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借据退给她

20

我们现在把她写的借据退给她,就是为了减轻他们的精神负担,你说这个小纸片是不是意义重大呢?”

王建国的这段话让傻柱陷入了深思,觉得其中似乎含有某些道理,却又感到哪里不太对,具体也说不上来。

一旁的老爸王建生听了王建国的论述,差点没绷住脸上的笑意。

然而,这番好言相劝却没有得到贾母的认可:“借条算什么东西!你们凭空指责,我告诉你,我家不欠你钱!今天你非要给我五十块钱,否则就别妄想走出这门槛!”

听到这话,王建生感到有些不悦:“这明明是贾母你亲儿媳签下的借条,你现在居然说不认账了?”

“说什么欠条,从来没人提起过,肯定是编造的假货!我看你根本不想捐款,所以才想出这么个鬼点子。"贾母叉着腰气势汹汹地反驳道。

“听清楚了大家,像贾家这样既不愿偿还欠债又污蔑他人欺诈的行为真是可笑,我们怎么会考虑为这种不要脸的人贡献一臂之力!”王建生与儿子一同表态,并直接离开了现场,留下了一圈人在原地面面相觑。

等到王氏父子离去后,贾母依旧心绪不平:“家里明明有钱却吝啬得一毛不拔,难怪这么多年只能生下一个孩子,肯定是做了坏事遭到天谴的结果。

你看我贾家可是子女众多,家和万事兴啊。"

站在一旁的秦淮茹嘴角微挑,心道院里的数贾老太太最铁公鸡,还总是抱怨人家李大爷小气,其实李大爷在他儿子病重时是一定会拿出钱来的,只不过他会要求归还而已。

但这总比你这种连自已亲生孩子生病也不愿意拿钱出来的‘钱龙’要好得多。

随后,赵老头清理了一遍桌子上众人凑齐的捐款,共计79元4角3分,大部分都是由少数几个人捐赠,剩余的则是些零散的几十块或是实物比如粗粮。

赵老准备把这份款项转交给秦淮茹保管,不料却直接被贾母一把抢过去揣进了自已的口袋,并声称这是代秦淮茹保管的意思。

“赵大叔,您看这老婆婆……这可是我们筹措的所有资金,若落入她的手中,估计再也不会拿出来。

现在我们家这般困境,既需要修葺房屋也需要购买口粮,更别提东方还需要持续治疗所需的大笔药费,您倒是帮帮忙想想要怎么办才好吧!”

“淮茹呀,别着急,这件事我会和你的婆母沟通解决的。" 赵老头语气温柔,试图安抚淮茹的情绪。

此刻,贾母正满心欢喜地清点手头的钱款,自言自语道:“有了这么多,往后咱们院子里定期的集资活动就能顺利进行了。"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声音,“嫂子——”,接着赵老头的身影映入眼前,见此景,贾母急忙把手里的钱塞进口袋,动作之快仿佛真怕别人来抢似的。

“贾嫂子,这笔捐款是为了帮助你们家度过目前难关的,你现在全部收下来了,淮茹那边怎么办?东方又该怎么办?还有小当和狗子,你怎么打算呢?”

“那钱是干什么的,全是我攒下的养老钱,一场大火就全化为乌有了,连老贾留给我的金银首饰也难逃此劫。"说到此处,贾张氏的眼眶,眼中泛起了泪光,那是真正的哀伤,贾张氏心如刀割。

“你说什么?不可能,古人云真金不怕火炼,那些金器怎么可能会在大火中消失?”易中海一脸的不相信。

“怎么会不可能?我一回来,存钱的箱子不见了,一切都无踪影了,不就是因为大火才没了影?”

“我认为应该是被人取走了,我以前看过别人熔化黄金,绝不会因火灾就没了踪迹。"

听到这话,贾张氏仿佛受到了 ** ,猛然站起来,“我要去公安局报案,要求找回我的财产!”话未落音,却被易中海制止。

“别动,现在去找警方无异于自寻死路。

一旦被人知道你私自藏匿了黄金,你是第一个会遭秧的!”

“这该怎么办?”贾张氏顿时萎靡,她不愿再回到那个让人绝望的地方,之前在里面日复一日遭受 ** 。

“我会帮你留意,如果发现有人拥有这些遗失的物品,我一定马上告诉你。"

“谢谢你,大爷,要是没事的话,您先回吧。"贾张氏略显不安地提议。

但易中海的脸色却突然阴沉起来:“贾张氏,别给我装蒜!把钱拿出来,这笔捐款是给大家一起应对困难的,不是让你一个人独享的!如果继续这样做,未来贾家遇事时不要来找我!”

听了这话,贾张氏犹豫半晌,终于不情不愿地从衣兜里掏出了一沓钞票,每抽一张,易中海的目光就更犀利一分,直到贾张氏掏到最后一分钱,她已经满脸不悦。

“总共有三十块,淮茹需要六十大洋来支付医药费和其他开销,家里还需购买粮食。"易中海见状,立即指定了分配数额。

尽管心中不甘,但考虑到以后易中海可能不再帮忙,贾张氏只得硬下心肠拿出三十块交给易中海。

“这些天你们可以暂时居住在雨水那里空着的房子里,我已经与他商量过了,反正他在外求学很少回家,等你们家房子修缮完毕后再回来居住。"得到钱后,易中海对贾张氏的态度明显变得和蔼了一些。

随后,易中海走出房间,将钱交给了秦淮茹以应急之需。

接过钱后的秦淮茹满是感激,没想到易中海竟然从贾张氏这位“贪财”的女人手中得到了这么多帮助。

“别这么说,作为东旭的师父和社区的一员,你们有困难我自然应当尽力。

这几天你带着棒梗和他的婆婆就在雨水那边的小屋安顿下来。"

傻柱也帮着秦淮茹搬着家中剩余的物件到了新居处。

“柱子,谢谢你,没有你的帮助,我和姐真不知道该何去何从。"说到激动之处,秦淮茹的眼圈再次红了。

最害怕看见秦淮茹哭泣的傻柱连忙宽慰她。

“秦姐,别难过,平常你也没少帮助我收拾家务、洗衣物。"看着急躁又略显笨拙的傻柱,秦淮茹不由得轻轻笑出声来。

次日,易中海特地为贾家找来了一支装修队,整个家园得到了彻底的翻新改造。

当王建国路过时,看到几家人正忙着翻新自已的住宅,这让他萌生了将自家彻底翻新的念头。

于是,在当天晚餐时间,他对父母阐述了自已的计划。

“我们的家需要重新装修吗?”王母不太愿意在这方面花钱,而王父的看法与她一致。

“确实有这个必要,大家想想,这些房屋究竟有多少年未曾整修了?连木材都已经腐朽。

我还在想,是不是能把家里最小的一间改造为厕所。"

一说到厕所,王建国就尤其难以忍受这个时代公共厕所的不便,特别是在炎热潮湿的夏季,那气味令人难以忍受,几乎是臭气远扬。

“你们知道我的一个同学家新建了一个私人厕所。

况且,您看我母亲的身孕逐渐显现,您怎么舍得让怀着孕的母亲每天走很远去大院外如厕呢?”

“这个……”听到这里,王父若有所思地沉吟了一阵,最后还是同意了这个建议。

而对于王建国的孝顺之举,王母感到非常感动,并随之答应下来。

很明显,自从怀上孩子后,她的情绪变得更为敏感。

王家在这个合院 ** 拥有四座房产,其中王父和王母居住的是最大的一栋,王建国则居住较小的一间,另有王父的个人办公室,还剩下最小的一间用来堆放各类家庭杂物。

经全家商讨,他们决定将办公室转变为另一居室,因为家里很快就将迎接一个新的生命,而那间最小型的屋子将会被改造为厕所。

考虑到孕妇需要频繁上厕所,尽早完成装修对确保王母后期生活的便利性至关重要。

虽然找到适合的厕所用具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但凭借王父的社会地位,购买应该是可能的;如果不行,去外婆那里撒撒娇也是可行的解决方案之一。

随后的问题转向厨房和水管。

虽然整个院子已经接入了自来水供应,然而各户却没有把管线延伸到室内——主要是缺乏资金,同时也没有明显的必需性。

但对于王家这样的情况却不同,由于他们手头宽裕,常常购买肉类等昂贵食品,这样做不仅避免引起邻里非议,还显得合情合理。

为了装修房子,王建国陪同父亲前往见工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名师傅正是自已同学李铁柱的父亲。

“小建国啊,原来是你们家要装修呀!”李父满脸笑容地说。

“是的,李伯伯。"

“既然如此,我会格外上心,请王主任放心,一定用最好的建材。

不过,钱方面只要给到160块即可。"

“这不行,不是说好了给200块吗!”

“200是对外的价格,鉴于你们家建国是我们铁柱的同学,并且经常帮助解决数学问题,这钱怎么能多收呢!”

面对李父的热情提议,王父无法拒绝,只能接受。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