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老人本不愿意再过问外面的事情,可是一得知争吵的人是傻柱与何大清,便立刻行动起来。
她带着何大清和易中海进入了自已的房间,经过一番不为人知的交谈,最终易中海神情沉重地走出来,而聋老太太却命令傻柱将自已的所有物品都搬到易中海家中那间小屋内,并表示何家原有的两间房子现在归何雨水所有。
解决了这一切之后,何大清留在四合院又度过了两天,随后购买了回保城的车票,决定次日启程离开。
“爸爸,你不可以留下来吗?”
看着自已不愿分离的女儿,何大清心中也感到不舍,但考虑到如果聋老太太依然健在,他就无法重返这片家园。
最终,他忍痛离去,在出发之前千叮咛万嘱咐何雨水要多加留意院子内其他人的动静。
傻柱目睹提着行李箱离去的何大清,未说一句多余的话,仅是轻蔑地冷哼了一声便径自离开,他感到自已的心已经完全寒了,从今往后也不打算再视何大清为父亲。
而对此情形,何大清却并未生气,他觉得这次来已经达成了所有目的,至于傻柱,与自已无血缘关系,犯不上为此动怒,徒增自身困扰而已。
两天后,何雨水一路护送何大清直至火车站,在一阵又一阵的嘱托声中,火车缓缓离去,留在月台上的何雨水忍不住泪流满面。
数日后,何雨水带着心中的感谢来到了王家。"李姐,我带你们去吃烤鸭!”
王氏夫妇早先对何雨水颇有关照,因此她手头宽裕时第一个想到便是回馈他们的善意。
然而,最初王母并不打算接受这份邀请,担心一个女孩子初次得到的钱应该留作他用才是。
但是,何雨水靠在王母耳边说了一些悄悄话,最终成功说服了对方。
当一行人到达便宜坊时,尚未到午饭时间,大家又在外头遛跶了一阵,见时间合适便进入了餐馆。
何雨水兴致勃勃地点了两只烤鸭外加两碟凉菜,“点这多,怕我们根本吃不完啊!”
听到这话,王母心里明白这是第一次来的表现,要知道在便宜坊,烤鸭体积庞大,一般都有三四斤重,连同荷叶饼和其他小食,即使他们四人大展神威也未必能够全部消费。
当烤鸭终于端上桌并由师傅片好后,其中一个鸭架子被用来熬制了浓郁的汤底,另一个则是变成了椒盐鸭架子。
尽管四人都尽力享用,还是只解决了大约一半的数量,剩下实在是难以继续。
王母给儿子王建国添了一碗汤,告诉他慢慢享受这碗原汁原味的汤,看这能否有助于消化那丰盛的食物。
即使大家努力到极限,也没能吃完这两只烤鸭,只好把剩下的半只带走。
当他们返回四合院时,何雨水还想再次把这剩下的烤鸭赠予王母,但遭到了拒绝。
她认为这烤鸭虽然美味,但也非常油腻——当然,这点在这物资匮乏的时代倒不成问题,毕竟大多数人还缺乏足够的饮食脂肪——但在平常不太挑食的王母眼里,这烤鸭的吸引程度并不是很大。
正当他们回家的时候,见到何雨梅的舅舅一脸喜气洋洋地进门来。
“怎么样,父亲松口同意你的事了吗?”
王母误以为弟弟是因为和娄小娥的事情有所进展才如此高兴。"不,是因为小娥怀孕了。"
“什么!”
在王建国眼中,未结婚却先有了孩子的这件事并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因为在他的经历中,这种状况非常普遍。
然而,在当时这个时代里,人们却无法接受这种情况。
果然,当王母一听见这事儿,立时怒火中烧,径直抓住王建国的耳朵狠狠一拧,痛得他连声告饶。
在这个时代,未婚先孕绝对是一件大事,稍有不慎,娄晓娥的一生可能都会被人指指点点。
“你个小子胆儿还真肥,居然给我搞出这么一档子事儿来,看我不教训你!”说着,王母就找来一根掸帚往王建国身上拍去,王建国左右闪避,但王母穷追不舍,王父也在后试图阻止,场面一时大乱。
吵闹声惊动了隔壁的二大爷,只见他迈着稳健的步伐,背着手如同 一般,走向王家门前。"秀芸,自家的事情不能好好坐下来商量解决吗?何必大动干戈?”王建国听了二大爷这句话觉得十分可笑,全院子里打儿子次数最多的人不正是二大爷吗?
“刘叔,这是我们自家的事,不用您操心。"王母说着便把门关上了,将二大爷拦在外面。
二大爷碰了一鼻子灰,愤然离开,并决定从此再也不理会王家的事情。
待场面平静下来后,王母追问李三思有何打算。
“当然是娶她为妻!”李三思态度坚决地答道。
“你父亲那边你怎么安排?他为人固执得很,认定的事情绝不会轻易改变的。"
“我已经想好了,母亲的寿辰即将到来,那时家人会齐聚一堂。
我打算带着晓娥回去,不透露她是如何怀孕的事实,先让父亲喝点小酒放松一下,等时机成熟再让老人家接纳她,毕竟外公是个说到做到的人。"
“你这么算计他,不担心他责罚你吗?”“即使被责罚也在所不惜!”
王母听到这里微微一笑,点头表示赞同,并答应到时候帮助李三思哄骗老人喝更多的酒。
随着日子一天天接近,一家人带上各种礼品前往外公的院子,外婆看到女儿一家前来拜访格外高兴。
“你们来了就好,怎么还带这么多东西。"外婆虽嘴里说着,心里却是暖洋洋的,毕竟孩子们记得她的生日,足以见得他们的孝心。
“小建,快来看看!”一位与王母面容七八分相似的女人招呼王建国,正是他的姨姐。"王建国!”姨姐一把将王建国搂进了怀里,上上下下打量了一遍。"短短几个月不见,又长这么高啦。"
姨姐伸手轻轻抚摸王建国的头。"妞妞,你也来给姨姐抱抱。"
王母将手中百无聊赖正玩泡泡的妞妞递给了姨姐。
妞妞不常来这边,对于突然的脸庞感到陌生,不禁哇哇大哭起来。
王建国赶忙接了过来安抚妹妹,片刻之后哭泣声才渐渐平息。
此时,一旁传来了一个年轻男子的声音:“这不是我的妹妹妞妞嘛,今天终于见到本尊了。"说话的人正是王建国的大哥——孟航,据妈妈说,他家祖先是齐鲁之人,且是古代先贤的后裔。
“是啊,哥,你要不要也试试抱她?”王建国一边说着,一边小心翼翼地把小宝宝递给大哥。
这还是孟航头一次抱婴儿,显得手忙脚乱,连姿势都不正确,最终还是在姨姐的指导下掌握了窍门。
就在这个时候,李三思领着娄晓娥一同回到了家中……
他早已与大家私下交流过,连老太太也都知情,唯独没让老爷子知道。
今日,娄晓娥是作为王建国教母的身份来的。
老太太望了一眼娄晓娥,随即将她拉至一侧耳语。
期间还不停地用眼神责备着外甥。
而外甥则是显得无辜万分,望着大伙儿不知为何总是拿审视罪犯的目光看着自已,自已又未曾做什么亏心事。
桌上推杯换盏,众人口中言语虽欢,却是有意在给王建国的姥爷制造醉意。
“老伴,你觉得晓娥这丫头怎么样?”
老太太眼看时机成熟,随即开启了她的计划。
此时,老爷子已从口中得知娄晓娥曾有过救女儿的善举,酒劲涌上,模糊地回应:
“晓娥不错!真是位好姑娘。"
“没错,这样优秀的孩子现在还没有归宿。"
“这有何难?我在部队有不少适合的小伙子,改天给她说几家,让她自已选。"
“哪用得等改天呀,这里就有合适人选呢。"
“真的假的?谁啊?”
老爷子酒意上头,一时反应不过来,四下看看也没瞧出合适的人选。
“就是我们的小儿子呗!”
话音刚落,老太太轻轻拍打了一下最小的儿子。
“看看,她俩是否匹配?”
“嗯,挺搭的!”
老爷子边点头附和边继续品尝桌前的酒。
“如此,不如择吉不如趁吉,把二位的终身大事订下来怎样?”
“可是……女方家人并不在此。"
闻言,娄晓娥立即出门唤入了父母,原本二人已在车中等候,显然对此有所准备,如今正好与这边配合以完成对老爷子的误导。
对于娄晓娥此次结识的对象,娄父娄母甚为赞同,既有文化和家业背景,又自有一番成就,尽管只是一个拥有两百员工的小厂老板,但也足以胜过其他众多的选择如许大茂之辈。
“两位高朋贵客,你们是…?”
“就是晓娥双亲啊!”
一提到这,连同酒精的作用,老爷子完全懵圈,心中满是问号:发生了什么?我何处在?眼前的景象为何让人困惑……
恰在这位老人家陷入混沌之时,老太太顺手接过话茬:
“你之前说儿子与晓娥匹配,且她的家人也在场,如此我们就将二人婚事敲定,如何?”
“但是…”
“有何不可呢?您岂能言而无信。"
老爷子颇为看重自身的名誉,遭此一说,不禁拍案起身:“说什么胡话?我何曾失言,此事就此作数。"
言毕,情绪一热,在酒精作用下沉迷的老爷子,此番决定就此铸成。
现场气氛顿时轻松不少,最为重大的事宜终得解决。
娄振华与夫人对目微笑,随即端起杯:“亲家公、亲家婆,我敬你们,希望将来我们晓娥能得到你们悉心关照。"
话语落下,杯盏倾倒。
“好,我们也同干。"
随之而来,王建国的老父再次举起杯,饮尽其中美酒,不久之后,醉意来袭趴伏桌面。
众人见到情形急忙行动,共同将其安置于床上休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