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棒梗,我必须知道,这钱是否被你拿走了?你要老实回答妈妈。"
“淮茹你这话说得!棒梗是你亲生的儿子,怎会做那样的事!”祖母贾张氏听到这话立刻反驳。
“妈妈,请先听我说完,棒梗,不管怎样,请告诉我是你做的吗?”
秦淮茹看着儿子的眼神,瞬间明白了几分。
“听好了棒梗,一会儿你要是出去了,不管发生什么,你千万不能承认自已偷拿了东西,你明白不清楚这样做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棒梗,你赶紧把那些钱交出来,让我帮你藏好。
万一公安搜查发现了可是要出 ** 烦的!”一旁的贾张氏着急地说。
棒梗略加思索,便交出了剩下的钱——今天他已经花了43块。
贾张氏立即接过钱数了一遍,随即开心地收起来。
秦淮茹平时或许会有所异议,但此时她的心思全在于如何帮助儿子脱困,她反复嘱咐棒梗,绝对不要在调查时开口认错,还给他换了一条干净的裤子以掩盖伤势的痕迹。
随后,在场的几位警察将所有的孩子们带至院子后面一一进行脚印比对。
轮到棒梗时,他却无论如何都不愿脱鞋。
“小朋友,请配合我们的工作,我们需要比对脚印。"有位警官再次强调。
“我不愿意脱鞋,我就是不愿意配合。"棒梗态度强硬,表现出明显的抵触。
这时另一位长者上前说道,“棒梗啊,院子里除了你就剩下其他人的脚印已经都对过了。
如果你再不进来配合检查,那么这笔钱很可能是你偷来的了。"
刘海中对于这种可以出风头的机会绝不愿意放过,或许明天街道办还会因为他协助破案表扬他呢!
“呸,你是贼,我没偷过!”棒梗牢牢记住秦淮茹嘱咐他的话,绝不承认。
“刘海中,你胡说八道些什么,我大孙子多好,哪能干出偷东西的事,这肯定是你们家那俩儿子刘光天、刘光福干的,你就是有意挑拨的!”听到刘海中指认棒梗为小偷,贾张氏立刻怒骂。
刘海中不愿和这女人纠缠,假装没听见,便走回人群里。
见棒梗坚决不认账,民警生出疑惑,便准备强行检查他的鞋子。
面对这一举动,棒梗举拳向民警打去。
尽管棒梗年纪小,但因为常有傻柱给他吃的,长得十分健壮,这一拳也让民警有些吃痛。
旁边的几名民警一看这小子还敢反抗,立刻将他按倒在地,硬是把他的鞋脱了下来。
经比对,证实正是他干的,于是将一对银手镯套上了棒梗的手。
见民警准备带走人,贾张氏干脆坐在地上不让走,最终被警告阻碍执行公务将会面临法律制裁时,吓得她连忙站起来逃回家。
“易大爷,求您帮帮棒梗吧,他年龄那么小,受不住啊。"棒梗被带走后,秦淮茹赶到易中海家中,哀求道,希望能得到援助。
“淮茹,你放心,我会尽力帮你把棒梗救出来,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获得王家的谅解,否则他就不得不进去少教所了。"
“棒梗千万不能进少教所,一旦进了,他的人生就全毁了!”
与此同时,王家里,
王父正在打扫厨房,因为之前担心会破坏证据,没有打扫,现在既然小偷已被捕,他也就可以继续清洁。
而王建国,则是因为撑得很满,躺在沙发上抱着肚子。
本来今天的饭就已经比往日多吃了许多,结果又在外面吃了许多,此刻肚子实在难受,一点也不想动弹。
“王主任。"此时,易中海来到了这里。
王父一看便知道对方所为何来,这已经不是头一回了。
“王主任,这棒梗不过是个孩子罢了,您身为大人怎能跟他计较,还是原谅他吧!”
“原谅?易老您是不是忘记了什么事?”王父说着,从房间取出一张旧信件。
这张纸上写的就是当年棒梗打伤王建国后,贾家为表示歉意写的保证书,即使未能借此将贾家彻底驱逐出四合院,但也迫使他们签下此承诺,大意是贾家今后若再与王家产生冲突,他们将自行搬离。
“易老,您看这纸上的话,难道不是在您见证下称下,您不会忘掉这些话的?”
易中海当然没忘,可考虑到将来要依靠贾东旭养老,自然不愿让他们被迫离开。
“王主任,棒梗毕竟是个孩子,还望你能高抬贵手,这次放过他,我保证不会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之前也是这样说的,结果呢?棒梗收敛过吗?”面对易中海的话语,王父反问,让他一时无言以对。
“棒梗偷走您二百二十块钱,这次我赔您三百。"王父摇头不允。
“三百五。"
“三百六。"
“三百七。"无奈之下,易中海只好开始加码赔偿金额。
“好吧,易中海,别跟我在这里胡搅蛮缠。
我有的是钱,不在乎你那些钱。
但是,我要让你明白,贾家必须搬出这座四合院,不然的话,你就等着看你儿子棒梗被关进少教所吧。"
“好了,已经很晚了,我要休息了。
你也该走了吧。"王建国不愿意继续听易中海废话,直接下了逐客令。
秦淮茹看到易中海回来,焦急地问:“怎么样,大爷,他们同意了吗?”
易中海无奈地摇了摇头。"他们拿出了当年你家签的那个字条,要求你们尽快搬离四合院,如果不同意的话,就会让棒梗受到法律的严惩。"
“什么!我们凭什么搬家!这套房子是轧钢厂分给贾家的,为什么我们要走!我不走,看他们怎么把我赶出去!”听到这消息,贾张氏立刻火冒三丈。
“张嫂子,如果不搬的话,人家不肯写谅解书,到时候棒梗进了少教所该怎么办?”面对这样的情况,贾张氏一时间也手足无措了,一方面是家族的房产,另一方面是她唯一的儿子,让她左右为难。
“妈妈,您别急,等东旭哥哥回来再说。
我们一起想个办法。"
通过一段时间的休养,贾东旭的伤势有了明显的恢复,今天终于可以出院回家。
当家人告诉他今天发生在院子里的一切时,他气得脸色铁青,正准备去找王家算账,但被易中海及时拉住了。
“师傅,我们总不能这样任由他们欺负吧。"
“当然不行。
我打算把院子里的人全部召集起来,开个全体会议,看看能不能迫使王家人做出退让。"
秦淮茹听后还是有些担心:“大爷,这样做行吗?”
“试试总没有错。
虽然王父是厂里的领导,但在四合院里我还是有影响力的,也许能找到解决方案。"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是院子中的‘权威’易中海也对自已的计划没有十足把握。
随后,易中海迅速联系了其他两院的领导:刘海中和阎富贵,并简单讲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二院的领导,向来处于观望态度的刘大爷并未发表任何意见。
毕竟,在这件事上他也无法获得利益,犯不上去触别人的眉头。
倒是二院领导,因为王父越过四位院领导直接报警的行为感到自已的权威受到了威胁。
他深知,如果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他的权力可能会变成一张空文。
因此他对易中海提出的全院大会投了支持票。
随着信息迅速在四合院内传播,阎姓和刘姓人家的儿子开始组织大家参加这场重要的大会。
不久之后,几乎整个四合院的居民都在中院集合,除了年长且耳背的老奶奶,大家都在议论纷纷,对于即将到来的大会感到既兴奋又忐忑不安。
“你们说,这棒梗真是太胆大妄为了,几百块钱就能让他走上这条路,真是自食其果。"这是人群中传来的一种声音,人们对于即将召开的会议充满期待和不确定感。
“真是报应,平时这贾家对棒梗的小偷小摸不闻不问,如今倒好了,被逮住了,这孩子的前途算是毁了!”
“以前我多次见这小子在傻柱的房子里翻箱倒柜,向傻柱告状他还说,这是孩子因为家中贫穷来找点吃的,不算是偷。
这下好了,进了局子!”
“行了,别多言了,看一大爷和贾家的人来了。"
正喧哗不已的群众一见到几个人进来,瞬间安静下来,这里没人敢招惹贾家。
易中海在院里四下张望一番,发现王父并未到场,正打算派人去找时,王建国提着凳子径直走来。
“王建国,你爹怎么没来?”
“我爸劳累一天,疲惫不堪,所以我代表家里前来开会。"
听到这里,易中海显然不以为然,家中并非无长者,一个孩童如何代表一家作决定?
“这个会议是间的事情,你个孩子来有何作用,不用参加,速速回家!”
王建国很顺从地提起凳子转身便走,边走边说:“既然如此,那我就回去,告知全家不必出席这全体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