。”

李诚权扫了文官一眼,然后指着旁边的桌子问道:“ 听说秦川一直在河边忙碌?”

“ 是的,自从河流决堤以来,秦大人都在组织群众撤离和救灾工作,多数时间都在外奔波,很少回到城中。”

李诚权继续询问:“ 那么目前为止已经有多少人得到了疏散?对于各个堤坝破裂点又做了怎样的应对?”

“ 经统计登记疏散的人数总计231700余人,实际数字可能会有些出入……”

正当文官汇报之际,背后传来了脚步声,紧接着秦川走进房间恭敬地说:“ 下官秦川参见太子殿下。”

“ 请坐。”

“ 多谢太子。”

卸下身上的防雨披风,秦川落座后见李诚权主动将一杯热水递到自已面前,心生敬意地说:“ 秦大人处理灾害事宜井然有序,真让人赞叹。”

“ 感谢太子殿下夸奖!”

“ 请问,目前关于安置受困民众及后续问题的计划是?”

秦川听到这个问题时显得有点为难,并未直接回应:“ 尊敬的太子殿下,目前最紧急的任务仍是尽快转移受困群众,同时控制水害扩散……”

李诚权轻摇手道:“ 转移民众的事已有人负责,洪水不久后将渐退,现在我们要考量的是,怎样妥善安置受难百姓,并防止疾病蔓延。”

秦川沉默。

视线转向身边一位文职官员,见他轻轻摇头,秦川心中更感疑惑。

忽忆起不久前护卫提及的情景及水流趋缓的现状,不禁惊喜问道:“ 是否殿下方才已派遣人员处置?”

李诚权微一点头:“ 不出三天,洪势定会减缓,不会有再淹没的忧虑。”

听闻此言,秦川精神大振:“ 真是好消息!”

接着问:“ 可是,殿下是怎么做到的呢?”

李诚权淡然笑道:“ 这些都要详细说明么?”

秦川连忙道歉:“ 是、是、是我冒昧了。”

继而补充:“ 我已在城东高地上划定一片地区用于安置,不过因时间紧迫,搭建的帐篷数量远远不足。

此外,我还调集了几位医师前往,以防万一疾病爆发。”

心中暗思:这一切安排有序,比我所设想的还好。

于是向李诚权报告道:“ 城里粮食的价格现在怎样,有没有商人囤积居奇提高价格的情况?”

听到这问题,秦川面色逐渐转为尴尬,低语:“ 虽然我已经尽力压低物价,但因商人们以利益为先,价格依然有所上涨……”

他坦率地道出了自已的困境:在能力范围内的事情都已妥善处理,但仍有些问题是心有余力不足。"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