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然而,王父并不买账,当即决定带领贾东旭重新参加二级工考核,结果在意料之中——未能达标。
当天下午,整个轧钢厂的广播里传来了通报消息:
“经工厂查实,我们这里的技术工人贾东旭因技术有所下降,已不适合继续担任二级技师的职位。
即日起将降为一级技师,以此作为警示。"
听到广播,厂内的讨论迅速蔓延开来,有的人感到好奇,有的人则是幸灾乐祸,特别是在钳工车间,对贾东旭的态度变化更是明显。
“贾东旭这家伙,仗着与易中海的交情横行霸道,现在终于遭到报应了!”有人说道。
还有人补充:“之前他就偷换我的工件来应对检查,导致我受到责备,降级正好让他知道教训。"
“这下可好了,贾东旭不再是二级技师了,我们也就不需要他这样的垫底成员了。"另一个声音响起。
类似这样的议论,在整个钳工车间不绝于耳。
面对厂里给出的惩罚,贾东旭气急败坏,狠狠地将手中的杯子砸在地上。
易中海对此十分失望,目光投向贾东旭:“东旭,你怎么能这样呢!”他在心中默默后悔选择了贾东旭作为 ** ,觉得这是一个永远无法上进的人。
虽然他费尽心机让贾东旭成为了二级技师,原本期望他能够努力精进技艺,至少也能维持住现有的等级,但现在看来,一切只是徒劳。
然而,既然已经在贾东旭身上投注了大量心血,他不愿就此放弃,打算寻找其他的途径,尽可能保住他的二级技师资格。
下班后的贾东旭满腔怒火难以平息,来到一家附近的小酒馆借酒浇愁。"老板,我要半斤二锅头,再加两盘小吃,一碟花生米和一碟猪头肉!”他对内厅喊道。
这间店铺的老板原本是轧钢厂钳工车间的一员,因一场事故失去了几根手指,身体上的残疾令他无法再从事原来的工作,随后被分配到厂里的后勤部门,尽管那里轻松些,但是薪水却低得可怜,根本不足以支撑家庭。
无奈之下,他决定卖掉轧钢厂房给的一份工作,加上从厂方得到的赔偿金,用这笔钱开设了现在这家店铺。
目前,他的生活过得还算满意。
老板听到熟悉的嗓音走出来一看,原来是贾东旭,不由得眉头紧锁。
贾东旭不是头一回到这里喝酒吃菜了,他常常吃了不付账,还需要亲自去要债。
要不是看在师傅易中海曾因为他在厂里的事帮过自已的忙,让自已多得了一百块钱,自已早就不让他进门了。
“小店本就盈利不多,一律不赊账。"老板将手向贾东旭面前一伸,示意他先付款。
“喂,吴老二,你说什么呢?难道贾爷付不起账?”贾东旭一挑眉。
“贾某人,你称呼我为吴老二是你的胆子真够大?要不是看在你师傅的情面上,你还有资格到我这里来喝酒?多少回了,你吃了饭就是不付账还要我去找你要,现在快点,拿钱出来,没钱就滚出去!”老板说道。
“谁说老子没带钱。"贾东旭一边说着一边把手伸进口袋寻找,却发现钱包空空如也。
他在前几天 ** 的时候已经输了个精光,此刻连买个面包的钱也没有。
“还是没钱,不是么?没钱就滚吧,别浪费我们这里的服务了。"看着贾东旭在口袋里翻找了半天却一无所获,老板已经明白了状况,准备把他驱逐出门。
贾东旭却不甘就此离开:“贾大爷我今儿心情不好,给我上菜,钱我会付的,明儿给你。"
“没钱你还装大爷?快滚,别耽误生意!”老板愤怒地说。
“我说吴老二,你耳朵聋了吗?”贾东旭说着便准备找老板理论,甚至动起了拳脚的心思。
老板毫不畏惧,迅速转身进了厨房,手上很快多了把明晃晃的菜刀。
身材高大的老板手持菜刀出现在门口,这幅情景让贾东旭立马变得怯懦起来:“算你狠,这事不算完!”随即匆匆离去。
家中的贾家,贾张氏和秦淮茹正在等着贾东旭回家。
“妈妈,我都饿了。"儿子棒梗和女儿小当在旁哭诉饥饿。
“棒梗、小当,乖,等爸爸回来了再吃。"秦淮茹这次特别小心,再也不敢提前开饭,生怕再次受到贾东旭的惩罚。
不久后,贾东旭面带着怒气进门,显然一天的气场都不太对劲。
秦淮茹小心翼翼地摆好碗筷,默默退到角落做成了空气,以免一不小心招来灾祸。
“东旭,发生什么事了?”贾张氏看出了贾东旭的情绪不对劲,关心地问道。
“别说了,今天王工下来车间检查,说我的废品率超标,强制我参加重考,还因为我不及格把我的岗位等级降了一级。"贾东旭抱怨着,似乎觉得受到了极大的不公平对待。
听闻此言,贾张氏与秦淮茹不禁齐声惊叹:“这怎么可能?”
“一级和二级工资可是相差不少,少了这六七块钱一个月,我们的日子该怎么过?”秦淮茹愁眉不展,考虑到之前贾东旭月薪38.6元时每个月才给她十五块钱,而现在降到了三十块不到,还能指望拿到多少?
这场面透露出的是贾家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与艰难,每一个人都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
果然,正当秦淮茹思索之际,贾东旭已经开始发言了。
“秦淮茹,我的工资减少了,以后每月只能给你十元钱。"
“十元?东旭,这点钱真的不够用,家里可有五口人哪。
如果平分下来每人只有两元,谁能过得下去呢?我们的两个孩子正在发育,这点钱连吃饱都困难。
况且我还怀着孕,将来生下孩子家里就有六口人了,就这些钱我们岂不是要饿肚子?”
“别唠叨那么多,我才是家里的顶梁柱!”贾东旭狠狠瞪了秦淮茹一眼,心想若是在从前,一个耳光早已经落到秦淮茹的脸上,但现在情况不同了。
几天前他在桥下找了个所谓的‘仙人’测算,秦淮茹肚子里的是个男孩子。
如果因为生气伤了秦淮茹和腹中的孩子,导致孩子的性别变化,那就糟糕了。
院子里住的老奶奶家里。
一大妈端着一碗玉米粥和一些小咸菜走了进来。
“老奶奶,开饭了。"
老奶奶看着端饭的大妈,显得有些意外:“一大妈,您怎么来了,小易去哪儿了?”
通常,送饭的应该是易中海。
“易中海正烦恼呢,今天东旭的工作降到了一级工人,易中海在想是否有办法能让东旭回到原来的位置。
如果只靠东旭这点微薄的收入,贾家人可能会面临温饱问题。"
“哼,我早就跟小易说过,贾东旭就是扶不起的烂泥,他偏不信。
你看现在怎样?我家柱子就不一样了,不仅听话懂事,而且能力出众。
他虽然才二十五岁,但已是钢厂的大厨,并拥有八级炊事员证书,月收入达到了三十七块半,远胜于那个贾东旭。"
“没错,柱子真的很好。
来,先吃饭吧。"一大妈笑道。
老奶奶接过饭碗,开始了她的简单晚餐。
而在王家这边,父亲母亲正在打包各种行李。
王建国看到满桌的大袋子小包裹,感到十分好奇。
“爸爸,妈妈,这么多东西是要干什么?这是要去看姥姥姥爷吗?还有这些稻香村的点心、大顺斋的糖烧饼和六必居的泡菜,是带过去的吧?”
“是的,孩子,我们正是要去拜访你姥姥和姥爷。"母亲边说边抚摸着儿子的头。
“太好了,终于可以见到姥姥姥爷了。"
在王建国的记忆里,姥姥姥爷最宠的就是他,无论有什么好东西总能想到这个乖外孙。
还有大姨,每次邀请他去玩都能带回好多好玩的、好吃的,让整个院子的小朋友都羡慕不已。
虽然王建国内心是一个成年人,但现在却要以小孩的身份生活,起初对于这样的待遇有些不适应,但后来慢慢地接受了这种“特别照顾”。
第二天,王建国一家骑着脚踏车出发了,车上载满了准备探亲的各种礼品。
一到地方,王建国的母亲便大声招呼:
“我们回来了,妈妈。"
“回来啦,秀芸。"王建国的姥姥看到了自已最疼爱的女儿、女婿以及大外孙的到来,笑得合不拢嘴。
“姥姥!”王建国飞快地跑到姥姥身边,一把抱住她。
“小建国!”姥姥也紧紧拥抱着自已的外孙。
“乖孙子,你真是让姥姥想死了。"
就在他们寒暄之时,王父却忙碌得如同搬运工,一件件将从自行车卸下的物品搬进屋内。
“兴国,别这么劳累了,来坐会儿喝水。
还有你,秀芸,难道不会帮他一把吗?你看兴国都累成了什么样。"
话音刚落,王父终于将最后一物搬进了屋。
那些物品已经堆积如小山般。
“不用管,妈妈,我不累。
再说,医生交 ** 期不可做体力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