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维持政权的基础在于各个封建家族势力,对土地私有进行改革实际上是向它们发起了挑战。
不过,情况对云易来说却截然不同,他具备超越寻常的力量和权威,不像那些传统权力依赖于门阀系统的人物。
即使面临世家门第的强烈反对,只要有百姓广泛的支持,他仍然可以通过自身的强大力量强制解决所有阻力。
见两人沉默不语,云易转过头望着赵安,平静地说:“赵兄弟,你也一样。”
他又补充道:“如果需要时间回去讨论,我是理解的。”
然而,赵安在听到这些之后立即坚定地回应:
“伟大的仙师,赵家庄全体居民愿意服从您的命令。”
面对云易询问的目光,赵安摇了摇头,诚恳地说:“伟大的仙师,我们今天享有的一切安宁与幸福皆来自您的恩赐。
没有您,我们或许正处在饥饿和绝望之中。”
“况且,既然这片天地万物均为神圣所管辖,所有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也都是您的儿女。”
“因此,我们愿意将所有献给您。
我对乡亲们非常了解,他们会像我一样全力支持您。”
自已绝不会失败!因为清楚以神仙的身份与力量,绝不会有跟世间普通人为了一块地而争夺的情景,或者可以说完全没有这种必要。
故此,当神仙提出这样的条件,背后必定有其他深意,只需坚信就好。
云易点头示意满意,实际上他在筛选合作的对象。
理念不合的人不能共事,既然不是那些无脑跟随的角色,那也就没有理由为了不听指挥的人忙前忙后。
要是有人不同意他的提议,换个人选就完事了——以他的能力所展现的威望,世上渴望追随者大有人在,与其耗费心力逐步培养,他更偏好于精挑细选最合适的伙伴。
看到赵安率先表达了支持,褚纪和夏侯兴两人也不再迟疑,齐声表达了他们的认可:
“我作为杏花村褚家族的代表,同意大人的条件。”
“夏侯家族也愿意追随,听从指示。”
对此,云易点头赞同,并接着补充道:“请放心,我并非意图剥夺你们的土地。”
他强调:“我要的是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利则依然属于各位,仍旧可以耕作。”
他又指出:“除去需缴纳的那一部分粮食外,其余收获物均归各家族所有。”
然后列出了他的两点基本要求:“首先,土地自此严禁私自发卖;”
“若不愿耕种,则会将土地收回,重新分配给有意愿耕种之人。”
第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能需要无条件地使用这片土地,这要求您们不得有违抗的表现。”
“然而,在这样的特殊利用结束后,会有一笔补偿金发给大家。”
三位宗家长皆点头认同。
实际上,他们心中早已领悟到云易所谋为何。
“神仙大人,您此举是否是为了抑制地主之间对土地的过度合并?”
这一疑问令云易微露惊异神色,但随即意识到:尽管古代人们对新事物接触不多,但他们并不愚笨,甚至早就有“以史为镜,可知得失”
的观点。
好比西汉从秦 ** 的历史中汲取教训采取封建制度,安抚过去的六国豪绅,同时也担心重演西周强地方弱 ** 的情况,继续执行郡县制,并由汉武帝实施历史上的首个公开计策——推恩令;到了唐朝,虽竭尽全力防范皇后干政的现象,最终却反遭宦官掌控权力,以及各地势力割据的局面;宋代吸取唐代经验,采取重视文治轻视武力的策略,却因此陷入了官冗兵累的局面,几乎整宋王朝都无法摆脱边缘化状态;至于元、明、清诸朝历代也都不断从先辈的错误中学得经验和教训。
他们怎能不了解土地集中给社会带来的隐患呢?问题在于既得利益者势力庞大且难以动摇,在古代封建体系下,皇室即是最大的受益群体之一,利益驱使下很少有人愿意自我 ** 。
由此更加彰显教员的高瞻远瞩与非凡勇气,不仅能大胆改革,还能不断进行深刻的自我革新。
教员乃云易的精神楷模,每逢阅读其著作之时,总仿佛是在学习如何处理棘手之事的具体方法,不过任何事务都必须考虑适时、适合之地,结合当前实际情况作出最恰当的选择。
云易深知,新中国成立之前的百姓已有足够的认知去追求 ** 共和制【敏感内容较多,无法继续输出】
“没错,确实要限制土地兼并。”
“天地间有轮回,王朝亦是如此。”
“欲跳脱历史循环,必要遏制土地集中。”
“使老年人得其所终,青壮年人有用武之地,少年得以成长,鳏寡孤独及病弱者均能获养,则可臻于天下大治之境。”
云易稍作停顿,徐徐说道:
“今 ** 们虽然奉献出土地,但你们的付出将永载史册。”
此语一出,
场中所有人顿感心绪激荡。
流芳千古的 ** ,
太过强烈!
这一刻,人们对交出土地所有权再无丝毫疑虑。
反倒一个个热情高涨,
急欲跟随云易共创辉煌。
或许某刻有人联想到试图改革的王莽。
但也旋即摒弃这一想法。
失败?
绝不!
仙尊自九霄降临拯救苍生,哪会有失败的道理?
同时,众人亦庆幸自身当机立断。
倘若犹豫错过此机会,
不仅会失去仙人的信赖,更丧失流芳百世的机会。
随后,云易将众位送行。
赵云牵走放着物品的狗儿。
唯有关羽被留下。
云易拟暂时安顿关羽住在其别墅内。
既然别墅原本便设有望宾之室,供关羽居停理所当然。
就在此时,赵风火速赶至。
手捧工具箱报告:
“仙尊,所需物已准备齐全。”
云易颔首示意。
由于不死图腾功效卓越,
故返程途中便吩咐赵风带回工具以便试验雕像能否转为不死图腾的可能。
假如可行,
今后或可规模化生产这种图腾。
“先为你刻一个我形象的小木雕如何?不大,掌中即可。”
又问,“你这里有木料么?若缺,我这里备有些许。”
赵风连声称是:“有的,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