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家中产业逐渐稳定,林羽和柳眉的生活也步入了新的阶段,他们开始将心思更多地放在了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在这个古代的小村庄里,教育资源匮乏,但林羽深知知识的重要性,他希望自已的孩子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未来。
林羽和柳眉坐在家中的堂屋里,认真地商量着。林羽皱着眉头说道:“眉儿,咱们村子里的私塾教学太过陈旧,先生只是一味地让孩子们死记硬背,这样可不行。我想为孩子们请一位更好的私塾先生,你觉得如何?”
柳眉轻轻点头,眼神中透着担忧,“夫君,你的想法固然好,可去哪儿找一位合适的先生呢?而且这花费肯定也不少。”
林羽沉思片刻,说道:“我之前去邻镇谈生意的时候,听闻那里有一位名叫苏文渊的先生,学识渊博,教学方法独特,很受当地学子的敬重。我想去拜访一下,看看他是否愿意来咱们村子任教。”
柳眉看着林羽坚定的眼神,说道:“夫君,既然你已经有了主意,那就去试试吧。为了孩子们的将来,多花些钱也是值得的。”
于是,林羽带着一份诚意和厚礼,踏上了前往邻镇的路途。经过一番周折,他终于找到了苏文渊先生的住所。那是一座幽静的小院,周围种满了翠竹,透着一股儒雅之气。
林羽轻轻叩响门环,不一会儿,一个书童模样的少年打开了门。少年问道:“你是何人?来找先生何事?”
林羽恭敬地说道:“我是邻村的林羽,久仰苏先生大名,特来拜访,想恳请先生到我村任教,教导我家中子女及村里的孩童。”
书童上下打量了一下林羽,说道:“先生正在书房看书,你且在此等候,我去通报一声。”
片刻之后,书童出来引着林羽走进了书房。林羽看到一位身着青衫、面容和蔼的中年男子正坐在书桌前,他赶忙上前施礼道:“苏先生,晚辈林羽,冒昧打扰,还望先生恕罪。”
苏文渊放下手中的书,微笑着说:“林公子不必客气,请坐。我听书童说你想请我去村里任教,这是为何?”
林羽诚恳地说道:“先生,我所在的村子地处偏远,教育资源稀缺。我深知知识能改变命运,我希望村里的孩子们,尤其是我的子女,能在先生的教导下,开阔眼界,增长学识。我听闻先生教学有方,故而前来相求。”
苏文渊微微点头,说道:“林公子如此重视教育,实属难得。不过,我在这邻镇生活多年,已习惯了这里的环境,且我还有一些未完成的著述。”
林羽急忙说道:“先生,我明白您的顾虑。若您肯屈尊前往,我定会为您安排舒适的住所,提供优厚的报酬。而且,我村虽小,但民风淳朴,孩子们也都十分聪慧好学,先生在那里定能大展拳脚,将您的学识传授给更多的孩子。”
苏文渊沉思了一会儿,说道:“林公子的诚意我感受到了。我可以先去看看,如果合适,我再做决定。”
林羽心中一喜,连忙说道:“太好了,先生。我这就回去准备,随时欢迎先生前来。”
林羽回到村子后,立刻着手准备迎接苏先生的事宜。他将家中的一间空房收拾出来,作为苏先生的书房兼卧室,还购置了新的桌椅、床铺和文房四宝。
没过几日,苏文渊先生便来到了村子。林羽带着家人和村里的几位长辈热情地迎接他。孩子们好奇地围在一旁,看着这位新来的先生。
苏先生看着孩子们纯真的脸庞,心中泛起一丝暖意。他对林羽说道:“林公子,这村子虽小,却充满生机。我很期待能在这里开启教学之旅。”
私塾开学的第一天,孩子们整齐地坐在教室里,眼睛里透着兴奋与好奇。苏先生站在讲台上,清了清嗓子,说道:“孩子们,从今日起,我便是你们的先生。我希望你们不仅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更要学会做人的道理。在这世间,唯有德才兼备,方能有所成就。”
林羽的大儿子林宇举手问道:“先生,那我们要学些什么呢?”
苏先生笑着回答:“我们要学经史子集,了解古今之事;要学诗词歌赋,陶冶情操;还要学算术、礼仪等,让你们成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苏先生果然教学方法独特。他不再是枯燥地讲解课文,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将知识融入其中。比如在讲解历史典故时,他会让孩子们角色扮演,亲身体验古人的智慧和决策。
有一次,在讲解“完璧归赵”的故事时,苏先生让林宇扮演蔺相如,另一个孩子扮演秦王。林宇站在教室中间,模仿着蔺相如的神态和语气,说道:“秦王,此璧有瑕疵,臣请指示王。”扮演秦王的孩子也不甘示弱,大声说道:“快快呈上来!”孩子们的表演引得大家哈哈大笑,同时也深刻地记住了这个故事的情节和其中蕴含的道理。
林羽时常会去私塾看看孩子们的学习情况。一天,他看到孩子们围坐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什么。走近一听,原来是在讨论一篇诗词。苏先生站在一旁,引导着孩子们发表自已的见解。
林羽心中欣慰,他对苏先生说:“先生,自从您来了之后,孩子们的变化可真大。他们不再是机械地背诵,而是真正开始思考了。”
苏先生说道:“林公子,教育之道在于启发,而非灌输。孩子们都很聪明,只要引导得当,他们的潜力是无限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在苏先生的教导下,进步越发明显。他们不仅在学业上有所长进,而且在品德修养上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林羽的女儿林瑶,原本是个有些任性的小姑娘,在学习了礼仪和品德课程后,变得懂事乖巧,对长辈也更加有礼貌了。
一天晚上,林羽和柳眉坐在院子里,看着天上的星星。柳眉感慨地说:“夫君,当初你坚持请苏先生来,真是太对了。你看孩子们现在多有出息。”
林羽笑着说:“是啊,眉儿。这都多亏了苏先生的教导。我希望他们能继续努力,将来成为对村子、对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