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 > 三国:开局成了方块人 > 第91章 “这附近居然有这样的房屋?”

第91章 “这附近居然有这样的房屋?”

“无碍,我很快也会离开一段时日。”

“这间宅邸的安全密码你知道了,到了时候可以带领更多的人员来处理。”

“虽然眼下仍处夏季,但冬天终将来临,早做准备总是上策。”

“你们可以依据自已的能力织造尽可能多的衣服,既可以留储以备不时之需,也可以用于外交易换。”

“衣服毕竟不会轻易损坏。”

“这也将成为一项适宜的工作,让来自各地的女性有所事事。”

赵安再次恭敬点头,“赵安谨遵教诲。”

关于安排任务以及流民的情感变化

“哦,还有一件事必须提醒。”

云易紧接着补充说道。

面对这样的提示,赵安谦逊应道:“请您吩咐,仙长大人。”

然后云易向地面示意道:

“在这地下空间内我设置了一处耕种区域,虽然是昨夜刚刚种下种子,预计不出三、四个昼夜即可全部生长完成。”

“到那时务必请人负责收穫任务。”

“同时,不要忘记别墅 ** 的农作物种植区域同样需要一并处理。”

赵安郑重回答:“好的,赵安牢记于心。”

云易随即建议道:

“现在,请跟我一起实地了解一下吧。”

赵安欣然同意。

接着,在云易的引领下,他们二人来到一处接近门口的区域,那里有一个通往下层的阶梯入口。

云易指了指这个入口,介绍道:“这就是通往地下农场地点的门路。”

话毕,他便带领赵安缓缓步入了这条通向地下的阶梯。

然而,这里的环境并不昏黑。

原因是两侧的墙壁上镶嵌着许多由核能驱动的火炬,这种火炬能够持续释放出耀眼的光线,让整个通道充满了明亮之感。

赵安观察着两旁墙壁上的这些特殊火把,早已有耳闻这些火把的不凡。

内心深处渴望许久。

最终,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小心谨慎地询问云易:“尊贵的大人,老朽是否有幸请求几支这样的火炬?这是否合适呢?”

提及获取核能火把的愿望。

云易稍微想了想,随即领悟到这个问题的意义。

因为在古时,并无现代电灯的概念,

晚上要想照亮四周只有使用蜡烛。

然而,蜡烛的光芒显得格外微弱。

当与核能火把并列时,它们就像是企图与月亮争艳的微小萤火虫,显然无法匹敌。

以一个超过一百平方米的房间为例,

如果在里面放置一支核能火把,房间便会立即变得明亮如昼;若换作蜡烛,则即便使用十几支也不见得能达到同样的照明水平。

并且相比蜡烛,

这种核能火把发光虽强,但其实并无真实的火焰存在,稳定性极高。

即便是将易燃物质靠近也不会引燃,因此在安全性方面远远超出传统蜡烛之上。

云易点头答应说:“好,你究竟需要多少火把?”

赵安露出一丝笑,充满希望地看着云易,“伟大的神仙大人,我自然是希望越多越好了,只是具体的数量还得您定夺。”

对于赵安略带机灵的要求,云易轻轻地撇了撇嘴,

心念此地的核能火把库存并不算多。

尽管制作它们的材料相对简单——只需一块煤和一根木棍就可以组合出四根核能火把,

然而当前他并非短缺煤炭,而是木棍的数量有限。

这也是此次前往太行山的目的所在:寻找树木以增加原料供应。

望着包里所剩不多的原木,

云易还是决定慷慨一番,用一些原木制成更多的核能火把赠给赵安。

一单位原木可以加工成四块木板,而每两块木板可再次分割成四个木质棒,配以煤后,即可制出八枚核能火把。

此外,合成过程无需特定的工具平台,仅通过基础物品合成界面即可完成操作。

于是乎,从背包中抽取十片原木,

结合现有的煤炭资源,云易很快完成了共计八十只核能火把的制造。

接着,将这些成品随意扔在地上,并肩说道:

“手头能提供的也就这些核能火把了,总计八十根,暂时也只能这样了?”

面对这堆突如其来的“火把”

赵安有些疑惑地自言自语:“核能... 火把?”

他似乎不清楚为何会被称作‘核能’,对此感到不解。

察觉到这一点,云易微笑解释:“你可以想象成这是一种特殊的能量源,能够提供长期不断的光亮。”

赵安闻言,更是好奇地问到:

“就像永不枯竭的水泉那样吗?”

云易赞许地点点头。

“的确。”

听及此番描述,赵安不由轻轻倒吸一口气。

“如此强大的核能...真是不可思议!”

但他马上回过神来补充道,“不过,最厉害的还是仙长您啊!”

随后,赵安面带感激之色地回应:“已足够!八十字已十分富余。”

随即快速地收好地上的核能火把。

脸上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想到之前人们夜间行动的情况,

大部分时间都依赖天空中的月光与星光来照明。

在月色和星光皎洁的时候,情况尚可。

然而一旦乌云将它们遮掩起来,几乎就什么都看不见了,哪怕是对每天负责巡逻和守卫的村民们也是如此,

他们在行走时必须极其小心,

以防不慎跌倒或是被障碍绊倒。

但是如果有了核能火把的存在,

就再也不必担心夜路难行的问题。

即便总共也只有八十支火把,

这数量显然不够每个居民或流民都能拥有自已的照明工具,

但在公共场所使用它们进行照亮的话,则可以将赵家庄内的绝大多数路径全部照亮。

在收拾好核能火把之后,二人继续沿着楼梯下行,不久之后,

进入了庞大的地下空间。

当踏入这个地下栽培区域的一刻,赵安睁圆了双眼,感到无比惊讶,

心中惊呼:“哇,好大一片天地!”

实际上,超过三千平方米的地方对于地面上并不显得特别巨大,

但如果位于地下,则无疑带来了巨大的视觉冲击。

云易走前几步解释道:

“这里是我们一期工程建造的地下栽培区,等我从太行山返回,将会进一步扩展这个项目。”

还要再扩张?

这位“神明”

大人是不是想在这个地下打造出一处洞天福地?但既然没有阳光直 ** 来,

那些作物要如何生存呢?

于是赵安立即表达了他对这一点的好奇。

云易抬头指向上方安装的那些核能火把,

说:“它们可以提供持久的光线,用以模拟太阳的光照效果。”

赵安似乎明白了些,

答道:“原来是这么回事。”

随后,云易轻拍了赵安一下,指向地底栽培区中栽种的作物,解释道:

“我已经告诉过你们这些作物的收割方法。”

“等它们成熟了,就派人前来采集。”

“记得,不要一次性全部砍伐甘蔗,最好留下底部大约一米高的茎段留在原处。”

“这样它还会继续向上生长。”

“按当前的生长速率来看,大概每隔一天就足够进行一次收割。”

值得注意的是,每一平方米内不是仅有一株甘蔗,而是紧挨着的八株。

约摸一米高度的甘蔗大约能产生两公斤重量。

因此,平均每立方米每日的产量为十六公斤。

而甘蔗的平均糖分比例为百分之十五,

理论上讲,每七公斤左右的甘蔗能够提炼得到大约一公斤的纯白糖。

但实际上这远远不能实现。

因为除了蔗糖以外,甘蔗还含有相当数量的其他形式如麦芽糖,并且还存在着一定的损耗。

综上所述,一般最终需要接近十八公斤左右的新鲜甘蔗才能够提炼出来自于其内部的一公斤糖。

若将这些收获上来的甘蔗通过云易的技术手段来处理,

那么同样量(即16公斤)的原料就能转换成约两公斤高质量的蔗糖,

不仅质量更好,而且几乎完全没有损失。

缺点就是此工序仅限于他本人才可执行。

对于小规模生产来说,这几乎是一件手到擒来的简单事。

但对于大规模生产而言…

对此,云易则表示他自已不愿充当无限运转的自动化工厂。

存在一定程度的损耗就在所难免吧。

“神明大人,这些指示我都已经牢牢地记下了。”

赵安应声道。

听到这话,云易满意地点了点头,考虑无误之后,便送别了赵安。

向东边看去,在赵家庄附近的东边地区,

领头人赵云正带着千余流民从城东门外缓步离开。

刚刚离开寨子,

一群人就不禁惊呆了:距离他们不远的地方耸立着十一栋‘美丽’的住宅。

真的可以称之为美!

这些建筑物相比他们以前住过的由压实土建成的低矮破屋,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提升。

由坚固岩石构成的房屋,外观极为壮观和漂亮。

“这附近居然有这样的房屋?”

“奇怪,昨天这儿经过时还没看到有房子呢。”

“我也有同感,而且这建筑与赵家庄里的风格迥异,更似……那位神仙大人的住所。”

正当流浪的民众对这些新建筑的作用纷纷议论之时,赵云行至队伍最前头,清晰地说:

“大家都看到了那些房屋吧?”

民众一起点了点头,应声而呼:

“都看到了!”

错乱章节催更!