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这个提议

27

王建国显得有些犹豫:“娄姨,如果我认您当干妈,那之后是不是就得称呼大茂叔为干爹了?这个提议我真的难以同意。"

“那就随你的便,你称呼我为妈而称他为叔,这样各论各的就好。"娄晓娥听王建国答应认她作干妈,高兴得合不拢嘴,也不在意其他的称呼方式。

“干妈。"王建国随即在病房里跪下来向娄晓娥磕了一个头。

娄晓娥急忙把王建国扶起来,从口袋里拿出20块钱递给王建国,尽管王建国不愿接受,但也被硬是塞到了口袋里。

“你既已叫我一声干妈,那就是我的孩子,做母亲给孩子零花钱理所当然!”王建国瞥了一眼自已的母亲,见她并没有反对,也就接受了这份心意。

她在病房里多停留了一会儿后才离去,屋里仅剩下王建国与他母亲两人。

“两天不见,你怎么消瘦如此多。"王建国的母亲抚摸着他削瘦了的脸庞,感觉到脸上的线条已经不如往常

“还不是因为你。

这两天见不到你,我茶不思饭不想的,人不就自然而然地瘦下去了吗?”王建国回答说。

“哈哈,你还小不懂事,这样的话怎么说得出呢。"母亲被王建国的话语逗笑了,发出了欢快的笑声。"哈哈,您这位小伙子真是个有趣的人。"

这时王建国才意识到,邻床不知何时出现了一位怀孕的年轻女士,从她的腹部隆起情况来看,至少怀孕七八个月了。

这位女士大概二十出头的样子,肤色洁白,双手修长,颇有古时仕女之姿。

“小妹子,你怀上多久啦,看样子好像快要生了。"王母问道。

“快有九个多月了。"

“那你家其他人呢?”见这位女士身边并无陪伴者,王母心中颇为奇怪。

“婆婆回去了帮我整理东西,医生说这一个星期左右可能是我分娩的时候,我和婆婆商量一下就决定先住在医院,这样方便点,到时不用匆忙赶过来,也能少些麻烦。"

“那丈夫在哪?”王母提到这个问题,只见对方眼神微黯,似乎心中有所遗憾。

王母以为是因为男方不负责而导致这种情况,便安慰说,“没关系,小妹妹,别因为那样的男人而伤心,要是实在不行,大可以考虑分居或离婚,现在的时代不同了,咱们女人完全可以自立更生,用自已的努力照顾好自已和孩子的。"

王建国听了这话直搔头皮,要知道在这个年代里离婚是个极其严重的事情,一旦这样的事情被人得知,通常都会尽力调解而不是鼓励离婚,否则会被人视为干涉他人婚姻的罪人,甚至遭人非议。

但那位妇女听完王母的话,明白自已被误解,赶紧澄清说:“其实不是这样,他对我不薄,只是因为工作的特殊性让他不得不常年在外奔波,很少回家,甚至连信件也不容易寄回来。"说到此处,女子脸上露出些许伤感,显然已很久未曾见到丈夫。

“那您的丈夫从事什么工作?”王母听闻她丈夫的情况,对其工作产生了好奇。

“我丈夫负责地质勘查工作,之前在东北边疆发现的一个大型油田正是由他和他的同事们一起挖掘出来的!”提及此,女子的眼神熠熠生辉,显现出对丈夫事业成就的自豪之情。

“哇,真了不起,叔叔真是个大英雄啊。"王建国感叹道,他深知那个发现使国家摆脱了‘石油匮乏’的帽子。

谈话间,王建国的父亲提着一个盒子从外走入了房间。

王父缓步来到床边说道:“秀芸,我给你弄了些乌鸡汤,热腾腾的,你是不是想现在尝尝?”话音未落,他就揭开了碗盖,香气四溢,邻床的一位待产妇也不禁深深吸了一口气。

而王母闻到这浓郁的汤香,差点连口水都要流了下来。

今天早晨她只勉强吃了点儿粥,现在已经觉得饥饿难耐。

见母亲这般馋相,王建国有些打趣地说道:“妈妈你真是食量大增啊!”他心里清楚,自从母亲怀孕之后,胃口确实比平时好了很多。

从前她一顿只吃一个馒头,但现在她能吃两个馒头加上一大份菜肴。

“这都是拜你这调皮鬼所赐呀!”王母边说边轻轻拍了一下王建国的脑门。

虽是玩笑,但王建国还是很乖巧地为王母端来了一碗乌鸡汤,并仔细去除表面的油脂。

眼下,母亲正处在怀孕早期最恶心油腻食物的时候。

端上一碗汤后,他还特意加上了一个大鸡腿。

面对这碗汤,王母顾不得跟王建国斗嘴了。

她先用纸巾擦拭了一下手,然后微微吹散热气,几口便将整碗汤喝得精光,接着拿起鸡腿大口大口啃了起来,那副迫不及待的样子让人误以为他们已经有好几天没给她东西吃似的。

“你们也不要光看着啊,快来一起享用。"

“妈你先吃,我不饿。"王建国眼看着母亲吃得津津有味,喉咙不由自主地蠕动了几次,但他知道自已不应和孕妇争食。

“我是孕妇,要少食多餐,吃太多容易喘不上气。"

“那就留到一会儿再吃吧,等你饿了再让你爸爸帮你加热好了。"

王母吃完之后休息了一段时间,随后从床上起身,靠在王父的支持下,在病房内缓缓走动起来。

据称,孕妇饭后适当活动可以预防分娩困难和其他危险的情况——甚至可能影响两条生命的安全。

“哎哟!”突然间,邻床的妇女捂住了自已的腹部发出喊声,这让王母紧张地误以为她是即将临盆。

因此,马上吩咐王父去请医生。

“夫人不必劳动您的丈夫,我这只不过是胎动而已,刚才只是被鸡汤的味道勾起了食欲罢了。"那妇女带着一丝羞赧解释。

王父闻言向妻子投去询问的目光,考虑到即使家里富裕也无需随意施舍,因此面露犹豫之色。

“给他添碗汤吧。"王母朝王父做了个手势示意道。

见母亲首肯,王父重新倒入一大半碗汤,并放入些许鸡肉递给了那妇人。

对此,妇女感激地说:“这位大姐,您这份鸡汤我必须支付相应的费用。

待会儿等我婆婆来时,我会如数付给您钱款的。"

“鸡价您应该明白,您随心意就好。"王建国在一旁插嘴,引来父母关注的眼光,却未做过多责备。

他们心中明镜儿似的,知道孩子这么做自有道理——毕竟王母还要在这里住院几天,若此时分文不收,则今后每次有了什么好的东西都得提防那位妇女索要了。

长年累月的经验教会了他们:没有必要的敌意可以不去树立,但防患于未然的心思则不可缺失。

随即,那位妇女从枕头下的袋子里取出两毛零钱交给了王父。

王父未作拒绝,默默收下了这些钱。

接过这碗乌鸡汤后,那个妇女也迫不及待地大口吃了起来。

见她如此狼吞虎咽的模样,王建国心下一动——这再次印证了他的判断:每一个怀有身孕的女性食欲都是如此旺盛。

没过多久,房间里突然响起了女人痛得喊叫声,只见她紧紧捂住腹部,汗如雨下,整个人蜷缩成了虾仁形。

王母一看情形,立即判断出了情况,急声道:“你们快点找个医生来,这女人快要生了!”

王父一听,立刻飞奔出门,很快领来一位医生及几名护理人员进了病房。

医生简单查看后,立刻对着王父严肃说道:“同志,您的妻子要分娩了,快把她带到产房去。"

王父想要说明些什么,毕竟一旁站着的是自已的母亲,但是妇女的叫声与医生的紧迫让他的话语中断。"快去吧。"王母适时地补充了一句话。

听到这话,王父才急忙将那即将生产的妇女抱往产房。

一段时间过去,王父脸色苍白、上气不接下气地回到病房。

这时门外闯进一位约摸四十岁出头的中年女性,她提满了各种物品,显然是一位病患的亲友。"人呢?去哪儿了?”这位女性看到空荡荡的病床,有些着急地问着,显然她是来寻找她的儿媳。

“阿姨,请问,您是在找这个床位上的那位孕妇吗?”王母礼貌地询问。

“对,正是她。

你们看见了吗?她还好吗?”大妈紧张地四处张望。

“她还好,已经被送进产房准备分娩了。"王母耐心解答。

“天哪!你们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听到这个消息,中年女士惊讶之余迅速朝产房方向跑去,甚至忘记了手里的东西。

“那医生还以为我是孩子的父亲,非要我签字不可。"提到这段插曲,王父脸上浮现一丝苦笑,转向了王母,后者见状心中微怒,轻轻拍了他一巴掌:“给人家当爸爸你也乐意呀!”

尽管这一巴掌并不重,王父还是不由得往后一退:“喂,你怎么打起人来了?我可没使多大力。"

卷起袖子看了看,发现被打的地方已经变得有些乌青:“你看这,我真的一点儿力都没用,怎么会变成这样?”王母满脸不解。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